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行政區域名稱,源於揚州刺史部,更可追溯至中國古代九州之一的揚州。其中,使用於公元589年以前的漫長時間裡以及620年到626年的「揚州」,其所轄區域遠遠大於今江蘇省揚州市。
行政區劃沿革
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除京師長安和京畿七郡外,分天下為十三區,置刺史,稱「十三刺史部」,簡稱「十三部」。因為其中十一部沿用的是《尚書·禹貢》和《周禮·職方》的「九州」名號,所以習慣上又稱「十三州」,「揚州」也是其中之一,全稱揚州刺史部,轄區相當於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江蘇長江以南部分,上海、江西、浙江、福建全部,湖北、河南部分地區。在漢武帝設揚州刺史部前作為地理概念的揚州包含今天的揚州,至漢武帝設十三刺史部,今天的揚州市則不屬於揚州刺史部,而屬於另外一個刺史部——徐州刺史部。
起初,十三刺史部(以前簡稱「州」)並不是一級行政區,只是監察區,而且沒有固定的治所。郡雖然屬於州,但卻是名副其實的一級行政區,其長官太守比州的長官刺史地位高。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改刺史為州牧,從此「州」成了十三刺史部的正式名稱,也有了固定的治所(但史書上沒有記載)。以後雖然又改州牧為刺史,但「州」的名稱固定下來,刺史的正式稱號變為「州刺史」。雖然如此,但州仍然只是監察區而不是行政區。
東漢時,揚州刺史部的治所在歷陽縣(今安徽和縣)。黃巾起義後,漢靈帝為了防止農民起義再次發生,於中平五年(188年)又改部分州刺史為州牧,掌管一州的軍政大權,位在太守之上,以隨時鎮壓人民起義。由此,「州」正式取代了「刺史部」的名稱(例如揚州不再叫揚州刺史部,而直接叫揚州),並凌駕於郡之上,成為全國一級行政區。
東漢末年,中央由曹操當政,他把揚州的治所移到壽春縣(今安徽壽縣),後又移到合肥縣(今安徽合肥西北),但是揚州的大部分在江東孫氏政權(後來三國之一的吳國)控制下,並不由中央直接管轄。孫氏政權的都城原先在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後遷京口(今江蘇鎮江)、建業(今江蘇南京)。揚州實際上被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由曹氏政權控制,行政中心在壽春、合肥;一部分由孫氏政權控制,行政中心在吳縣、京口、建業。直到曹魏、孫吳先後建國,揚州便正式分為兩部分。廣陵(今揚州)此時也屬於孫吳揚州。
由於揚州在兩漢的大部分時間裡並不是行政區而只是監察區,所以其治所(如歷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政中心,也不是經濟、文化中心。兩漢時的揚州最發達的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是吳縣(今江蘇蘇州)。吳縣在129年以前為會稽郡的治所,統轄大約今江蘇長江以南部分,上海、浙江和福建的全部,地廣人多。吳縣也曾是荊國的首府,是中國東南地區經濟、文化的城市。新莽末年以來,中原戰亂不斷,士大夫舉族南遷,使吳縣的人口激增,到東漢和帝時已成為僅次於首都洛陽的全國第二大城市[1],人口估計近10萬。漢順帝永建四年(129年),以會稽郡過大,分故郡浙江(今錢塘江)以西為吳郡,郡治故會稽郡治吳縣(今蘇州市);浙江以東仍為會稽郡,郡移治山陰縣(今紹興市)。是為「吳會分治」。儘管吳郡的轄區大大縮小,但這是人口增多的必然結果,絲毫不影響其中國東南中心城市的地位。漢末的孫堅、孫策和孫權父子就在吳郡發家,孫策更在吳縣定都。孫氏父子依靠吳郡當地的世家大族(主要是吳郡四姓,即顧、陸、朱、張四姓),建立起江東孫氏政權,後發展為三國之一的吳國。後來孫權遷都京口(今江蘇鎮江),又遷建業(今江蘇南京),吳縣的中國東南政治文化中心城市的地位逐漸被建業取代,但它作為孫吳集團的發家之地,仍為重要的經濟中心。
