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萊克修斯一世希臘語Αλέξιος Α' Κομνηνός,1048年[3]或1056年—1118年8月15日)作為拜占庭皇帝,儘管他不是第一位科穆寧皇帝,但他是實際上的科穆寧王朝開創者。因為他統治期間,其家族真正達到拜占庭帝國的權力巔峰。阿萊克修斯率兵廢黜尼基弗魯斯三世,恢復科穆寧家族由於伊薩克一世退位而中斷的統治,從而繼承一個崩潰帝國,並面對帝國與小亞細亞突厥人巴爾幹半島以西諾曼人的持續戰爭。阿萊克修斯成功阻止帝國的衰弱並復興軍隊,最終他與他後代的成就被稱作「科穆寧中興」。同時,他向西方求援以反擊突厥人的舉動,也成為引發十字軍東征的緣由之一。

Quick Facts 阿萊克修斯一世 Αλέξιος Α' Κομνηνός, 拜占庭帝國皇帝 ...
阿萊克修斯一世
Αλέξιος Α' Κομνηνός
羅馬人的皇帝與獨裁者
Thumb
阿萊克修斯一世的肖像,來自一個希臘手抄本
拜占庭帝國皇帝
統治1081年4月1日[1] – 1118年8月15日
加冕1081年4月5日[2]
前任尼基弗魯斯三世
繼任約翰二世
出生1048年或1056年
逝世1118年8月15日(70歲或62歲)
君士坦丁堡
配偶伊琳娜·杜卡伊娜英語Irene Doukaina
子嗣安娜·科穆寧娜
瑪利亞·科穆寧娜
約翰二世
安德洛尼卡·科穆寧
歐多齊婭·科穆寧娜英語Eudokia Komnene (daughter of Alexios I)
狄奧多拉·科穆寧娜
伊薩克·科穆寧
曼努埃爾·科穆寧
佐伊·科穆寧娜
父親約翰·科穆寧
母親安娜·達拉瑟娜英語Anna Dalassena
Close

早年生涯

阿歷克塞是拜占庭帝國禁軍統帥約翰·科穆寧安娜·達拉瑟娜英語Anna Dalassena的第六子,並且是伊薩克一世的侄子。伊薩克一世在一次對抗匈牙利與佩切涅格人的戰鬥中獲得勝利後,險些被雷電劈中,於是他於1059年退位前往修道院懺悔。伊薩克原先計劃把皇位傳給弟弟約翰,但遭到米海爾·普塞洛斯為首的貴族反對,於是伊薩克被迫傳位於君士坦丁十世,阿歷克塞的父親約翰也因此停職。杜卡斯王朝的諸個皇帝在1059-1081年間接替科穆寧家族統治。[4]

阿歷克塞成年後,在羅曼努斯四世統治時期,阿歷克塞在他手下對抗突厥人,[3]1071年,羅曼努斯親自出征試圖擊敗塞爾柱蘇丹阿爾普·阿爾斯蘭以收復失去的領土時,由於被他所重用的曼努埃爾·科穆寧即阿歷克塞長兄,不久前在與塞爾柱人戰鬥中去世,故羅曼努斯沒有要求阿歷克塞一同前往。隨後羅曼努斯在曼齊克特戰役中被塞爾柱蘇丹擊敗,並被叛軍逼迫退位。新的皇帝米海爾七世拒絕承認羅曼努斯與塞爾柱蘇丹達成的和平協議,這導致大量突厥人湧入安納托利亞。[5]

米海爾七世剛登基時,科穆寧家族被皇帝疏遠,數年之後,阿歷克塞與他的兄弟又被米海爾七世所任用。此期間阿歷克塞與他的兄長伊薩克·科穆寧英語Isaac Komnenos (brother of Alexios I)色雷斯伊庇魯斯和小亞細亞共同抵抗敵軍。[6]1074年,由於米海爾七世剋扣軍費,西方僱傭兵在羅塞爾英語Roussel de Bailleul的領導下在小亞細亞發動叛亂。[7]在米海爾七世派遣的多名將軍敗於叛軍後,他啟用伊薩克·科穆寧與阿歷克塞前去迎戰叛軍,並通過承認塞爾柱蘇丹馬立克沙一世對安納托利亞的征服,換取塞爾柱軍隊的幫助。阿歷克塞在塞爾柱軍隊的支援下,於1076年成功擊敗他們。但羅塞爾卻逃脫,並投奔一個游牧部落的蘇丹圖塔赫。隨後阿歷克塞率軍繼續追擊羅塞爾,經過長時間艱難戰鬥,最終擊敗圖塔赫的軍隊。為避免更大的損失與傷亡,阿歷克塞親自與圖塔赫會面,許諾大筆金錢換取羅塞爾。儘管米海爾七世拒絕替阿歷克塞支付這筆資金,阿歷克塞還是想方設法自行湊足這筆資金。阿歷克塞繼續在東部收復一些被叛軍控制的土地後,押解羅塞爾回到君士坦丁堡。[8]隨後阿歷克塞又被派往安納托利亞參與戰事。

