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格解體(英語:Depersonalization),又稱失自我感,是個人自我認知機制的一種異常狀況。它使人覺得在觀察自己的行為(雖然他並不能控制局面)。[1]出現人格解體者的痛苦感也發生改變,感到世界變得不那麼真切、變得模糊、如同在夢中一般、缺少意義,這會干擾感觀,因此許多患者感到他們生活在夢中,感到自己不真實。慢性人格解體是指人格解體障礙,在DSM中被分類為解離症。雖然任何人承受較大壓力或疲憊時,人格解體都會短暫地發生。但慢性人格解體則更多是指那些有嚴重的心理創傷或長期焦慮的人遇到的情況。人格解體障礙是包含解離性身份障礙、未定義解離症(DD-NOS)在內的所有單純解離類精神病中最為嚴重的病症。它同時也是一個在其他一些非解離性精神障礙中常常存在的症狀,如焦慮症、抑鬱症、躁鬱症、強迫症、偏頭痛和失眠症都可能導致這一症狀。但人格解體、失真感有時也是被追求的,如對於使用軟性毒品的人。
疾病患者感到他們的軀體、內心活動與他們分離,覺得自己的感受、感覺、情感和行為並不屬於自己,而更像是外部他人的經歷。[2]患者常常陳述他們覺得所有事物都顯得不真實、朦朧。同樣,對於自我的認知感也隨之消失(「人格解體」因此得名)。人格解體可能導致極高的焦慮程度,而焦慮又將再次加重病情。[3]
人格解體的典型症狀是自我感消失、對現實環境感到陌生即失去對現實環境的認知感。
人格解體感是第三多見的精神科症狀,僅次於焦慮感和壓抑感。[4]人格解體是一些焦慮問題的症狀之一,比如恐慌症。[5]它也常常伴隨失眠(常常是人們面對倒時差、偏頭痛、癲癇(特別是顳葉癲癇)、強迫症、壓力、焦慮時發生)[6]。Interoceptive exposure是一個非藥物的可以被用來促使出現人格解體症狀的手段。[7]
一個針對本科生的調查顯示,在離解體驗量表的人格分裂/失真感分量表上打分較高的個體更加明顯的皮質醇反應。在吸收分項量表(用於測量一個人的專心程度的量表)上打分較高的個體顯示出較輕的皮質醇反應。[8]
人格解體有時也是某種被追求的體驗,比如對於使用軟性毒品的人而言。它是一些解離藥與致幻劑產生的效果,同時也常是咖啡因、酒精、大麻和米諾環素產生的副作用。[9][10][11][12][13]人格解體也是很多毒品的經典的戒斷症狀。[14][15][16][17]
由於長期使用苯二氮䓬而導致的苯二氮䓬依賴可以促使某些人產生人格解體症狀和感知混亂;而即使那些每天使用穩定劑量苯二氮䓬的人也可能會有這種苯二氮䓬戒斷綜合症出現。[18][19]
Lieutenant Colonel Dave Grossman在他的《殺人之時》(On Killing: The Psychological Cost of Learning to Kill in War and Society)一書中指出,軍事訓練會導致士兵出現人工的人格解體,因此抑制了同情心,使得他們更易於在戰場上殺死其他人類。[20]
人格解體障礙作為一種獨立的疾病,治療主要是針對潛在致病因素的(無論是器質性的、還是精神性的原因)。如果人格解體障礙是神經元疾病的結果,那麼首要方案就是診斷並治療這種神經元疾病。人格解體障礙可能是諸如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阿爾茨海默氏症、多發性硬化症、萊姆病等其他的影響腦功能的神經元疾病的症狀。而對於伴有偏頭痛的患者,三環類抗抑鬱藥物也常常使用。
在倫敦精神病學院的人格解體研究中心(The Depersonalisation Research Unit at the Institute of Psychiatry)是世界在人格解體障礙研究方面的領導者。[21]那裡的研究者使用縮寫「DPAFU」(Depersonalisation and Feelings of Unreality)作為這種精神障礙的名稱。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