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1987年约瑟夫·赛金特执导惊悚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白鯊4:驚海尋仇》(英語:Jaws: The Revenge,中國大陸譯《大白鯊4》,香港譯《大白鯊大報復》)是1987年上映的美國恐怖電影,《大白鯊2》的直接續集,跳過了《大白鯊3》的劇情,為大白鯊系列電影的第四部。影片由約瑟夫·薩金特導演,洛蘭·加里、蘭斯·蓋斯特、馬力歐·范畢柏斯、凱倫·楊和米高·肯恩主演。影片講述成為寡婦的艾倫·布羅迪堅信大白鯊正找她的家人報仇,尤其是在兒子遇害、鯊魚跟着她來到巴哈馬之後。影片在新英格蘭和巴哈馬群島等地取景,最後在環球影業的片場殺青。和前兩部一樣,開場和睦島的鏡頭在馬薩葡萄園島取景。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4月16日) |
不像各花兩年時間完成的系列前三部作品,《大白鯊4》製作時間不足九個月。拍攝期間,副製片人兼製片經歷弗蘭克·鮑爾(Frank Baur)表示影片是自己35年從業生涯以來規劃、執行時間最快的電影[4]。影片最終拿下系列最差的5190萬美元票房,被大批影評人批評[5][6]。影片還引入了臭名昭著的宣傳口號「這一次,是私人恩怨!」(This time, it's personal.)。
故事發生在和睦島,英雄警察局長馬丁·布羅迪心臟病發作去世,留下遺孀艾倫和幼子肖恩及未婚妻蒂梵尼共同生活。後來肖恩當時副警察局長。聖誕節的幾天前,肖恩被派去清理卡在浮標上的原木,結果被一條大白鯊咬斷了手臂。肖恩大聲求救,但呼叫聲被岸上的歌手淹沒。鯊魚弄沉了他的船,把他拖到水裡淹死。
馬丁長子邁克爾與妻子卡拉有一個5歲的女孩西婭。肖恩葬禮那天,邁克爾一家回到和睦島。邁克爾正在巴哈馬群島當海洋生物學家,母親艾倫要求他停止工作,惟艾倫剛剛收到第一筆資助,不願退出。西婭說服艾倫和他們一起回巴拿馬。
乘小飛機回巴拿馬的路上,飛行員霍吉對艾倫產生了興趣。艾倫正想走出喪夫的苦痛,於是和霍吉共度時光,從中發現自己原來這麼有吸引力。邁克爾向同事傑克他的妻子路易莎介紹自己母親,一起共度聖誕節和新年。
沒過幾天,邁克爾、傑克與手下碰到一條大白鯊,應該是跟着邁克爾一家從和睦島過來的。傑克非常想研究這條鯊魚,因為巴哈馬屬於熱帶海域,從未出現過大白鯊。然而邁克爾叫傑克不要跟他家人說鯊魚的事情。那天,本已經放下鯊魚事件的艾倫做起了被鯊魚攻擊的噩夢,感覺到鯊魚就要攻擊自己摯愛的一個人。
傑克決定給鯊魚裝一個設備,通過心跳追蹤它的動態。他用餌料吸引鯊魚,趁機將追蹤杆刺進鯊魚的身體。第二天,鯊魚用一條沉船伏擊邁克爾,邁克爾僥倖逃脫。
西婭帶朋友瑪格麗特和母親上充氣香蕉船遊玩。卡拉展示自己新做的藝術雕塑的時候,鯊魚攻擊了船的後方,咬死了瑪格麗特的母親。西婭抵達安群地帶後,艾倫登上傑克的船去追鯊魚,打算把鯊魚殺掉,保護家人。聽到這件事,邁克爾才向卡拉坦承自己知道那條鯊魚,卡拉聽完非常激動。
霍吉開飛機載邁克爾和傑克去找艾倫,發現鯊魚正在追趕他們的船。搜尋過程中,霍吉跟邁克爾說艾倫堅信殺害肖恩的鯊魚正在追捕她的家人。發現艾倫身影的時候,霍吉乾脆在水上停機,命令邁克爾和傑克游去船那邊,此時鯊魚拼命把飛機和霍吉拖進水裡。