1078年,阿歷克塞與米海爾七世叔叔約翰·杜卡斯的孫女伊琳娜·杜卡伊娜英語Irene Doukaina結婚。同年,米海爾七世答應羅伯特·吉斯卡爾的聯姻請求,以此為導火索,帝國內對他統治不滿的皇位覬覦者紛紛拉起軍事力量向君士坦丁堡進軍。從安納托利亞起兵的尼基弗魯斯三世在羅姆蘇丹蘇萊曼沙阿一世的支持下,搶先進入君士坦丁堡加冕為皇帝。阿歷克塞在此期間也回到君士坦丁堡,他被尼基弗魯斯三世任命為西方軍司令。[9]在阿歷克塞的有才能指揮下,他鎮壓從巴爾幹起兵,並拒絕承認新皇帝尼基弗魯斯三世的尼基弗魯斯·布里恩尼奧斯英語Nikephoros Bryennios the Elder尼基弗魯斯·巴西萊克斯英語Nikephoros Basilakes的企圖篡位叛亂,他在卡拉維里戰役英語Battle of Kalavrye及之後的戰役中採用巧設伏兵及反襲擊企圖夜襲的敵軍等而獲勝。[10]回到君士坦丁堡後,尼基弗魯斯對阿歷克塞大加賞賜。之後皇帝命令阿歷克塞去鎮壓他的姐夫尼基弗魯斯·梅里森諾斯英語Nikephoros Melissenos在小亞細亞以扶植米海爾七世復位為藉口發動的叛亂,但他不願意進攻自己的親人。尼基弗魯斯·梅里森諾斯為得到羅姆蘇丹蘇萊曼沙阿一世的支持,直接把尼西亞拱手相讓於蘇萊曼,很快蘇萊曼便占領整個比提尼亞,並與尼基弗魯斯·梅里森諾斯的叛軍一同從東面逼近君士坦丁堡[11]。然而阿歷克塞卻沒有因拒絕從命而遭到降級,因為皇帝需要他去抵抗因為婚約被取消而大為惱火的羅伯特·吉斯卡爾領導下,占據南意大利的諾曼人即將發動的入侵。

針對尼基弗魯斯三世的密謀與篡位

當拜占庭軍隊準備遠征而集結的同時,杜卡斯家族開始親近阿歷克塞,並拉攏他加入對抗尼基弗魯斯三世的陰謀。阿歷克塞的母親安娜·達拉瑟娜與皇后阿蘭的瑪利亞英語Maria of Alania在1081年的政變之中起到重要作用。[12]在阿歷克塞與兄長伊薩克·科穆寧被尼基弗魯斯三世重用後,便招來一些敵視軍事貴族的宦官與一些因此失勢的人記恨,他們不斷在皇帝面前詆毀阿歷克塞與伊薩克,甚至企圖伏擊二人,這導致兄弟二人需要在皇宮中找個靠山。皇后瑪利亞本是米海爾七世的妻子,之後又被迫嫁給尼基弗魯斯三世。尼基弗魯斯三世打算選一個自己的近親作為皇位繼承人,[13]這使瑪利亞很擔心自己與米海爾七世的兒子君士坦丁·杜卡斯的前途,最終瑪利亞的矛盾心理促成她與科穆寧家族聯合,但事實上,這個政治聯盟的真實推動者是安娜。[14]

皇后瑪利亞通過她的表妹伊琳娜與伊薩克聯姻,使這個兩家族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13]所以科穆寧兄弟可以以拜訪家人作為藉口見到皇后。此外他們又秘密試圖讓皇后承認阿歷克塞作為她的義子,儘管她只比阿歷克塞大五歲。[15]但瑪利亞的宦官與「阿蘭朋友」在伊薩克·科穆寧的策動下,成功將皇后說服。阿歷克塞的皇后養子身份可能是通過安娜轉告皇后委婉言語得到的承認。[12]這使得阿歷克塞與君士坦丁成為互相依靠的兄弟,並且伊薩克與阿歷克塞也宣誓保衛君士坦丁繼承皇位的權利。[16]通過秘密把內部信息傳遞給科穆寧兄弟,瑪利亞成為科穆寧家族無價的忠實盟友。[17]

Thumb
印有把阿歷克塞一世稱為「西方軍大將軍英語Domestic of the Schools」的錢幣

隨着羅姆蘇丹蘇萊曼在比提尼亞大肆劫掠,羅伯特·吉斯卡爾在南意大利集結軍隊即將入侵,尼基弗魯斯三世讓阿歷克塞與伊薩克到皇宮商討對策。儘管在與瑪利亞秘密聯合之後,皇帝身邊一些對科穆寧兄弟二人懷有敵意的人仍然對二人造成不小威脅,他們在兄弟二人進出皇宮期間,多次計劃暗殺二人,他們依靠在宮中的眼線通報,才得以多次逃過劫難。尼基弗魯斯要求阿歷克塞前往安納托利亞抵禦羅姆蘇丹的威脅。一些人也藉此向皇帝進言,認為阿歷克塞有篡奪帝位的念頭,故以抵禦突厥人為藉口而計劃把軍隊駐紮在首都附近。尼基弗魯斯對他們的懷疑也逐漸增加,便再次要求阿歷克塞進皇宮以詢問,阿歷克塞則把指控他的人駁斥的啞口無言。在多次經歷險境期間,體會到皇帝及其身邊人如此地猜忌自身,阿歷克塞與伊薩克逐漸產生推翻皇帝尼基弗魯斯三世及他身邊的人,以徹底除去針對二人的威脅,並奪回本屬於科穆寧家族皇位的想法。阿歷克塞與伊薩克於1081年2月15日秘密離開君士坦丁堡前往喬爾盧[a],以受命對抗蘇萊曼為名集結軍隊。[18]軍隊集結完成後,他們開始暗中尋求其他人的支持,不久便得到格里高利·帕庫里亞努斯英語Gregory Pakourianos等將軍、凱撒約翰·杜卡斯及一些人支持。

