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日本佛教比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蓮(日語:日蓮/にちれん Nichiren;1222年2月16日—1282年10月13日),乳名善日麿,日本佛教比丘,法華宗、日蓮宗、日蓮正宗皆以他為始祖。出生於1222年農曆2月16日。
日蓮於壬午年陰曆二月十六日(1222年陽曆3月7日)出生在一個以漁業為生的家庭。成年後,日蓮訪遍日本各方寺廟,詳讀一切佛典。經過多年的鑽研,他認為《法華經》是釋尊教義中最高的經典,內含釋尊所悟得的生命與宇宙根源之法,是拔除眾生的苦惱、促進社會繁榮的關鍵所在。
日蓮基於《法華經》的教義,確立唱念「南無妙法蓮華經」的修行。在日蓮看來,《法華經》讓人能夠在有生之年達至與佛相等的生命境界,並建立不崩潰的幸福。他本身是於1253年4月28日首次唱念「南無妙法蓮華經」。
當時法華宗受到許多僧侶的排斥,認為是難行道,對於這種指控,日蓮斥責其他宗派為「念佛無間、禪天魔;真言亡國、律國賊」,號稱四箇格言。第一謂淨土宗之念佛,說法然主張的念佛要將淨土三經外的一切經典(包含法華經)捨拋,違背了法華經,所言:「若人不信此經、毀謗此經⋯⋯其人命終,入阿鼻獄(無間地獄)」。第二,禪天魔,對禪宗之「即心即佛」說,斥為天魔。第三,真言亡國,指真言宗自稱「護國」真言宗,卻行「亡國」之法。第四,律國賊,評律宗之徒自認清規為國寶,自己卻為國賊之流。敦促人們重返《法華經》的慈悲精神,通過唱誦「南無妙法蓮華經」,開啟生命中無限的潛能,以挑戰自己的命運。
1260年,日蓮完成他著名的論著《立正安國論》,指出法然念佛的錯誤,將之呈交給當時日本最高掌權者鎌倉幕府前執權北條時賴,並要求禁止其他宗派,獨尊日蓮宗,但遭到拒絕。[1]日蓮激進的做法為鎌倉幕府與佛教守舊派勢力不滿。隨後幕府將他流放到伊豆國。日蓮在「開目抄」[2]中提到:「小難不知其數,大難凡四度。」
在龍口法難中,日蓮被帶到鎌倉附近沿海地區的龍口去斬首,但據日蓮所述,在劊子手手中之武士刀行將落下之際,天宇划過一顆亮如彗星的物體,在場目睹此景的官員感到震驚不已,最後中止了處決。日蓮此後被流放到佐渡島。
數年後日蓮獲得赦免。他離開佐渡返回鎌倉,之後隱居身延山。在那裡,日蓮全心投入撰寫他對《法華經》的理解與觀點,寫信解答弟子們的提問,並且還致力培養後繼的人才。
其著作有四百餘篇。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