踴禮是古代中華喪禮的一種儀節,指親子於父母之喪或眾臣於國君之喪時,在靈堂哭喪的行為舉動,也作袒踴、擗踴、哭踴、啼踴、號踴、拜踴、成踴、踴絕等。
辭源
「踴」,《說文》跳也。《廣雅》上也。表示向上跳躍的動作,此指因喪慟痛哭於地而身體抖動,並情緒激動地捶胸頓足。
- 袒踴
「袒踴」是指「袒左」和「踴」。
「袒左」是表示袒開上衣左袖,將左袖插入右襟,露出裡面的裼衣;或者袒開所有衣服的左袖,露出左肩。古代凡中華禮儀皆是袒左,不加以區分吉禮或凶禮,惟有受刑才會袒右。[1]
袒、免、哭、踴是表示哀傷的連貫動作,即是:袒肩、束髮、哭嚎、頓足。[2] 針對特殊情況的權宜之計,駝背或背部有痛疾者,不袒;禿頭或頭部有傷患者,不免;跛腳或腳部有缺陷者,不踴。[3]
- 擗踴
擗踴是「擗」和「踴」的合稱,亦作「辟踴」。
「擗」,通作「辟」、「擘」。《集韻》拊心也。表示傷心捶胸的動作。《禮記·檀弓》:「辟踴,哀之至也。」表示傷心至極的慟哭,女子擊胸傷心而哭曰「辟」,男子稽顙於地無容曰「踴」。[4] 由於女子不宜袒露,所以表現為擊胸、悲哀慟哭;男子則表現為袒肩、稽顙於地慟哭。[5]
- 踴絕
根據親屬、臣屬之間的親疏尊卑關係,悲傷的程度會有不同;[7] 因此,踴的表現方式也有差異,可區分為「絕於地」和「不絕地」兩種不同的程度。《禮記·雜記》:「伯母、叔母疏衰,踴不絕地;姑、 姊妹之大功,踴絕於地。」陸佃註:「疏衰,大功,文也。踴絕不絕,情也。伯、叔母之喪,文至而情不至;姑、姊妹之大功,文不至而情至。」即指於禮制上,為伯母、叔母服齊衰的規格較高,為姑、姊妹服大功的規格較低,但與姑、姊妹之間有同胞骨肉之情,所以踴的表現方式要更為激烈。
功能與時機
禮制規定哭、辟、踴的儀節,是為了表示哀傷痛疾之情。[8] 哭踴本來應該是自然而然、隨心而發的表現,但若不加以節制的話,就無法收到節哀順變的目的,於是就有所謂「成踴」(與「成服」)的規定,規定某一段時間內可以宣泄悲慟的情緒,宣泄之餘也要有所節制。[9] 直至到「卒哭」(成事)就應該收拾心情,停止哭踴。後來則誤以為哭喪來表現出有孝心,因此衍生「代哭」的特種職業。
在死者面前哭踴者包括「主人」(喪主)、「主婦」(死者妻或喪主妻)和「弔客」(客人),三者輪流而踴稱為「拾踴」。[10] 禮制對不同尊卑身份的賓客,有所差別待遇,例如:國君來弔或國君派使來弔,主人必要迎接來賓,稽顙成踴;其他賓客來弔則無接賓之禮。[11]
如果是在儀節進行當中,有其他賓客來問弔,也有所區別。例如:如果是大夫在袒踴時來問弔,主人要停止拜踴、穿好衣裳來拜會,接著繼續成踴;如果是士來問弔的話,則等儀節完成以後,才穿好衣裳來拜會。[12]
規格
《禮記·雜記》:「公七踴,大夫五踴,婦人居間,士三踴。」鄭玄註:「公,君也。始死及小斂、大斂而踴,君、大夫、士一也,則皆三踴矣。」《淮南子·天文訓》:「故祭祀三飯以為禮,喪紀三踴以為節。」
禮制的目的是區別尊卑輩份,《禮記正義》總結踴的必要儀節為:士三日三踴、大夫四日五踴、諸侯六日七踴、王八日九踴。[13] 但在大斂既殯後,還有朝夕奠、朔月奠、薦新奠、啟奠、祖奠、朝廟、遣奠、入礦、虞祭等過程,甚至賓客問弔都可能會有拜踴,所以踴的實際數目不僅於此。
《禮記·王制》:「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殯,三月而葬。」《雜記》:「士三月而葬,是月也卒哭;大夫三月而葬,五月而卒哭;諸侯五月而葬,七月而卒哭。士三虞,大夫五,諸侯七。」表示喪禮規格的區別,死者落葬之後舉行虞祭,虞祭之後再舉行卒哭祭,卒哭以後就可以停止哭踴。但是在舉行禫祭以前,還有客人前來問弔的話,主人仍要設位拜踴。[14]
另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