然而與此同時,得到消息的安娜·達拉瑟娜卻偷偷迅速組織剩下的家人前往到聖索菲亞大教堂避難。然後她在那裡同皇帝談判謊稱她發現有一個針對科穆寧家族的陰謀,要求保證她剩餘在首都的家人的安全,並同時表示自己兒子們無叛亂之心。她謊稱去教堂去做晚禱,有意避開尼基弗魯斯的孫子和他的導師,於2月14日與尚未出城的兒子阿歷克塞和伊薩克見面,並躲開君士坦丁的討論會。[12]但導師卻發現他們不見,並最終在皇宮廣場上找到他們,但安娜成功使他相信他們不久就會回到皇宮裡,之後她設法獲得聖索菲亞大教堂內外兩個避難所的出入權之後,安娜欺騙城門守衛他們是花光錢,來自卡帕多細亞的朝聖者,他們想在啟程回去之前做一次禮拜。但他們在進入避難所之前,就被Straboromanos率領的禁衛軍追上,並要求他們返回到宮裡去。[12]安娜抗議說他們的家人對生命安全無法保障而恐懼,辯解她兩個兒子對皇帝是忠誠的;以及這個由科穆寧家的敵人密謀發動的陰謀會把他們都刺瞎,因此他們不得不逃離首都才能繼續為皇帝忠誠服務。[19]她拒絕隨他們回宮,並堅決要求他們同意她向聖母瑪利亞祈禱,以得到保護。這個要求被允許,並且安娜隨即展現她的表演能力以及善於影響他人的才能:

她被允許進入。似乎是被年齡以及心頭悲傷和勞累而壓倒,她緩慢走到避難所的門口並下跪兩次;第三次這麼做時,她跌倒在地上,並拼命用手緊緊抱住拱形門,大聲哭喊到:「我不會離開這個神聖的地方,除非我的手被砍下來,或者得到皇帝十字架作為安全的保證。」[20]

Thumb
阿歷克塞一世,來自一個手抄本的插圖

尼基弗魯斯不得不在公共場合發誓他同意保證科穆寧家族的安全,[12]Straboromanos把皇帝的十字架授予安娜,但安娜認為對於這個誓約的見證者來說這麼做還不夠。她認為皇帝的十字架應當作為皇帝信仰擔保。皇帝答應,並且給安娜一家安全保證。為確保他們的安全,在皇帝的努力下,在伊琳娜·杜卡伊娜的母親保加利亞的瑪利亞英語Maria of Bulgaria陪同下,安娜一家被允許返回修道院的避難所。[12]皇帝使他們擁有作為難民的待遇而不是一般客人,也被允許自己帶來食物。他們藉此和修道院的守衛搞好關係,以獲得外界的最新消息。但皇帝仍然抱有懷疑,他命令保加利亞的瑪利亞另一個女婿,喬治·巴列奧略英語George Palaiologos負責看守他們。在被告知內情後,最終喬治·巴列奧略被保加利亞的瑪利亞與安娜說服支持科穆寧兄弟。安娜的巨大成功為她兒子們正在籌劃反叛贏得數個重要條件:她為兒子們爭取到使他們在被尼基弗魯斯懷疑時,偷取皇家馬匹秘密逃出首都的時間;她成功轉移皇帝的注意力,使她兒子們擁有集結反叛軍隊的時間;並且她製造一個假象,使皇帝誤認為科穆寧家族是安全的,並絕不會突然發動反叛。[12]

在做足準備後,科穆寧兄弟二人面臨的問題便是在推翻尼基弗魯斯後,誰加冕為皇帝。在進軍途中駐紮在Skiza的郊區時,兄弟二人為此產生爭執。儘管伊薩克較為年長,並且妻子是一位格魯吉亞公主,但阿歷克塞則有杜卡斯家族的支持,並得到軍隊中多數士兵的擁戴。伊薩克後來公開把紫靴親自套到弟弟腳上,[21][22][23]相當於承認放棄爭位,並支持阿歷克塞成為皇帝。

隨即得到消息的尼基弗魯斯·梅里森諾斯英語Nikephoros Melissenos也通過信件與阿歷克塞談判,表示支持阿歷克塞成為皇帝,並可以協助科穆寧兄弟從東面圍困君士坦丁堡,並要求阿歷克塞即位後平分帝國的統治權,即科穆寧家族統治巴爾幹,他統治安納托利亞。[24][25][26]阿歷克塞僅允諾可以給予凱撒頭銜及帝國第二大城市塞薩洛尼基的統治權,拒絕他的提議。尼基弗魯斯·梅里森諾斯儘管對此不很滿意並起初打算拒絕,但考慮到自己的軍隊實力受限及自己受限於海峽,很可能晚於對皇位志在必得的阿歷克塞進入首都,並可能在自己一再拒絕後,可能阿歷克塞拒絕再給出如此的讓步條件,擔心其即位後自己一無所得,只得同意阿歷克塞的回覆。[27]