220年曹丕篡漢獻帝位,自立魏國;第二年(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蜀漢;第三年(222年),孫權接受魏國所封的吳王爵位,建吳國,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魏、吳兩國都擁有揚州的一部分:魏國擁有揚州的小部分,治所在壽春縣(今安徽壽縣);吳國擁有揚州的大部分,治所在其首都建業縣(今江蘇南京)。吳國的揚州是其大本營,相對穩定。而魏國的揚州處於魏、吳兩國邊界,戰亂頻繁,後期的毌丘儉、諸葛誕叛亂也都發生在這裡。而今天的揚州市在三國時屬於徐州廣陵郡,也是魏、吳兩國互相對峙的戰場,彼此爭奪,多次易手。265年晉武帝代魏後,魏國的揚州成為晉朝的揚州,仍和吳國的揚州分置。
280年,晉武帝派兵攻克吳國首都建業,吳國滅亡,全國再次統一。西晉滅吳後,把晉、吳兩國的揚州合二為一,治所設在原來吳國的首都建業,改名為建鄴,後改建康(今江蘇南京)。永嘉之亂後,晉皇室攜公卿士大夫南遷江東(衣冠南渡),是為東晉。東晉定都建康,既是全國首都,也是揚州的治所。其後由於不斷設立新的州(如江州、南徐州、東揚州等),揚州的轄地逐漸縮小,但東晉和南朝時,建康一直是揚州的治所[2],也是首都[3]。而今天的揚州市在東晉、南北朝和隋朝統一全國前仍為廣陵郡,歷屬徐州、南兗州、東廣州、吳州等,起初屬南朝,侯景之亂以後所有江北地區歸屬北朝,廣陵郡也隨之歸屬北朝。整個六朝時期,除了孫吳外的其他漫長時期,今天的揚州市並不屬於當時的「揚州」轄區。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隋軍攻克陳朝首都建康(今江蘇南京),陳朝滅亡,全國統一。隋改陳朝的揚州為蔣州,改吳州為蘇州(故吳郡部分、吳興郡部分)與杭州(故錢唐郡、吳郡部分、吳興郡部分), 改陳朝的東揚州為吳州(後改為越州),又將本朝原來的揚州改為壽州,本朝原來的吳州(治所在今江蘇揚州)[4]改為揚州。
隋煬帝大業初年改州為郡,揚州也隨之改為江都郡。唐代隋後,唐高祖於武德三年(620年)又改揚州為南兗州,而在潤州江寧縣(今江蘇南京,即原來南朝的揚州治所)置揚州。武德六年,兗州(治所在今江蘇揚州)改名為邗州。直到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門之變後,唐太宗即位,將治所在江寧縣的揚州廢除,併入潤州(治所在今江蘇鎮江),而邗州則再次改名為揚州。自此,今天的揚州市才享有了「揚州」的專名。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一度又改州為郡,揚州隨之改為廣陵郡,但「揚州」仍為通稱;直到唐肅宗乾元三年(760年)改郡為州,才將廣陵郡改回揚州;以後雖然在揚州名稱前加府(明清時的揚州府)或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揚州市)等,但揚州作為一個地名再沒有改過;中華民國雖然廢揚州府,改江都縣,但一般仍稱揚州。
關於今日的揚州市獲得「揚州」之名的經過,近人江都學者徐謙芳在《揚州風土記略》中說:「廣陵郡被揚州之名,肇於隋文帝開皇九年,再見於唐高祖武德九年,三定於唐肅宗乾元元年。至是揚州之名,惟廣陵得以專之。何則?隋稱揚州(隋煬帝楊廣本人就做過揚州總管),至煬帝大業元年而革(改江都郡);唐稱揚州,至明皇天寶九年亦革(再改江都郡) ;唯肅宗定名以後,沿及於清,相因不改,民國政府,名始不存(改江都縣)。然俗循舊習,猶稱揚州。」
北宋時(960年—1127年),富裕商人階層和新興的城鎮商品經濟得到發展,揚州府等主要城市成為新興商業中心,成為富裕的代名詞。
北宋時揚州大部屬淮南東路,揚州只轄天長、江都兩縣。其他縣分屬真州(儀徵市)、高郵軍(高郵市)、楚州(寶應縣屬之)。宋朝時揚州科技文化也有長足發展,科學家沈括多篇科技文章在揚州地區完成,歐陽修、蘇軾等人在揚州寓居,並興建平山堂等人文名勝,「二十四孝」揚州天長人朱壽昌的事跡也成為儒家孝道的一個典範。