霍吉成功擺脫鯊魚,傑克和邁克爾匆忙組裝了一個電脈衝的發射裝置。傑克來到船前方的時候,鯊魚猛撲過來,想把他拖到水裡進行攻擊。傑克趁機自己還沒有進入海底,把電脈衝裝置放進鯊魚嘴裡。邁克爾引爆脈衝,激怒了鯊魚,鯊魚在痛苦之下不斷躍出水面,大聲咆哮。邁克爾不停引爆脈衝,再次把鯊魚炸到躍出水面。艾倫一邊將帆船駛向鯊魚,一邊回想起鯊魚襲擊西婭、咬死肖恩、被馬丁擊敗的事情(儘管後兩者非她親眼目睹)。帆船船首的破損斜桅杆刺穿了鯊魚的身體。在美國放映的原版中,鯊魚直接流血而死。而在海外版和DVD版中,這個結局被修改成鯊魚立馬爆炸。在爆炸版本中,鯊魚的屍體沉到海底(鏡頭出自第一部),連船隻也被波及炸碎,船上三人墮海但沒受傷,邁克爾聽到傑克的呼聲前去救助,傑克雖身負重傷,但活了下來(原版中去世)。四人安全返回陸地後, 霍吉將艾倫送回和睦島。
時值MCA環球陷入困難,總裁西德尼·希恩伯格看到《大白鯊3》雖然很多差評但商業成績依然不錯,認為拍續集有利可圖[7],也可以趁機推廣一下環球影城的大白鯊遊樂設施[7]。
續集由約瑟夫·薩金特擔任製片人和導演。薩金特曾在1973年電影《鬼頭神探》中和洛蘭·加里有過合作,並憑藉此片獲得個人首個美國導演工會獎[8]。事實上,斯蒂芬·斯皮爾伯格曾說《鬼頭神探》這部後來催生了《偵探科傑克》一劇的電視電影是自己在第一部《大白鯊》電影中使用加里扮演艾倫·布羅迪的原因,而加里當時實際上還是環球影業總裁西恩伯格的妻子[9]。對於《大白鯊4》,加里在採訪中表示:「我之所以能加入這部電影,全拜我嫁給西德的功勞[10]。」
在《波士頓先驅報》的採訪中,賽金特稱《大白鯊4》如同一枚等待引爆的計時炸彈:「當時西德想要一個奇蹟,我們就把它實現了。」1986年9月底,賽金特接到西恩伯格的電影,讓他導演《大白鯊》第四部,當時劇本還沒寫好。賽金特回憶道:「我沒有時間嘲笑這件事,因為西德說他想拍一部關於人類的優秀電影。他當時跟我說:『這是你的孩子了,你來製片和導演。』我接受了。」賽金特表示,西恩伯格「砍掉所有繁文縟節,直接將《大白鯊4》提上日程」[4]。2006年的採訪中,賽金特說影片的前設誕生自片方「找鯊魚的新故事找到有點絕望」:「我們覺得,如果我們能從玄幻的角度來看,加一點魔法,也許就可以得到一些有趣的東西[11][4]。」
在工作室的快速推進下,《大鯊魚4》於1986年9月投入製作,計劃於次年夏天上映[7]。主腳本由邁克爾·古茲曼負責,後者曾以五個禮拜寫好電視劇劇本著稱。然而,最終劇本在拍攝開始前都還沒有寫好。在原版中扮演首位鯊魚遇害者的羅伊·謝德與李察·德雷福斯拒絕出演[7]。新作沒有延續上一步的故事。在上一部里,邁克是海洋世界的工程師;而到了這一步,邁克變成海洋研究學家[12]。環球影業一份新聞稿將《大白鯊4》稱為「享譽盛名的大白鯊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13]。片中邁克和鯊魚在水下追逐的戲份出自上一部劇本初稿[14]。
洛蘭·加里在前兩部中扮演艾倫·布羅迪。在新聞稿中,加里稱《大白鯊4》也講了人際關係,使得影片更像《大白鯊》第一部。影片是加里八年前出演斯皮爾伯格電影《1941》以來的首部作品,也是她從影生涯的最後一部作品。
新聞稿稱加里的角色探索了比之前還深的深度,也比之前更有質感。加里對在特別環境下進一步發掘這位多面的女人感興趣,決定在蟄伏多年後重返大銀幕[15]。儘管影片一直以加里為中心,羅伊·謝德還是獲得了一個客串角色。如果他接受,他將扮演馬丁·布羅迪,而不是在影片開頭被鯊魚殺害的肖恩·布羅迪[12]。
加里是原班人馬中唯一回歸的主角,儘管李·菲羅也客串了金特納夫人(在第一部中遇害的亞歷克斯·M·金特的母親),弗里齊·簡·考特尼扮演了前兩部中的和睦小鎮議員塔夫脫夫人。前兩部中扮演市鎮委員的波斯納先生升任鎮長,接任已經去世的鎮長拉里·沃恩(Larry Vaughan)扮演者默里·漢密爾頓。加里說自己之所以參與這部電影,是因為可以和奧斯卡金像獎得主米高·肯恩在屏幕上戀愛。肯恩曾主演過另一部改編自彼得·本奇利作品的票房炸彈《魔島生死劫》:
我們合作第一天的時候,我很緊張得像個女學生。我們在拍賈卡努遊行的戲份,鼓聲很響,臨時演員有上百個。但他的注意力從未轉移,還讓我完全放鬆下來。一切很自然。他是非常優秀的演員,也很好人[15]。
肯恩對製作過程及最終的成本五味雜陳,說這是他第一次在電影中扮演年齡和自己相仿的角色,兩位中年人之間的感情和年輕人有一拼。雖然在巴拿馬拍戲無法親自去領奧斯卡獎,他還是對參與其中感到高興。在新聞稿中,他說這是「電影史的一部分......原版本身就是有史以來最棒的驚悚片。非常高興能參與拍攝。劇本我非常喜歡[16]。」然而肯恩後來說:「我從沒看過它(這部電影),但從總體上看很糟糕。然而我已經見過了它製作的過程,非常糟糕[17]!」在個人自傳《這是怎麼回事》(What's it All About?)中,肯恩說影片「會隨着時間的推移留在我的記憶中,當時我贏了一個奧斯卡,買了一間房子,讀過很美好的假期。對於票房炸彈來說,它還算不賴[18]。」
蘭斯·蓋斯特扮演艾倫長子邁克,大二那年,他從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輟學,出演經典恐怖片續作《月光光心慌慌2》[19]。凱倫·揚扮演他的妻子卡拉,她讚揚導演重視角色塑造[13]。馬力歐·范畢柏斯扮演邁克的同事傑克,其父親梅爾文·範畢柏斯則客串了拿騷的市長[20]。米切爾·安德森扮演艾倫次子肖恩。琳恩·惠特菲爾德扮演路易莎。特技演員黛安·海特菲爾德(Diane Hetfield)扮演香蕉船事件的受害者。
影片主體拍攝在新英格蘭和巴哈馬兩地舉行,在環球影城片場殺青。和前兩部一樣,馬薩葡萄園島獲選為影片開頭和睦島的取景地。製作於1987年2月2日啟動,當時「暴風雪已經籠罩」該島近一個月,「為片頭場景提供了寒冷的背景」[21]。由於影片預計在同年7月上映,機械做的鯊魚在溫和的時候拍攝,馬薩葡萄園島只起客串作用。
除了124名劇組成員,團隊還在當地聘用250名臨時演員,他們大多是當地高中樂隊、唱詩班及戲劇社的成員,片中出現在布羅迪一家漫步小鎮、肖恩遇襲的戲份中。當地的墓碑製造商為肖恩葬禮的戲份模擬製作了51塊石碑[21]。
2月9日,劇組啟程前往巴哈馬拿騷,次日開展主體拍攝。和前兩部一樣,拍攝期間氣象條件多變,困難多多,沒有為38天的拍攝營造「完美環境」。涵蓋鏡頭則在岸邊和室內拍攝[21]。影片採用Super 35格式拍攝[22]。
1987年1月12日,由亨利·米勒(Henry Millar)率領的特效團隊抵達拿騷南部沙灘(South Beach),提前主體攝影一個月開展工作。在官方新聞稿中,米勒說他加入的時候沒拿到劇本,但劇情已經開發好,對方也告訴他們想要的鯊魚是什麼感覺,應該和一般見過的鯊魚差不多[21]。鯊魚從88英尺(27公尺)長的平台上發射,由 30英尺(9.1公尺)起重機的桁架塔樓製成,漂浮進入克利夫頓灣(Clifton Bay)。團隊共製作了七條鯊魚(或部件):
兩個是完全鉸接式的,兩個是用來拍攝跳躍畫面的,一個是拍攝衝撞的,一個是鯊魚的上半部分,一個是鯊魚的鰭。兩個鉸接的設有分22段的肋骨及可活動的嘴巴,嘴巴用柔韌的水性乳膠皮覆蓋。每個模型的長度達25英尺(7.6公尺),重2500磅(1134公斤)。每顆牙齒長半英尺,都一樣的鋒利。模型隱在島上的一個秘密地點[21]。
劇組4月2日回到環球影業完成主體拍攝,5月26日在洛杉磯結束。與此同時,米勒的團隊繼續留在拿騷,6月4日完成第二單元拍攝。
攝影指導約翰·麥克弗森也負責彼特·羅曼諾(Pete Romano)率領的水下攝影組。羅曼諾選用蔡司35毫米超速鏡頭拍攝,讓電影展現自然氛圍,不像一般的電影那樣用變形鏡頭拍水下[21]。額外的水下攝影在一個大水箱內完成,這個水箱面積為50英尺(15公尺)乘100英尺(30公尺),深17英尺(5.2公尺),在環球27號片場設立。拿騷克利夫頓灣及其天際線則在工作室室外的人工瀑布湖(Falls Lake)里用模型取景[21]。