隨後阿歷克塞便繼續向君士坦丁堡進軍,但由於這支軍隊原本是以對抗突厥人為名義而集結,缺乏攻城武器。1081年4月1日,在賄賂君士坦丁堡西側城牆守軍之後,阿歷克塞與伊薩克·科穆寧成功帶領軍隊進入首都,並在約翰·杜卡斯的催促下前往大皇宮,廢黜躲進修道院的尼基弗魯斯三世,阿歷克塞加冕為皇帝。[28]

對外

對抗諾曼人、佩切涅格人、札卡斯的入侵

阿歷克塞37年統治生涯充滿一個個必須面對的困難。剛即位後,他便面對羅伯特·吉斯卡爾和他兒子博希蒙德領導難以對付的諾曼人入侵,羅姆蘇丹蘇萊曼仍然在比提尼亞劫掠,並且有等待機會渡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進一步西進的勢頭。阿歷克塞計劃先解除突厥人對君士坦丁堡的威脅,於是在首都訓練新兵,同時任命在篡位行動中支持他的格里高利·帕庫里亞努斯英語Gregory Pakourianos將軍為西方野戰軍總指揮、喬治·巴列奧略英語George Palaiologos為都拉斯總督以暫時穩定住西部,並守衛即將遭到諾曼人圍攻的交通要地都拉斯以延緩吉斯卡爾進攻步伐。隨着格里高利·帕庫里亞努斯穩定巴爾幹西部城鎮及對羅姆蘇丹的小規模勝利,君士坦丁堡的緊張局面得以暫時解除,拜占庭帝國稅收及財政的緊張及面得到一定程度上緩和,使阿歷克塞得以把全部精力用於對付諾曼人。此時吉斯卡爾已經占領科孚島,並正在圍困喬治·巴列奧略守衛的都拉斯。

阿歷克塞聯繫與帝國關係友好的威尼斯共和國,並許諾以貿易特權,以換取威尼斯的強大海軍力量支持,此後兩國於1082年正式簽訂貿易條約。同時阿歷克塞倉促臨時集結起一支約二萬人的軍隊以迎擊諾曼人,其中包括短時間內從帝國各地集結的一些軍隊、來源各異的僱傭兵。此時吉斯卡爾在退路被威尼斯、拜占庭聯合艦隊所封鎖的情況下,尋求背水一戰,阿歷克塞率軍抵達都拉斯後,也決定直接展開決戰。但阿歷克塞低估諾曼人的戰鬥力,拜占庭軍兩翼的瓦蘭吉衛隊很快被打散,阿歷克塞親率的中軍也被諾曼騎士突擊衝破。拜占庭一方的各路傭兵便開始變心、逃離戰場,不久後,帝國軍隊便在戰場上被全線擊敗、撤離戰場,許多將軍陣亡。阿歷克塞雖然成功突圍,但也負傷。

在都拉斯打敗阿歷克塞後,第二年,諾曼人已經在圍攻色薩利拉里薩[6][10]阿歷克塞在奧赫里德重整敗軍,並派出小股部隊不斷抵抗、阻礙諾曼人的進軍。後來阿歷克塞返回坐鎮君士坦丁堡,在這同時,他拿出36000金幣說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進攻諾曼人大本營南意大利來減輕他的壓力,並且鼓動諾曼人大本營南意大利的當地貴族發動叛亂,[29]這使得諾曼人不得不在1083年-1084年把部分軍隊轉移回意大利用於防禦。阿歷克塞與掌控加爾加諾半島的蒙泰聖安傑洛的伯爵亨利英語Henry, Count of Monte Sant'Angelo結盟,並使其宣誓效忠,這是拜占庭最後一次對意大利半島土地的實際控制。

不久後,阿歷克塞再度率領軍隊出征以解拉里薩之圍,此次阿歷克塞的對手是博希蒙德。兩軍開始接戰後,博希蒙德被懸掛皇家旗幟的中軍所迷惑,試圖如同在都拉斯戰役一樣,直接衝破阿歷克塞親率的中軍以獲得勝利。但實際上指揮中軍的是凱撒尼基弗魯斯·梅里森諾斯,阿歷克塞則率領一支偏鋒突襲並掠奪諾曼人的軍營,並前後圍攻諾曼軍隊,最終博希蒙德僅率領少量部隊成功突圍。很快博希蒙德也逃回南意大利,剩餘諾曼軍隊及支持他們的地方貴族也在阿歷克塞賄賂及進攻下向帝國投降。諾曼人對帝國的威脅,在1085年由於羅伯特·吉斯卡爾去世而結束,帝國成功收復大部分先前被諾曼人控制的領土。[30]