1126年—1129年,金國的軍隊攻占了宋朝包括江南東路、江南西路、荊湖南路北部和兩浙路北部的大半個中國,贛州是其推進到的最南端,揚州在1129年也被金國軍隊攻占和屠殺。紹興和議之後,淮水成為金國和南宋的邊界線。而今揚州市的北部郊縣也成為了防禦金國軍隊的前線。姜夔因此寫作名篇《揚州慢》。
13世紀,大蒙古國攻占了中國全境。元朝時揚州屬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
自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完成遷都北京後,明清兩代將近500年間中國的都城皆在北京,而農業經濟中心在江浙和兩湖兩廣地區,糧、鹽的產量占據了全國產量的大多數。因此造成了中國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的分割。連接中國政治中心的和經濟中心的是兩條水路:長江和京杭大運河。揚州正好位於長江和京杭大運河的交界處,憑藉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揚州經濟憑藉京杭大運河這一中國經濟的主動脈再次成為中國經濟的核心城市。
明代,揚州被列為全國16個大城市之一[5]。
清世祖順治二年(1645年)4月,多鐸鐵騎南下,史可法據守揚州,5月20日城池被攻陷。清朝政局穩定後,揚州經濟迅速恢復。明中後期活躍於揚州的山陝商人逐步被徽商代替,後者壟斷了兩淮鹽業這一坐擁巨額利潤的產業。鹽業的壟斷和漕運樞紐的位置,使得揚州經濟在康乾盛世中達到唐朝之後的又一巔峰。兩淮鹽稅在全國稅收中長期占有40%以上的比例,「損益盈虛,動關國計」。與此同時,面對明清之際的兵禍,揚州當地士紳致力於根據典籍、並吸收蘇州和徽州文化,重建清代揚州文化的新面貌。
財富、資本的高度集中,使得揚州在清朝成為高度繁華的消費型城市。大量依附於鹽商的服務性行業的從業者擠滿了城市,催生出獨特而精緻的飲食、休閒文化。而「賈而好儒」的徽商又以重金資助經學、出版、園林、繪畫等文化活動,「海內文士,半集維揚」[6],「懷才抱藝者,莫不寓居於此」[7]。這使得揚州在多個領域內(如戲曲)成為全國中心。
總體而言,明清兩代揚州經濟的代表性行業是:
- 漕運,主要是糧食的運輸,長江中下游各產糧省份的皇糧國稅均必須經此北上,由京杭大運河運輸到北京;揚州鈔關的稅收額在明清兩代一直位居全國前八名之內。
- 鹽運,淮鹽西運,全國最大的兩淮鹽場(蘇北沿海)所產官鹽在此集散,然後轉運全國最廣的食鹽銷售區——長江中上游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省(所謂揚子四岸)銷售。城內有兩淮鹽運使衙門和大批鹽商,這些商賈多來自安徽[8];富有的鹽商在新城南河下一帶和西北郊瘦西湖沿岸修築許多精美的園林,當時公認的說法是:「蘇州以市肆勝,揚州以園林勝,杭州以湖山勝」。
- 金融,由於揚州是全國官鹽最大的集散地,大量鹽商聚集於此,因此帶動了揚州銀莊的發展以幫助鹽商的周轉投資,是整個中國乃至東亞地區資本最為集中的地區,規模最大的金融中心,其繁榮程度如同當今世界之倫敦、香港,僅次於同省的蘇州;所謂「天下殷富。莫逾江浙;江省繁麗,莫盛蘇揚」。
- 娛樂業、服務業,自隋唐以來娛樂業就是揚州的支柱型產業,高級廚師、高級妓女、藝人、書畫家、古董業者,從業者不計其數,康乾時期的揚州八怪便是其中之一。揚州與南北兩京、蘇杭二州一同被列為「士大夫必游五都會」,是全國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 印刷、漆器、玉器製造等手工業。清代揚州代表了多重製造手工業的最高水平,有「和田玉,揚州工」之譽。
揚州刺史
漢朝
三國
- 曹休(都督:220年—223年都督;州牧:223年—228年)
- 溫恢(220年)
- 滿寵(都督:228年—239年)
- 王凌(228年—233年;都督:239年—251年)
- 孫禮(240年—242年)
- 諸葛誕(243年—251年,都督:251年—252年)
- 文欽(251年—255年)
- 毌丘儉(都督:252年—255年)
- 諸葛誕(都督:255年—258年)
- 樂綝(255年—257年)
- 王基(都督揚州:258年—259年)
- 陳騫(都督淮北:258年—259年)