1987年7月10日,影片幕後製作紀錄片在全美電視台播出,長22分鐘,由威廉·羅斯(William Rus)撰稿、導演,扎魯姆·梅菲爾德製作公司(Zaloom Mayfield Productions)拍攝[23]。
影片院線版結局為艾倫用邁克的船把鯊魚撞成重傷,鯊魚死前翻滾的時候將船撞裂,船上的人必須跳船逃生,避免和船一起下沉[12]。然而美國的觀眾不認同這個結局,導致片方為海外版拍了另一個結局。這個結局變成鯊魚被箭刺傷,之後突然爆炸,而身負重傷的傑克活了下來。環球在家用媒體發行時採用了這一版結局。
據傳米高·肯恩為了重拍結局,無法親自到奧斯卡金像獎的現場拿下《漢娜姐妹》為自己贏得的獎[24]。改版結局據說在美國上映的五天後拍攝,於其他西方國家公開[25]。原版結局後來只能在電視台播放時看到,沒有出現在家用媒體版本中[24]。在影片評論中,羅傑·埃伯特說自己不認為「導演約瑟夫·賽金特會把最後的高潮戲份拍得如此垃圾,甚至沒有穩定的鏡頭,所以我們必須根據經驗證據來弄清楚發生了什麼」[26]。
大白鯊4 電影原聲帶 Jaws: The Revenge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 ||||
---|---|---|---|---|
邁克爾·斯莫的原聲帶 | ||||
發行日期 | 2000年(宣傳版)、2015年(商業版) | |||
錄製時間 | 1987 | |||
類型 | 管弦樂 | |||
時長 | 27:20(宣傳版)、51:13(商業版) | |||
大白鯊專輯年表 | ||||
|
配樂由電影《柳巷芳草》、《霹靂鑽》(均為羅伊·謝德作品)和《暗殺十三招》作曲家邁克爾·斯莫指揮、譜曲[29]。約翰·威廉斯創作的原版鯊魚主題音樂也容納到本片配樂中,但虎鯨主題音樂被刪除。Soundtrack.net認為斯莫的配樂「總體上很緊湊,有自己想的一些新主題音樂」[28]。影片還採用了斯泰西·拉蒂索表演的《Nail it to the Wall》,以及1986年噴氣機樂隊金曲《You Got It All》[30]。
原聲帶專輯在影片上映當天公開,後由於影片票房表現慘澹取消發行[31]。宣傳版音頻CD和卡式錄音帶於2000年發行。跟電影本身相比,原聲帶的評價更號。《電影配樂月刊》(Film Score Monthly)的AK本傑明(AK Benjamin)表示如果單聽CD,斯莫的作品的確更出色,因為沒有電影搭配[32]。他認為電影完全「不堪入目」,但斯莫「的確給了《大白鯊4》許多並非理所應當的東西,比《水深火熱》的配樂還要出色,不管因為什麼[27]。」本傑明認為斯莫「很會意」,作品比電影更出色:
《復仇與結局》(Revenge and Finale)狂亂的尾聲幾乎讓專輯物有所值,毫無疑問總結了斯莫對電影的看法。遺憾的是,偉大的邁克爾·斯莫在80年代獲委派《大白鯊4》這樣的垃圾,而且更為糟糕的是他從未找到值得自己配樂的作品[27]。
斯莫2003年去世時,《獨立報》認為「一些傑出的作曲家因給有史以來最差的電影配樂而感到屈辱」。和大多數關於原聲帶的評論一樣,文章批評電影的同時,說「斯莫在這種情況下做了一部完美的配樂,就好像有人注意一樣[33]。」
2015年,負責前作CD發行的英特拉達唱片公開本片的完整配樂[31]。英特拉達有權訪問完整混音帶,意味着該版本的CD包括所有錄製好的曲目,包括部分曲目的不同版本[31]。