在這之後,阿歷克塞又不得不處理異端波格米勒派保羅派色雷斯發動的叛亂,與反叛者聯盟的佩切涅格人在此時則越過多瑙河南下。[31]很多信奉保羅派的帝國士兵,在阿歷克塞對抗諾曼人的戰爭中成為逃兵[32]當諾曼人對帝國的威脅結束後,阿歷克塞開始懲罰反叛者與逃兵,並沒收他們的土地。這導致後來菲利波波利附近的一次叛亂,並且西方野戰軍總指揮格里高利·帕庫里亞努斯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戰敗被殺。1087年佩切涅格人侵入色雷斯,阿歷克塞率軍穿越莫西亞反擊,但沒能奪取被占領的多羅斯托隆(今錫利斯特拉)。[33]在撤退時,阿歷克塞被佩切涅格人包圍,不得不簽署停戰並支付一筆保護金。1090年佩切涅格人再次入侵色雷斯,[34]同時羅姆蘇丹基利傑阿爾斯蘭一世和他的岳父札卡斯組織一支艦隊,並試圖與佩切涅格人組成聯軍一同圍攻君士坦丁堡。[35]

阿歷克塞與有約40000騎兵的庫曼人結盟,並於1091年4月29日在拉維尼歐戰役英語Battle of Levounion徹底擊敗佩切涅格人,從而克服這個威脅。[36]這徹底擊敗佩切涅格人,帝國鞏固巴爾幹邊境。但在佩切涅格人的威脅逐漸消失後,1094年庫曼人開始入侵帝國的巴爾幹領土。庫曼人支持一個覬覦拜占庭皇位,並聲稱自己是被認為很久之前已經去世的君士坦丁·狄奧吉尼斯英語Constantine Diogenes (pretender)也就是羅曼努斯四世的兒子、阿歷克塞姐夫的人,[37]他們穿越巴爾幹的山脈,並長驅直入東色雷斯,直到被他們在阿德里安堡被擊敗,偽君士坦丁·狄奧吉尼斯也在此地被誘捕。

同時,阿歷克塞派出海軍將領約翰·杜卡斯及君士坦丁·達拉瑟尼斯率領艦隊,進攻在愛琴海興風作浪並自稱拜占庭皇帝的札卡斯,帝國艦隊在萊斯博斯島米蒂利尼將札卡斯圍困,並於札卡斯準備啟航逃離時發動突然襲擊,將其打的大敗,札卡斯只得狼狽逃回他的大本營士麥那。隨後約翰及君士坦丁收復愛琴海諸島嶼後兵分兩路,約翰一路收復被叛軍占據的克里特島塞浦路斯島,君士坦丁在同時則一路追擊札卡斯,並防備札卡斯可能發動的新一輪進攻。[38]1094年,札卡斯再度率領戰船圍攻安納托利亞沿岸屬於帝國的港口城市阿卑多斯,阿歷克塞再度派出君士坦丁·達拉瑟尼斯率領艦隊討伐札卡斯。君士坦丁從海路抵近札卡斯的同時,基利傑阿爾斯蘭也率領一支軍隊從陸路方向出現。札卡斯親去前往見女婿以圖支援,但基利傑阿爾斯蘭已經被阿歷克塞說服,在這場戰鬥中轉向支持帝國一方,於是他在宴會中謀殺岳父[39]。在巴爾幹及愛琴海方向平定下來之後,阿歷克塞把注意力轉移到幾乎完全被塞爾柱突厥人占領的安納托利亞。[40]

對塞爾柱突厥的戰爭與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Thumb
1097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期間的歐洲及附近地區。

當阿歷克塞於1081年登基時,塞爾柱突厥人已經從拜占庭帝國奪取幾乎整個安納托利亞。阿歷克塞派遣經過訓練的新軍渡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夜襲劫掠比提尼亞的羅姆蘇丹軍隊,突厥人很快便放棄沿海地區向內陸撤退。得勝的軍隊又得到阿歷克塞賞賜從而軍心高漲,不斷大膽發動進攻,打的突厥軍隊節節敗退。最終羅姆蘇丹蘇萊曼只得退回尼西亞並求和,阿歷克塞從而得以保全安納托利亞西北部的沿海地區。阿歷克塞也利用一位叛變至帝國一方的塞爾柱使者重奪錫諾普,並且利用突厥人內部的矛盾爭取利益。但這些小規模勝利未能阻止塞爾柱突厥人在橫行於被他們占領的內陸地區。[41]

1090年初阿歷克塞對教宗表現出和解意圖,[42]目的是為對抗塞爾柱突厥人尋求西方的支援。1095年阿歷克塞的使者在皮亞琴察會議英語Council of Piacenza之前面見教宗烏爾班二世[43]烏爾班二世同年稍後便在克萊芒會議上發動第一次十字軍東征[44]但這卻令阿歷克塞感到驚愕與尷尬,因為他希望並且計劃從西方得到的支持僅僅是一些僱傭兵,而不是大量難以控制的十字軍。

很快第一批由隱士彼得領導大部分是城鎮裡貧窮民眾及農民的「平民十字軍」進入帝國領土,他們無力自行負擔補給並且軍紀渙散,不斷與沿途居民發生衝突。由於阿歷克塞沒有足夠時間準備好為經過他領土的大量十字軍提供給養,並且也來不及調動軍隊監督十字軍,他也只能眼睜睜看着帝國的巴爾幹領土遭到盟友十字軍劫掠。[45]阿歷克塞很快把這群烏合之眾送到安納托利亞,這支十字軍在1096年便被突厥軍隊擊潰。[46]

