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车有限公司(英语:Hongkong Tramways Limited)前身是1902年2月7日创立的香港电线车公司。1910年,“香港电车局”改名为“香港电车有限公司”,并一直使用至今。虽然香港电车有限公司前身于1902年创立及1910年更改名称,但香港电车公司是以1904年(即香港电车正式启用之年)作为公司的创办年份。2009年4月7日,全资拥有香港电车的九龙仓集团宣布把香港电车的一半股份售予法资的威立雅交通-巴黎地铁中国有限公司(VTRA,即现在的 RATP Dev Transdev Asia),是一间法国交通发展集团与巴黎大众运输事业集团合资的公司。2010年2月17日,九龙仓集团宣布于3月将其馀五成的股份全数售予VTRA,香港电车有限公司由VTRA全资拥有。[2]
历史
1841年,香港开埠,香港岛北部发展迅速。到1881年,香港人口已增长至60,400人,可是当时只有马车、人力车和轿子等简陋的交通工具,根本无法应付需求,急需引进集体运输系统。因此,1881年6月,当时的立法局立法动议申办一个电车系统,并获得通过。翌年(1882年),香港政府颁布《建筑车路条例》,提议了6段电车路线;其中5段即是今日的电车系统,其馀一段则为山顶缆车。然而,由于当时英国人主要居住在太平山山顶区,故当时财团只对山顶缆车有兴趣。山顶缆车于1885年动工,并于1888年通车;相反地,港岛北的沿海电车系统仍是无人问津。
1901年8月29日,香港政府颁布《香港电车条例》,鼓励财团营运港岛北电车系统。1902年2月7日,“香港电线车公司”(Hongkong Tramway Electric Company Limited)[3]在英国伦敦成立,负责建造及营运香港电车系统;但到了同年年底,这间公司被“香港电车局”(Electric Traction Company of Hongkong Limited)[4]接管。1903年开始,公司开始进行路轨铺设工程,初期由坚尼地城至铜锣湾铺设单轨,其后延长至筲箕湾。
1904年初,电车车身以组件形式由英国运抵香港装嵌。首批电车共有26辆,分别为10辆头等及16辆三等,全部为单层设计。同年7月2日,有电车首次驶离车厂作试验性行驶。经过随后多日的测试后,香港电车终于在同年7月30日启用。
1910年,“香港电车局”改名“香港电车有限公司”。
1912年,香港政府宣布禁止外国铜币。1913年,香港政府又宣布禁止外国钞票、银币及镍币。这曾一度引起华人的不便与不满。例如于1912年,香港电车响应政府政策而拒收中国铜币,结果引发华人罢搭电车,使电车公司蒙受损失,需要实行三天免费载客,事件才得以平息。
1922年,“香港电车有限公司”总部由英国迁至香港,经营权亦全归香港,变为一间独立控股公司,主要股权属于怡和洋行拥有。同年,电车改为以香港电灯公司的电力运作。
1972年,电车取消等级制度,划一收费。1974年,香港九龙仓集团收购了香港电车有限公司。1976年,电车引入收费钱箱,并于1982年淘汰全数售票员。
2004年,电车公司庆祝成立100周年,举行了一连串活动,主题标志为一个以汉字“百”构成的电车图案。同时,香港邮政亦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以各时期的电车车款作内容,见证香港电车百年来的演变。
2009年4月7日,全资拥有香港电车的九龙仓集团宣布把香港电车的一半股份售予与法资的威立雅交通-巴黎地铁中国有限公司(VTRA),并将日常营运交由VTRA负责。VTRA已承诺致力保存电车作为香港的独特文化资产,包括电车的外观和设计。VTRA同时在香港以外亦有经营有轨电车及渡轮服务[5]。2010年2月17日,VTRA宣布已于3月全面收购香港电车。随著威立雅交通于2013年合并改组成法国交通发展集团(Transdev)、及逐步出售股份予法国存托银行,VTRA 改名为巴黎大众运输事业-法国交通发展亚洲有限公司(RATP Dev Transdev Asia)。
2011年11月28日第七代电车面世。这是一辆结合现代内部设计与传统车身外貌的电车。此改装亦令电车传统形象得以保存。
职工会
电车公司设有职工会,分别有“香港电车职工会”(左派工联会属会,登记编号:51)及“电车自由工会”(工团总会属会,登记编号:297)。其中左派工会于2014年度申报之会员人数有539人,而右派工会则有14人。
姊妹公司
姊妹公司“叮叮科创”(tramplus)公布在2022年3月成立,主要以为中、小学生为对象,提供 STEM 教育课程,旨在传承电车工艺同时激发对智慧城市及可持续发展的想像[6]。
书籍
- 谢耀汉 Joseph Tse Yiu-hon, John Prentice, 香港电车文化保育学会 Hong Kong Trams Culture Preservation Society. 由電線車說起 - 駛過百年的軌跡. 中华书局. 2022. ISBN 978-988-8807-89-5.
- 谢耀汉 Joseph Tse Yiu-hon, 香港电车文化保育学会 Hong Kong Trams Culture Preservation Society. 香港電車 - 城市軌跡 Hong Kong Trams: The City's Heritage. 超媒体出版. 2020 [2021-05-14]. ISBN 978-988-870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谢耀汉 Joseph Tse Yiu-hon, John Prentice. Hongkong Tramways: updating the original work of the late Peter Atkinson and Alan Williams. Light Rail Transport Association. 2017 [2018-04-19]. ISBN 978-0-948106-48-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Martin Barnett. Tramlines: The Story of the Hong Kong Tramway System.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1984. ISBN 962-100-032-7.
- Martin Jones. Tram Jam: The Hong Kong Tram Collection. Presstram. 1984. ISBN 962-711-801-X.
- 陈自瑜 C.Y. Chan. 香港電車手冊 Hongkong Tramways Handbook. Northcord Transport. 1997. ISBN 962-920-014-7.
- 张顺光. 香港電車. 三联书局. 1998. ISBN 962-04-1404-7.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 - Hong Kong Trams: A Close-up Guide. Pacific Century Publishers. 1998. ISBN 962-217-589-9.
- Mike Davis. Hong Kong Trams - Hong Kong Tramwys 100 Years. DTS Publishing. 2004. ISBN 1-900515-95-4.
- 李俊龙. 電車摯友 WE LOVE TRAM. 电车友 Tram Friends. 2011. ISBN 978-988-19956-4-3.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 - 谢耀汉 Joseph Tse 、刘铨登 Ricky Lau. Amazing Ding Ding 叮叮傳奇-香港電車知趣. 天地图书. 2012. ISBN 978-988-219-819-7.
- 李俊龙. 香港電車百年情 A Centenary Date with Hong Kong Tramways. Tramric. 2012. ISBN 978-988-16655-0-8.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 - 廖锦新 Bona Liu 、李俊龙 Eric Lee、容学勤 Kenny Yung 、 彭嘉庆 Kelvin Pang、 冯文谦 Joe Fung. 電車藝術廊 Tram Art Gallery. Tramric. 2013. ISBN 978-988-16655-8-4. 外部链接存在于
|title=
(帮助)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