- 石苞(都督揚州:259年—265年)
- 盧欽(都督淮北:259年—261年)
- 司馬駿(都督淮北:262年—265年)
- 呂范(孫吳州牧:222年—228年)
- 丁固(孫吳刺史:265年—266年)
- 諸葛靚(孫吳刺史:265年—266年)
西晉
- 都督
- 石苞(265年—268年)
- 司馬駿(268年—269年)
- 陳騫(269年—277年)
- 王渾(277年—285年)
- 褚䂮(285年)
- 周浚(286年—289年)
- 司馬允(289年—300年)
- 司馬隨(300年—302年)
- 劉准(302年—306年)
- 周馥(306年—310年)
- 司馬睿(310年—315年)
- 王敦(315年—316年)
- 刺史
- 牽弘(267年—270年)
- 應綽(275年—278年)
- 周浚(279年—282年)
- 嵇喜(284年—286年)
- 何攀(296年—298年)
- 羊忱(299年)
- 郗隆(301年)
- 陳徽(301年—303年)
- 曹虎(304年—305年)
- 劉機(305年—308年)
- 王敦(309年—315年)
- 劉陶(310年)
- 王導(315年—316年)
東晉
- 王導(317年—322年)
- 王敦(322年—324年)
- 王導(324年—339年)
- 庾冰(339年—343年)
- 何充(343年—346年)
- 殷浩(346年—347年)
- 蔡謨(347年—348年)
- 殷浩(348年—354年)
- 王述(354年—364年)
- 桓溫(364年—373年)
- 桓沖(373年—375年)
- 謝安(375年—385年)
- 司馬道子(385年—399年)
- 司馬元顯(399年—402年)
- 桓玄(402年—403年)
- 桓謙(403年—404年)
- 王謐(404年—407年)
- 劉裕(408年—419年)
- 劉義真(419年—420年)
南朝
- 劉義真(420年—421年)
- 徐羨之(421年—426年)
- 王弘(426年—432年)
- 劉義康(432年—440年)
- 殷景仁(440年)
- 劉濬(440年—449年)
- 劉紹(449年—452年)
- 劉義宣(453年)
- 劉誕(453年—455年)
- 劉義恭(455年—456年)
- 劉子尚(456年—459年,463年—465年)
- 劉休仁(465年—469年)
- 劉休范(469年—470年)
- 王景文(470年—472年)
- 劉凖(472年—477年)
- 劉燮(477年—478年)
- 蕭道成(478年—479年)
- 蕭嶷(479年)
- 蕭映(479年—480年)
- 蕭嶷(480年—492年)
- 蕭子良(492年—494年)
- 蕭昭文(494年)
- 蕭鸞(494年)
- 蕭遙光(494年—499年)
- 蕭寶義(499年—501年)
- 蕭衍(501年—502年)
- 蕭宏(502年—507年)
- 蕭偉(507年—509年)
- 蕭宏(509年—518年)
- 蕭昺(518年—520年)
- 蕭宏(520年—526年)
- 孔休源(526年—530年)
- 蕭綱(530年—531年)
- 孔休源(531年—532年)
- 蕭綸(532年)
- 蕭紀(532年—537年)
- 蕭大器(537年—549年)
- 蕭大臨(549年—550年)
- 蕭大連(550年)
- 蕭恪(552年)
- 王僧辯(553年—555年)
- 陳霸先(555年—557年)
- 陳伯茂(561年—562年)
- 陳頊(562年—568年)
- 陳伯恭(569年—571年)
- 陳伯山(572年—574年)
- 陳伯信(574年—576年)
- 陳叔陵(577年—581年)
- 陳伯恭(581年—582年)
- 陳叔堅(582年)
- 陳叔文(582年—583年)
- 陳叔重(583年—584年)
- 陳嶷(584年—588年)
- 陳深(588年)
- 陳莊(588年—589年)
唐朝
以今天南京市為治所(620年—624年,625年—626年)
注釋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