不久後,第二支十字軍逐漸抵達君士坦丁堡,他們分別由布永的戈弗雷圖盧茲的雷蒙德四世和其他一些西方的大貴族領導,甚至還包括阿歷克塞的老對手博希蒙德[47]比起平民十字軍,這支正規軍隊組成的十字軍裝備更加精良,但更難對付。阿歷克塞在他們剛剛抵達時,抓住機會分別與十字軍的各個領導人會面,在幾次不可避免衝突摩擦後,成功達成和解,使他們立下誓言保證把征服的土地移交給帝國;[48]而作為回報,阿歷克塞會給十字軍在亞洲的行動提供給養及一些海上支持。隨後阿歷克塞就把十字軍送到安納托利亞。1097年,十字軍組織圍攻尼西亞並迫使尼西亞的突厥人向阿歷克塞投降,隨後十字軍在多利留姆戰役的勝利,使得帝國完全收復黑海海峽對面的安納托利亞西北角與安納托利亞西部部分地區。[49]同時阿歷克塞手下的海軍將領約翰·杜卡斯英語John Doukas (megas doux)在1097年至1099年在希俄斯島羅得島士麥那以弗所、和非拉鐵非恢復帝國的統治,這些成功歸功於長公主安娜·科穆寧娜提出的計策。但在拉丁裔歷史學家的眼中,這是阿歷克塞對十字軍的背叛與欺騙。[6]1099年一支十艘船組成的拜占庭艦隊協助十字軍攻打塔拉基亞英語Laodicea in Syria的黎波里等城市,但十字軍認為1年之前在塔第吉歐斯領導的拜占庭軍隊在阿歷克塞命令下背棄承諾,沒有援助十字軍圍攻安條克時,他們與阿歷克塞的誓約便已經宣告解除。[43]博希蒙德自立為安條克親王[49]並又一次揮師登陸希臘與阿歷克塞交戰,但後來他被拜占庭軍隊包圍並在1108年的迪沃爾條約中被迫同意成為帝國附庸。[50]阿歷克塞沒有參與或協助十字軍接下來進軍巴勒斯坦的行動。

儘管十字軍已經獲得勝利,但阿歷克塞仍然在1110年到1117年不得不多次出兵驅逐再次入侵帝國已經收復領土的突厥人。[51]1116年染上重病的阿歷克塞仍然在指揮比提尼亞密細亞對抗羅姆蘇丹馬立克沙入侵的防禦戰,以保護他所收復的安納托利亞領土。1117年他轉向進攻,帶領軍隊深入安納托利亞高原被突厥人控制的地區,並在菲羅梅隆戰役打敗蘇丹。[52]

對內

即位後的人事安排、封賞及處置

剛即位的一段時間內,有傳聞認為阿歷克塞成為前皇后瑪利亞英語Maria of Alania情人。由於她的美貌,她的丈夫米海爾七世被廢黜後,又被強嫁給尼基弗魯斯三世[53]阿歷克塞計劃讓瑪利亞繼續留在皇宮,這可能僅是為方便瑪利亞在權力交接時幫助從中協調斡旋,但這被許多人,包括貴族和君士坦丁堡的市民,認為他有意與瑪利亞成婚。儘管阿歷克塞名義上是瑪利亞的義子,但二人年齡相差不大,並且喪偶女子第三次結婚並不違反當時的正教教義與社會道德。但他的母親安娜希望他能繼續與伊琳娜·杜卡伊娜英語Irene Doukaina的婚姻,以加強與杜卡斯家族的關係,從而使得伊琳娜·杜卡伊娜的祖父即凱撒約翰·杜卡斯繼續支持他。同時聽到傳聞的約翰·杜卡斯也展開行動,以防止杜卡斯家族被阿歷克塞邊緣化,他說服普世宗主教科斯瑪斯一世英語Cosmas I of Constantinople宣布伊琳娜·杜卡伊娜仍為阿歷克塞的合法妻子,並要求瑪利亞搬出大皇宮。為保持杜卡斯家族的支持,伊琳娜·杜卡伊娜被加冕為皇后,隨後阿歷克塞恢復君士坦丁·杜卡斯的權力及繼承人身份,並加冕他為共治皇帝[54]。同時阿歷克塞也給予瑪利亞安全保證[55]。阿歷克塞結婚後不久便有長女安娜·科穆寧娜,他讓公主與君士坦丁·杜卡斯定下婚約,並讓他們和瑪利亞一同遷居到Mangana宮。[56]

尼基弗魯斯·梅里森諾斯英語Nikephoros Melissenos於1081年4月8日,阿歷克塞進城一周後進入君士坦丁堡。阿歷克塞遵守先前的許諾,授予姐夫凱撒頭銜與塞薩諾尼基的統治權及該城稅收收入,這使得尼基弗魯斯·梅里森諾斯最終打消奪取拜占庭皇位的想法,並在餘生一直維持對阿歷克塞的忠誠[57]。在阿歷克塞獲得權力後,作為為他套上紫靴後作為對他最忠誠、堅定與熱心的支持者之一,他長兄伊薩克得到阿歷克塞創立的新頭銜,「至尊者英語Sebastokrator(希臘語:σεβαστοκράτωρ)」,即「奧古斯都那般最尊貴的統治者」,後來阿歷克塞長女安娜·科穆寧娜描述擁有這一頭銜的人為「沒有紫色的皇帝(emperor without the purple)」,[58]從而使得伊薩克成為名副其實的帝國二把手。權力交接及人事安排基本完畢後,阿歷克塞率領全家族及親戚進行齋戒,為篡位行動導致首都生靈塗炭進行懺悔。

