ㄎㄨㄟˊ是中國獨有的一種野獸型紋樣,常見於青銅器陶器漆器玉器之上。

夔紋展示的是的紋飾。根據《說文解字》的記載,夔猶如一隻只有一條腳的龍。[1]作為器具紋飾時,夔紋多為平面圖,夔的頭部向左或向右,有一條腿、一隻角、一把張開來的口和一條捲起來的尾巴。商朝的夔多為單獨紋樣,周代的夔則多為二方連續紋樣。

年代

夔紋在青銅時代最為普遍,商朝的器具上就常出現。西周早期的利簋的圈足、西周厲王年間(約前857年-前842年,夏商周斷代工程作前877年-前841年)的散氏盤的盤腹都飾有夔紋。及至漢代,陶器上仍時見夔紋紋飾。[2]

Thumb
飾有夔紋的春秋青銅
Thumb
利簋的圈足飾有夔紋。(可參考清晰圖像外部連結
Thumb
清朝吳任臣繪製《山海經》中夔的形象。
Thumb
甲骨文夔字的寫法。
Thumb
《說文》小篆夔字的寫法。

參見

注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