從晉朝起,甌江、楠溪江匯合處南岸一帶成為縣級以上行政區(永嘉郡、溫州、瑞安府、溫州路、溫州府)治所的所在地。圍繞郡、州、府治,歷代相繼建築城牆用以守御,是為溫州城牆,或稱郡城、州城、府城。溫州城牆一千多年來位置、範圍基本不變,圈定了城市的發展空間,今日溫州市主城區市中心即大致在古城垣範圍內。20世紀上半葉,溫州城牆基本拆除,目前只留原子城城門和少量外城遺蹟。
外城
溫州城牆的歷史通常追溯至東晉郭璞。相傳太寧元年(323年)永嘉郡設立後,曾邀請擅長五行、天文、卜筮之術的郭璞來擇定在何處建築城牆。郭璞最初準備在甌江、楠溪江匯合處北岸築城,但稱量江北的土後覺得太輕,於是渡江到南岸,發現此處有九山錯立,布局如同北斗,於是選定城址。城牆範圍根據山川形勢確定,以海壇山為東北角,郭公山為西北角,松台山為西南角,積穀山為東南角,甌江作為北側護城河。這四座山對應斗魁(天樞、天璇、天璣、天權),華蓋山鎖住斗口;城外南邊巽吉山、黃土山、仁王山對應斗柄(玉衡、開陽、瑤光),靈官山對應輔星。因此別稱「斗城」。城內開鑿二十八口水井,對應二十八宿。建城時遇上白鹿銜花的吉兆,故又稱「白鹿城」。[1]:9
以上典故廣為流傳,許多事物從中得名,如城牆西北角的「郭公山」,溫州市所轄主城區「鹿城區」,創作現存最早南戲劇本《張協狀元》的南宋時期溫州文人組織「九山書會」。但有學者指出,故事中的地理布局、山川形勢等信息值得相信,但郭璞卜地的情節是直到南宋以來才出現的傳說。實際上,在甌江南岸此處築城的歷史有可能更早,可以追溯到秦漢東甌國時期。[2]
溫州城牆建立之後,歷代屢次修葺,但都沒有改變城址和範圍。北宋宣和曾抵禦方臘軍隊進攻超過一個月。元、明兩朝多次成功抵禦倭寇進攻。[3]
1927年,為建設中山公園,華蓋山至積穀山段城牆被拆除。之後為擴建道路,以及抗日戰爭期間便利市民疏散躲避空襲,其他城牆陸續拆除,至1939年大部分拆盡。東城牆闢為今環城東路,南城牆闢為今人民路,西城牆闢為今九山路,北城牆闢為今望江東路。原先四面城牆下都有護城河,現北面仍為甌江,東、南、西三面已基本填河改路。[4]
子城及譙樓
後梁開平元年(907),吳越國王錢鏐之子錢元瓘鎮守溫州時,增築子城,開四門。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沿海漂泊躲避金兵,在溫州先駐江心寺,後進入子城,以州治作為行宮。元至元十三年(1276),溫州隨南宋臨安朝廷投降,元軍入城後破壞子城,只留下南門。[1]:412但子城四周護城河仍在,此後溫處道、溫州府衙署均在其範圍內,如今則填為道路,東界近今解放街,南界即今鼓樓街、康寧路,西界即今城西街,北界即今倉橋街。[4]
溫州子城南門上建有譙樓,因此稱譙門。明朝時,樓內設有銅壺刻漏,掌管全城計時標準;又設有鼓、角,每天早晚定時擊鼓、吹角。因此又稱鼓樓。[6]:178-179[7]清朝時,譙樓上設有文昌祠,譙樓東有關帝廟,譙樓西有玄壇廟,故溫州舊時有謎語說:「上有孔聖人,下有彎洞門,左邊看三國,右邊望封神。」謎底即為鼓樓。[8][9]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城門上改建磚木結構建築。1925年,用作溫屬公立圖書館分館。1929年,在時任永嘉縣[b]教育局長王人駒推動下,在譙樓設立縣立民眾教育館,舉辦夜校、科普展覽、抗日宣傳等文教活動。[10]:7
1949年後,譙樓改為二層樓房,用作民居,後又用作市公安局食堂。1991年,市政府決定遷移住戶,重修譙樓。溫州籍旅台實業家吳壽松(昌濤)捐贈50萬元人民幣。1994年,仿古造型的譙樓重建竣工。[10]:7-82011年,譙樓登錄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1]
2013年,在今譙門西側發掘揭露出相互疊壓的早期(五代)和晚期(元)子城牆遺址,並發現早期內城譙門門址,說明門洞曾向東平移20米。[12]門洞遺址上方現覆蓋建築,用以保護與展示。[13]
註解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