但當阿歷克塞的長子約翰·科穆寧於1087年出生後,他對待瑪利亞及君士坦丁·杜卡斯的態度發生巨大轉變。[59]長公主安娜與君士坦丁·杜卡斯的婚約被取消,並且她被接回大皇宮與皇后伊琳娜·杜卡伊娜和已經成為太后的安娜·達拉瑟娜英語Anna Dalassena處居住。後來又由於瑪利亞參與共謀一場針對阿歷克塞的陰謀,阿歷克塞逐漸疏遠瑪利亞,並逐漸剝奪她的權力,瑪利亞後來退隱到修道院。君士坦丁·杜卡斯也被剝奪共治皇帝的地位。[59]儘管如此,君士坦丁·杜卡斯依然與科穆寧家族維繫着友好的關係,並不久後由於身體虛弱而去世。

重建貨幣系統

Thumb
海培倫金幣,鑄造於曼努埃爾一世時期。

1092年,阿歷克塞下令停止製造品質低劣的蘇勒德斯錢幣(還包括梯塔特倫英語Tetarteron黑斯塔邁納英語Histamenon),並且鑄造一種新的成色更高鑄幣,這種重達4.45克的貨幣一般被稱作海培倫英語Hyperpyron。海培倫要比索麗德略輕一點。

同時帝國也發行一種價值為海培倫的三分之一,含量為25%的黃金和75%銀的琥珀金新貨幣aspron trachy英語Aspron。銅銀合金的aspron trachy或叫stamenon,含有7%的銀(鍍層),48個stamenon等於一個海培倫。[60]然後,還有低面值的銅幣梯塔特倫英語Tetarteron和noummion,18個梯塔特倫等於1個銅銀合金aspron trachy,36個noummion英語Nummus等於一個銅銀合金aspron trachy。[61]

阿歷克塞於1092年實行的經濟改革是帝國經濟復甦重要基礎,並且是科穆寧中興的經濟基礎,新貨幣的發行也恢復帝國經濟信用。

統治後期

阿歷克塞在人生最後20年的統治很不受歡迎。[62]這段時間,他的統治以嚴酷迫害異端波格米勒派保羅派而著稱,[63]這其中一個表現,是1118年阿歷克塞公開燒死參與一個神學辯論的波格米勒派領導者,也是一個醫生的巴西爾英語Basil the Physician[6][46]

阿歷克塞的多年執政,很大程度上受到他母親,也是一位明智、擁有很強政治能力的傑出女性安娜·達拉瑟娜英語Anna Dalassena影響,阿歷克塞也違反帝國過去的慣例,把她加冕為奧古斯塔英語List of Augustae(Augusta)而不是按照慣例更應當得到這個頭銜的人:他妻子,也就是皇后伊琳娜·杜卡伊娜。在約1100年安娜去世前,阿歷克塞忙於接連不斷的戰爭而長時間不在首都時,安娜是帝國實際上的管理者,並且整頓、削弱上層社會的奢靡之風。[64]

皇位覬覦者與反叛者

除帝國外部的敵人外,國內也有許多野心勃勃的人想把阿歷克塞趕下皇位,這也是他統治期間另一個主要的威脅。[46]在這段帝國的困難時期,阿歷克塞遇到反對他的叛亂,比任何其他拜占庭皇帝都要多。[65]這包括: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之前

  • Raiktor英語Raiktor,一個自稱是米海爾七世的拜占庭修道士,他投奔羅伯特·吉斯卡爾,後者以扶植他重登皇位為藉口入侵帝國。[65]
  • 1084年的一場陰謀,共謀者包括許多軍隊裡的元老及官員。這場陰謀在反叛部隊集結起來之前被發現。儘管這個陰謀涉及許多重要人士,阿歷克塞僅僅只放逐其中最富有的共謀者,並且沒收他們的土地。[65]
  • 札卡斯,於1092年自稱皇帝。[66]
  • 君士坦丁·赫帕特普洛斯,他是協助阿歷克塞於1081年獲得皇位的人之一,卻在1091年與一個亞美尼亞人Ariebes英語Ariebes密謀反叛阿歷克塞。[66]
  • 約翰·科穆寧英語John Komnenos (governor of Dyrrhachium),阿歷克塞的侄子,都拉斯總督,被奧赫里德的提奧非勒英語Theophylact of Ohrid控告密謀反叛。後來被阿歷克塞說服放棄密謀。[66]
  • 提奧多羅·Gabras英語Theodore Gabras和他的兒子喬治·Gabras英語Gregory Gabras,特拉比松總督,其治下的特拉比松幾乎實際上獨立於帝國。[66]
  • 尼基弗魯斯·狄奧吉尼斯英語Nikephoros Diogenes羅曼努斯四世的兒子[66],多次試圖刺殺阿歷克塞。他的共謀者包括阿歷克塞的姐夫米海爾·塔隆尼特英語Michael Taronites、阿歷克塞的弟弟阿德里安·科穆寧,以及前皇后瑪麗亞。[66]
  • 偽君士坦丁·狄奧吉尼斯英語Constantine Diogenes (pretender),自稱是實際上已經於1073年在戰場上逝世的羅曼努斯四世兒子、阿歷克塞三姐狄奧多拉·科穆寧的丈夫君士坦丁·狄奧吉尼斯,得到庫曼人支持後企圖奪取皇位。[37]
  • 偽利奧·狄奧吉尼斯,自稱羅曼努斯四世的兒子利奧·狄奧吉尼斯。[67]
  • Karykes,一場在克里特起義的領袖。[66]
  • Rhapsomates,試圖使塞浦路斯獨立。[66]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之後

