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山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夾山寺坐落在中國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夾山國家森林公園內,是一座漢傳佛教禪宗寺院。現存伽藍除觀音殿外都是1992年重新建造。
唐朝咸通十一年(870年),釋善會主持修建普慈寺,又名靈泉禪院。[2]:220[1]:193釋善會是禪宗青原行思門下的第四代,師從船子德誠。
北宋時期,圓悟克勤在夾山寺講經說法,著有《碧岩錄》(《佛果圓悟禪師碧岩錄》),該書被譽為天下「禪門第一書」。[2]:220[1]:193南宋末年,日本僧人榮西把《碧岩錄》和圓悟克勤「茶禪一味」墨寶帶回日本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夾山寺在土地改革運動、大躍進、文化大革命中數次拆改,大部分古建築蕩然無存,只留下大雄寶殿(今觀音殿)。1958年,夾山寺是「國營十九峰林場」辦公場所。1980年,石門縣文物工作者在夾山寺附近發現奉天大和尚墓、《梅花百韻詩》木刻殘版等文物,撰文指出奉天大和尚是李自成,引起學術界波瀾。1990年,經過國家宗教事務局和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批准夾山寺重新成為宗教活動場所。1992年,石門縣人民政府投入資金按照清朝澧洲知府何璘所記載的原貌,對夾山寺和闖王陵園修復重建。1993年12月16日,夾山寺若干管理使用權移交給寺僧。1998年12月15日,夾山寺使用權利全面移交佛教團體。
1959年、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兩次公布夾山寺列入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夾山寺為湖南省重點宗教活動場所。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夾山寺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闖王陵園列入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夾山寺現存伽藍主要有山門、九曲橋、鐘樓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法堂、藏經樓、靈泉塔、齋堂。[2]:220寺院旁是闖王陵園和碧岩湖。[1]:193
大雄寶殿是唐朝建築,清朝道光三十年(1850年)修葺,磚木結構,重檐歇山頂,九脊琉璃,黃瓦屋面,下檐外部不用柱,而用磚牆,翼角起翹,角山牆成45度輻射,自金磚砌至檐柱,高出下檐成弓山牆,青石台基,寶柱石欄杆,柱墩大多數是乳釘鼓形狀,內金柱置覆盆柱礎(唐宋遺物),棱花格扇裝修,後檐牆立園門一道。大雄寶殿面闊7間,27米,進深5間17米,高13米,面積459平方米。原有佛像20尊和宋朝銅鐘一口已經被毀。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