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东地区政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拉伯復興社會黨(阿拉伯語:حزب البعث العربي الاشتراكي,羅馬化:Ḥizb al-Baʿth al-ʿArabī al-Ishtirākī),簡稱復興黨(音譯為巴斯黨),成立於1947年,是一個激進、世俗的阿拉伯民族主義政黨。作為一個泛阿拉伯政黨,其綱領是要把阿拉伯人居住的地區統一起來,實現阿拉伯民族的偉大復興。它在多個阿拉伯國家擁有分支[1]。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1年3月4日) |
1963年,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分別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取得政權。雖然開始的計劃是將兩國合併,但兩個分支在爭奪黨內領導權的鬥爭中互不相讓。1966年,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分裂為阿拉伯復興社會黨 (伊拉克主導派)和阿拉伯復興社會黨 (敘利亞主導派),相互敵對,並指責對方背叛了革命。在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後,由哈菲茲·阿薩德政權控制的敘利亞,是唯一支持伊朗、與薩達姆·侯賽因領導的伊拉克敵對的阿拉伯國家。
他們的口號是:統一、自由、社會主義。(阿拉伯語:وحدة، حرية، اشتراكية),靈感來自法國雅各賓派的民族團結和社會公平。統一是指全體阿拉伯人是一個統一的民族,目標是把阿拉伯民族統一在一個國家,屬於泛阿拉伯主義;自由則主張阿拉伯祖國從殖民主義的統治中解放出來,讓全體阿拉伯人擁有自由支配命運和財產的權利,使個體自由與民族解放同步發展;社會主義則指阿拉伯社會主義,而不是科學社會主義。
會議 | 日期 |
---|---|
第一次代表大會 | 1947年4月4日-6日 |
第二次代表大會 | 1954年6月 |
第三次代表大會 | 1959年8月27日-9月1日 |
第四次代表大會 | 1960年8月 |
第五次代表大會 | 1962年5月8日 |
第六次代表大會 | 1963年10月5日-23日 |
第七次代表大會 | 1964年2月12日-17日 |
第八次代表大會 | 1965年4月 |
第九次代表大會 | 敘利亞:1966年9月25日-29日 伊拉克:1968年2月 |
復興黨成立後,於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建立分支,也門復興黨20世紀50年代起就很活躍。1964年,阿里·加納南當選沙特復興黨總書記。但1966年復興黨分裂後,沙特復興黨屬於哪一方就不得而知了。沙特復興黨還出版報紙塔利雅之聲。1973-1980年,該報曾經非常反對沙特王室和美國,其成員多爲什葉派穆斯林。
阿姆爾·塔赫爾·德加耶斯在50年代成立了利比亞復興黨,主張加入阿拉伯聯合共和國,許多知識分子於利比亞王國晚期加入復興黨,復興黨成為利比亞的主要政治力量。在利比亞王國的後期,許多知識分子被復興黨的思想所吸引。然而,在納賽爾主義宣傳的幫助下,一些復興黨成員改變了立場,轉而成為納賽爾主義者。[2]這些泛阿拉伯意識形態的增長引起了政府的關注,這導致了幾名納賽爾主義者和復興黨軍官在60年代初被監禁。復興黨被指控試圖推翻沙特王國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刑期從什麼都有到8個月到2年不等。[3]敘利亞問題專家約翰·德夫林(John Devlin)估計,利比亞地區分會在1964年有50至150名成員。[4]
伊拉克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在1963年短暫統治過伊拉克。1968年伊拉克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再次取得政權,1979年薩達姆·侯賽因上台後實施獨裁統治。直到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以美國為首的聯軍進入伊拉克後推翻其獨裁統治,隨後被伊拉克當局宣布為非法組織,受到取締。
敘利亞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以阿薩德家族為首,自1970年起執政敘利亞近半個世紀。自2011年起敘利亞各地受各方武裝勢力襲擊並演變為武裝衝突,現時已引發內戰。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