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伦斯症候群(Wellens' syndrome)又称前降支T波综合征[1],是左前降支动脉(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狭窄型的不稳定心绞痛英语unstable angina,并具有特殊的心电图变化[2]。其心电图胸部导程的特征为双相性T波以及对称倒深T波,特别是在V2及V3导极上[3]

Quick Facts 韦伦斯症候群 Wellens' syndrome, 同义词 ...
韦伦斯症候群
Wellens' syndrome
同义词韦伦斯征象(Wellens' sign)、Wellens' warning、韦伦斯波(Wellens' waves)
Thumb
一名69岁黑人男性患者的心电图。图中可以看到V1-V4导极双相型T波,且由正转负。
分类和外部资源
医学专科心脏内科
eMedicine1512230
[编辑此条目的维基数据]
Close

有此类特征的患者病情进展快,往往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端存在严重狭窄,易发生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韦伦斯症候群的征象对诊断左前降支狭窄具有高度特异性[4]

描述

典型心电图变化为胸前导极(V2、V3)出现双极性T波或T波倒置的情形。该征象最初被分为A、B两型,但后来认为是同一种症候群在不同时间点的时序性变化。一开始会呈现对称的双相型(biphasic)T波倒置,后来会逐渐在胸前导极形成倒深T波[2]。虽然心电图T波改变具特征性,但无明显ST段抬高,无Q波,心前R波进展正常,且心脏指标正常或轻微升高,因此及时识别心电图非常重要。此综合征代表了冠状动脉疾病的梗死前阶段,若未即时治疗,可发展为令人遗憾的前壁心肌梗死。

Rhinehart等人在2002年对该症候群进行下列描述[5]

  • V2、V3双极性T波或倒深T波(可能延伸至V1-6)
  • ST段微幅(< 1mm)或没有升高
  • 胸前导极无Q波出现
  • R波递增(R wave progression)正常
  • 近期有心绞痛病史
  • 该心电图变化通常发生于无痛期(pain-free state)
  • 心脏酵素正常或微幅上升

临床意义

该征象在诊断及预后评估上具有重要的价值。有研究发现,该症候群所有患者的左前降支动脉皆阻塞面积超过50%,平均阻塞面积则高达85%[6]。在诊断左前降支动脉(LAD)狭窄的敏感度为24.6%,特异度为96.2%,具有高度特异性,意即发生此征象者有极高的机会具有左前降支狭窄的问题[4][7]

有病例报告显示压力性心肌症英语Takotsubo cardiomyopathy(Takotsubo cardiomyopathy)也会有此变化[8]

治疗

若缺乏治疗,患者的病程极可能会进展至心肌梗塞。因此除抗血栓药物治疗之外,若无禁忌症,建议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根本治疗[4]

流行病学

韦伦斯症候群并非罕见状况,约有14%-18%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入院的患者会如此表现[9],且约8.8%患者具有非ST上升型心肌梗塞(NSTEMI)的情形。若在初次发病后,持续监测心电图24小时,则高达六成的患者在某段时间会有此表现。

发现

1979年,葛森(Gerson)等人描述了一群近端LAD狭窄的患者,在进行活动时,胸前导极的心电图出现了“U波”,当时所指的“U波”是指双相性T波后半段倒置的部分[10]。1982年,亨里克·琼·乔斯特·韦伦斯英语Hein Wellens(Hein J. J. Wellens)等人根据一群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描述了此征象[11]

图像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