  • 薩洛蒙,一個富有的元老英語Byzantine Senate,1106年參與Anemas家族四兄弟的密謀。[68]
  • 格里高利·塔隆尼特英語Gregory Taronites (governor of Chaldia),另一個特拉比松總督,就任後很快發動叛亂。[68]
  • 阿隆,前保加利亞王室的一個王子的私生子後代,1107年阿歷克塞在塞薩洛尼基附近駐紮的時候密謀行刺他,但皇后伊琳娜與其眾多隨從的到來使得陰謀難以實行。在返回君士坦丁堡的路上,共謀者們寫一本嘲諷、詆毀皇后的小冊子,並在離開時把小冊子留在皇后的營帳。對於小冊子的調查,導致這些共謀者的身份暴露,阿隆因為與前保加利亞王室的親緣關係而只是被流放,因為皇后伊琳娜也有和前保加利亞王室有類似的血緣關係。[69]

去世與繼任者

阿歷克塞晚年除抵禦突厥人,也被繼承人的事情困擾。儘管他已經在1092年把他年僅5歲的長子約翰·科穆寧加冕為共治皇帝,但他妻子伊琳娜·杜卡伊娜更希望他更改繼承人為長公主安娜·科穆寧娜與她的丈夫小尼基弗魯斯·布里恩尼奧斯,並在暗中與安娜策劃在阿歷克塞逝世後反對約翰。[70]在此之前,尼基弗魯斯·布里恩尼奧斯已經被授予凱撒至高無上者英語Panhypersebastos頭銜,並且仍然保持對阿歷克塞與約翰的忠誠,而對伊琳娜和安娜的密謀不感興趣。儘管如此,伊琳娜和安娜挑戰約翰繼承權的可能,仍然令即將去世的阿歷克塞感到不安。[43]

家庭成員

阿歷克塞常年忙於戰爭及處理帝國事務,因此沒有很多時間親自教育子女。雖然太后安娜·達拉瑟娜英語Anna Dalassena有時和皇后伊琳娜·杜卡伊娜不和,但她和兒媳共同承擔親自養育與教育孫女安娜·科穆寧娜的責任。

通過阿歷克塞與伊琳娜·杜卡伊娜英語Irene Doukaina的婚姻,他們共育有以下子女:

  1. 安娜·科穆寧娜,嫁給被授予凱撒小尼基弗魯斯·布里恩尼奧斯
  2. 瑪利亞·科穆寧娜,先嫁給格里高利·Gabras,後改嫁尼基弗魯斯·卡塔科隆英語Nikephoros Katakalon
  3. 約翰二世
  4. 安德洛尼卡·科穆寧英語Andronikos Komnenos (son of Alexios I)至尊者英語Sebastokrator
  5. 伊薩克·科穆寧,至尊者
  6. 歐多齊婭·科穆寧娜英語Eudokia Komnene (daughter of Alexios I),嫁給君士坦丁·Iasites的兒
  7. 狄奧多拉·科穆寧娜,先嫁給君士坦丁·Kourtikes,後改嫁君士坦丁·安格洛斯。她是後來的皇帝伊薩克二世阿歷克塞三世的祖母,也是統治伊庇魯斯專制國的科穆寧·杜卡斯王朝的祖先
  8. 曼努埃爾·科穆寧
  9. 佐伊·科穆寧娜

遺產

Thumb
一個罕見的鑄有阿歷克塞一世並描述復活的印章

阿歷克塞拯救危機四伏的拜占庭帝國,並重現帝國的強盛與繁榮。[70]他也重整帝國政府,並通過大家族間的聯合來鞏固自己統治,[71]阿歷克塞結束任命官員時排除皇室家族及大貴族家族成員的傳統,並透過帝國政府體制化收編大貴族成員。而且,那些非大貴族家族成員的人往往將會被剝奪權力與威望。[46]大量反對者被取締之後,新的皇家權威隨着尼基弗魯斯·布里恩尼奧斯被授予「至高無上者」頭銜和皇帝的兄長伊薩克·科穆寧被授予「至尊者」頭銜而重建起來。[71] 儘管這種政策取得成功,但這也使得帝國原有的君士坦丁一世建立的文官官僚階級為大貴族家族所取代,阿歷克塞的政策使得以後貴族階層變得具有連續性,並且之後幾乎每一位帝國皇帝都或多或少在血緣上與他有所聯繫。

註腳

注釋

^  a:  為土耳其地名,希臘地名為「Tzouroulos」。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