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愛樂(捷克語:Česká filharmonie,英語:Czech Philharmonic)是一支捷克的交響樂團。樂團成立於1896年。它的原始成員來自布拉格國家歌劇院。1901年樂團獨立,1945年被國有化。1946年,樂團出席第一屆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以慶祝其成立五十周年紀念。
樂團的第一場音樂會由捷克音樂家德沃夏克指揮。而它與其他捷克音樂家的關係也非常密切,如斯美塔納,揚那切克和馬替奴。2006年一次由法國雜誌《音樂世界》進行的調查,被評為歐洲十大樂團第九位。[1]
樂團曾和很多有名的指揮家合作,如理查德·施特勞斯、欣德米特、卡拉揚、伯姆、梅塔、馬克拉斯和霍內克等。[2]總監或首席指揮則經常由捷克本國人擔任,現任首席指揮為謝苗·畢契科夫。[3]
歷史
承前言,最初是做為布拉格國家劇院的樂團進行演出活動。[4]1896年1月4日,德沃夏克指揮樂團演出自己的作品,這是第一場正式的演出紀錄。1901年之後樂團自劇院獨立,10月15日的演出由切蘭斯基指揮,他是捷克愛樂的首任總監。[4]1908年,馬勒率樂團首演了自己的第7號交響曲。
兩戰期間,樂團名聲鵲起,當時領導樂團的是指揮家塔利奇,繼任的是庫貝里克、安塞爾和紐曼等著名捷克指揮。[5]貝洛拉維克曾二度出任首席指揮,他曾經在1991年遭到解僱,2012年回任。[6][7]
2015年,樂團將官方的英文名稱「捷克愛樂樂團」(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變更為「捷克愛樂」(Czech Philharmonic)。2022年9月,捷克愛樂樂團宣布與首席指揮畢契科夫續約,他的任期將延長至2028年為止。[8]
獲獎與榮譽
捷克愛樂樂團得過許多獎項,包括有十項查爾斯克羅斯學院音樂大獎、五項法國學院音樂大獎以及多項坎城古典音樂獎。捷克愛樂樂團於2005年獲得葛萊美獎提名,並與帕維爾·什捷潘(Pavel Štěpán)、茲德涅克·馬卡爾(Zdeněk Mácal)和瓦茨拉夫·諾依曼(Václav Neumann)一起獲得兩項維也納弗洛特努爾獎(1971年和1982年)。[9]在《留聲機》雜誌2008年的一項調查中,該樂團被評選為全球20個最佳交響樂團之一。[10]
代表人物
- 路德維克·切蘭斯基(1901年-1903年)
- 維萊姆·澤馬內克(1903年-1918年)
- 瓦茨拉夫·塔利奇(1919年-1931年)
- 瓦茨拉夫·塔利奇(1933年-1941年)
- 拉斐爾·庫貝利克(1942年-1948年)
- 卡雷爾·舍納(1950年)
- 卡雷爾·安塞爾(1950年-1968年)
- 瓦茨拉夫·諾伊曼(1968年-1989年)
- 吉里·貝洛拉維克(1990年-1992年)
- 格爾德·阿爾布雷希特(1993年-1996年)
- 弗拉基米爾·阿什肯納齊(1996年-2003年)
- 茲德涅克·馬卡爾(2003年-2007年)
- 伊利亞胡·殷巴爾(2009年-2012年)
- 吉里·貝洛拉維克(2012年-2017年)
- 謝苗·畢契科夫(2018年迄今)
- 雅庫布·赫魯薩
- 西蒙·拉特爾
此章節需要擴充。 |
作品節選
捷克愛樂最早的錄音可以追溯至1929年,由塔利奇指揮的史麥塔納《我的祖國》。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