影片於1987年7月17日在1606家影院上映,首日取得票房榜第三的開門紅,僅次於《機器戰警》及《白雪公主》。上映首周末,影片票房7,154,890美元,僅為上一部首周末票房的一半不到。影片僅在前兩周進入前10,第三周下降到第12位。影院上映結束後,影片海外票房共計51,881,013美元。儘管票房成績成功覆蓋2300萬美元的製片成本,影片仍舊是整個系列票房最差的作品,最好的第一部在1975年上映時的收入是它的五倍,而且只在675家影院發行。
影片最初在美國的AMC電視台及英國BBC放映。AMC版包括原版刪減片段,也新增了一些內容,包括開場中解釋有些情況註定要出現的旁白,以及艾倫·布羅迪和霍吉、邁克爾和傑克之間的對白。另外還有鯊魚下潛的畫面,以及從不同角度拍攝傑克死亡的鏡頭。BBC及其他一些電視台放映的畫面沒有裁剪畫幅,鯊魚下側的機械結構在攻擊場面中清晰可見。
影片是系列第一部發行DVD的電影,為1區的香草盤,由好時光娛樂發行,內置西班牙語和法語字幕,畫面以2.35比1的非變性寬銀幕轉制。原聲帶以杜比數字4.1聲道呈現,一位影評人稱各聲道分離得非常優秀,「不論是在周圍盤旋的海浪、潛水場景中路過的泡沫,還是在你身後飛來飛去的霍吉的飛機」。評論還稱讚麥克弗森的優秀攝影轉換得非常好[34]。2003年6月3日,DVD由環球影業再版發行,轉制自變形鏡頭畫面。2015年,影片以DVD形式再版發行,與第二版和第三版連成一套。2016年6月14日,環球影業家庭娛樂發行影片的藍光光碟。附加內容包括劇場版預告片及高清重製的劇場版原版結局[35]。
影片受到影評人和觀眾的一致批評。在爛番茄上,影片獲得39條評論,腐爛度0%,平均得分僅2.7/10。網站共識寫道:「《大白鯊4》不合邏輯、沒有張力,充斥着廉價的特效,是盛極一時的系列的遺憾篇章[36]。」Metacritic根據15條評論打出15/100的平均分,表示「普遍差評」[37]。影院評分評分「C–」(評級A+和F)[38]。
加里憑藉片中表現獲提名圖形獎最佳女主角及金酸莓獎最差女主角,分別輸給了《鬼使神差》的潔西卡·坦迪和《那女孩是誰》的麥當娜。影片獲《娛樂周刊》評為「史上最差的25部續集」[39],被帝國雜誌讀者評為「50大最差電影」榜單的第22位[40]。
《芝加哥太陽報》的羅傑·埃伯特打出0星,認為影片「不僅糟糕,而且很蠢、很無能」。他列出幾個自己難以置信的方面,包括艾倫被當時自己不在場的倒敘鏡頭困擾。他打趣說肯恩無法出席第59屆奧斯卡金像獎,領取自己憑藉《漢娜姐妹》取得的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是因為自己有拍攝承諾,如果沒有的話,他可能就不想回去拍攝[26]。在評論節目中,埃伯特和同事吉恩·西斯克爾(Gene Siskel)批評了影片,從「眾多邏輯錯誤中選出一些邏輯錯誤」,包括臨近結尾處米高·肯恩剛被人從水裡拉上來,上衣還是干的。西斯克爾在結尾處希望這是《大白鯊》傳奇的終局。
有一些場景被認為難以置信,比如鯊魚不到三天就跨越1,920公里(1,193英里;1,037海里)的距離,從馬薩諸塞州的島嶼來到巴哈馬群島,而且好像知道布羅迪一家回去巴哈馬一樣,跟着跟隨邁克爾穿過水下迷宮。鯊魚復仇心理的展現也很古怪。《獨立報》認為影片充滿了前後不一致的地方和錯誤(例如鯊魚不能像獅子一樣漂浮或咆哮)[33]。特效也飽受詬病,尤其是鯊魚被船頭刺穿的畫面,以及可以鯊魚推動機制清晰可辨的鏡頭[12]。
德里克·溫納特(Derek Winnert)在不冷不熱的評論中結尾道:「巴哈馬群島的背景很漂亮,鯊魚看起來像以前一樣可口」[41]。理查德·謝布(Richard Scheib)也讚揚水上水下攝影「美麗」,機械鯊魚「擬真」,儘管回到岸上的情景劇有點無聊[42]。影評人也評論為第一部電影的棕褐色倒敘鏡頭。邁克爾和西婭互相戲仿對方的鏡頭類似於第一部中肖恩和馬丁的類似互動。類似地,鯊魚大肆破壞的戲份中出現了馬丁·布羅迪瞄準壓縮空氣瓶,說「笑吧,你個......」(Smile, you son of a ...)的鏡頭。《紐約時報》認為「沒有什麼比敬畏之心更能快速地殺死續集了......導演約瑟夫·薩金特直接把影片拍成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原版《大白鯊》的彩色數字版」[43]。
2019年的一篇學術文章中,I·Q·亨特(I.Q. Hunter)認為影片非常值得做案例研究,因為不是標準的SoBIG(太爛但很好看)爛片,既沒有明顯熱情、矚目的粉絲群體的怪異行為,也不是以前那種製作資金緊張背景下的產物,不是非常失敗,有狂撒製作預算、貪戀藝術味道的那種。按照大家的共識來說,就是非常垃圾的電影[7]。本片在爛番茄2022年發表的「有史以來最糟糕的57部電影續集」排行榜中排名第2名[44],同時在該站整理的「有史以來最糟糕的恐怖電影」排行榜位居第2名[45]。
《大白鯊》不斷湧現的續集被1989年電影《回到未來II》(由斯皮爾伯格監製、《大白鯊3》演員莉亞·湯遜出演)惡搞,主角馬蒂·麥佛萊來到2015年,看到影院正在放映《大白鯊19》(由虛構導演麥斯·斯皮爾伯格執導),口號為「這一次是真的真的私人恩怨!」("This time it's REALLY REALLY personal!"),戲仿《大白鯊4》的宣傳口號「這一次,是私人恩怨」。在影院外看到鯊魚的立體宣傳廣告後,馬蒂說「這鯊魚看起來還是很假」。在2015年的「回到未來」慶祝活動上,環球影業發布《大白鯊19》的惡搞預告片,說《大白鯊4》之後的續集包括不同環境的鯊魚及前傳故事,甚至還有題為《大白鯊17:五十度灰》的愛情片[50]。
影片入選金酸莓獎創辦人約翰·威爾遜著作《金酸莓獎電影官方指南》的「100部最有趣爛片」(100 Most Enjoyably Bad Movies Ever Made)榜單[51]。
影片改編小說由《大白鯊2》小說作者漢克·塞爾斯創作。儘管《大白鯊2》的小說改編自影片劇本初稿,與成本有較大出入,《大白鯊4》的小說化則相對接近成片,增加了一些次要劇情。新增劇情包括霍吉擔任政府特工,奉命前去運送洗過的錢。在影片中,這一段只有在邁克爾·布羅迪問「你不載人飛的時候會幹什麼?」,霍吉說「我送洗過的錢」時提到。在小說中,傑克最後被鯊魚殺死。而在影片中,傑克活了下來,而不是最初劇本那樣死掉[52]。
小說暗示鯊魚活動受到與布羅迪一家有仇的巫醫影響,為復仇舉動增添一層神秘色彩。根據最初的劇本,鯊魚受到海地巫醫帕帕·雅克(Papa Jacques)毒咒控制。電影學者I·Q·亨特解釋說:「片名中的復仇指的是帕帕·雅克的復仇,不是鯊魚的復仇。這樣一來,劇情的整個意義就變了:鯊魚受到『人類永遠無法理解的陌生力量』驅使,成為後殖民時代的復仇工具[7]。」這也解釋了艾倫和鯊魚之間奇怪的心理連結。後來這段劇情因為過於偏離食人鯊的劇情而被刪除。然而在院線版中,邁克爾·布羅迪曾說:「來吧,鯊魚不會殺人。告訴我你不相信魑魅魍魎的東西[53]。」
還有一些成片中沒有的場景,譬如有幾章是從鯊魚的視角敘述,說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還加了鯊魚襲擊一位衝浪的紈絝子弟,喝醉的新聞播音員在遊艇邊上看到鯊魚,以及艾倫·布羅迪與一位富商之間的戀愛(富商後來在海上被鯊魚襲擊致死)。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