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无线电传真(英语:Radiofacsimile、Radiofax、HF fax)是一种利用高频无线电波的模拟信号来传送单色图像的方法,也是慢扫描电视技术的前身。在1930到1970年代早期,尤其在岛屿以及偏远地区是用来传送照片的主要方法。现今用在海上船只传送气象即时信息,以及新闻图像与照片。
在此之前无线传输系统只有传输文字讯息的无线电报,这个以无线电传输图像的方法是由当时任职RCA工程师的理查·兰杰在1924年发明的,起初他称为“无线的图像无线电报系统”[注 1],这个新系统与当时已经使用50年的电话线传真系统形成强烈对比,最后电话线传真改用较新的电话线。同年11月28日,美国总统卡尔文·柯立芝的照片从纽约发送到伦敦,成为全世界的第一张横跨海洋的无线电传真,伦敦方面收到后再越洋回传英国首相史丹利·鲍德温的照片[2][3]。同年,赫伯特·尤金·艾维斯传送无线电传真的第一张彩色照片[4]。
自1930年晚期开始,芬奇传真系统[注 2]用来传送“无线电报纸”[注 3],经由调幅广播商业电台发送无线电讯号到一般民众的私人住家,而且住家要配备无线电接收器与芬奇感热纸列印机[5]。这个时候有很多公司发现到全新商业机会与消费潜在性,竞争对手很快进入这个领域,但是对于当时的消费者而言列印机与感热纸是高价又昂贵的消费电子产品,而且调幅讯号传输速度慢也易受干扰,列印出来的报纸太小不易阅读。芬奇公司与其他竞争公司经过十多年后才达到让多数民众可接受的商业服务,更便宜也更充实的家用日报,配合电台的口述广播公告提供即时新闻,不过一般民众对于这种新式媒体还是抱持好奇心的观望态度[5]。
1930年4月,RCA创始人欧文·杨的儿子查尔斯·杨[注 4]与恩斯特·亚历山大森研发通用电气的无线电传真系统[6]。1931年8月12日,这套系统从斯克内塔第传送Union-Star报纸副本,横跨大西洋发送到美利坚号与远洋定期船明尼卡达号,传送15分钟的一张页面大约是81⁄2乘9英寸(220乘230毫米)[7]。
1940年代晚期,无线电传真接收器的体积可以缩小到安装在西联汇款电报车[注 5]的仪表板下方[8][9]。
二战期间,上千张的照片从欧洲与太平洋岛屿传送到美国本土,主要的通讯社尤其是美联社、合众国际社与路透社的记者都尽量把越洋无线电传真传送机靠近每一项军事行动,即时传送战地照片。著名的照片《硫磺岛升旗》是经由无线电传真从关岛传送到纽约,两地距离大约12781公里,拍照后的一天内发表在美国各地的新闻报纸。
无线电传真与其他的传真一样只能传输黑白图像。无线电传真通常使用振幅调变以及单边带调制模式,通常为上边带模式,通过短波的高频范围传输。重要的是,接收机在接收无线电传真信号时,实际频率与标示频率有一定偏差,例如使用上边带模式接收的实际频率应低于播出频率1.9kHz。在上边带模式下,无线电传真的黑白二色基带信号分别调制到1500Hz和2300Hz,而下边带模式下黑白完全相反,发送速率通常是每分钟120条线[注 6],也有机构使用60、100、180、240LPM的速率发射传真信号。无线电传真图像的分辨率由“协调因子”[注 7]决定,通常为IOC576和IOC288两种,每行的像素数为IOC与圆周率的乘积,例如IOC576的图像,每行像素为576π,约等于每行1810像素。
由于无线电传真占用带宽小,传输时间由传输图像大小和传输速度决定,传输一副完整的图像通常需要数分钟到数十分钟。目前无线电传真通常使用“自动图像传输”[注 8]进行传输,允许无人值守服务,通常用于陆地气象传送基站及静止气象卫星。
一个完整的自动图像传输传输格式通常如下:
虽然现时互联网及卫星通讯日益普及,包括无线电传真在内的传真使用率持续减少,但是在远洋航海、地处偏远等无法上网的情况下,无线电传真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使用无线电传真传送信号的机构,绝大多数是世界各地的气象或海事机构,目前全球各国有很多无线电站台的广播范围覆盖海洋。
美国的气象资讯主要是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与美国国家气象局两个机构所提供,国家飓风中心负责热带气旋资讯。
各地机构的应用 | |||
---|---|---|---|
呼号 | 地点 | 机构 | 说明 |
BAF | 北京市 | 中国气象局 | 由中国气象局提供气象图[10][11] |
上海市 | 上海海岸电台 | ||
广州市 | 广州海岸电台 | ||
BMF | 台北市 |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 [12] |
CBV | 瓦尔帕莱索 | 普拉亚安查电台[注 10] | 每天定期发送智利海军的气象传真,发送范围从太平洋东南区域到南极洲。 |
CFH | 哈利法克斯 | 气象与海洋研究中心[注 11] | 加拿大东岸[13] |
埃斯奎莫尔特 | 加拿大西南区域[14] | ||
东京 | 鹿儿岛县 | 鹿儿岛县渔业无线局 | 航空气象资料 |
JFX | 由鹿儿岛县渔业无线局发送共同通讯社的新闻[15] | ||
JSC | 共同通讯社 | ||
9VF | 新加坡 | 目前全球唯一使用无线电传真发送新闻的通讯社[16] 每天发送日语与英语的报纸,因为日语的复杂度所以传输每分钟60行。 一天的新闻需要耗费几个小时的时间才能传输完成。 | |
JJC | 东京 | ||
JMH | 日本气象厅 | ||
平讷贝格 | 德国气象局 | 每天定期从平讷贝格发送天气图 低频与高频的发送频率:3855kHz、7880kHz、13882.5kHz | |
NIK | 苏特兰 | 国际冰山巡逻队 | 大西洋区域 |
VMC | 查尔维尔 | 澳洲气象局 | 澳大利亚东岸区域 |
VMW | 维卢纳 | 澳洲西岸区域 |
无线电传真的研发历史年表[17] | |
---|---|
时间(年) | 说明 |
1911 | 第一台传真机振幅调变器取得专利,可以经由电话线传输 |
1913 | 爱德华·贝林的图像电报 |
1922 | 第一个跨大西洋传真服务是由RCA所提供 |
1923 | 亚瑟·柯恩的无线电传真系统主要用在传送,而且成功从罗马发送庇护十一世的照片到缅因州。 送达的同一天在纽约世界报发表,称为重大壮举。 |
1924 | RCA在六分钟内完成跨大西洋的传真 |
AT&T、RCA与西联汇款三家公司合作开发高速传真系统 | |
1925 | AT&T的图像电报提供服务 |
1926 | RCA的无线电传真提供照片服务 |
1927 | 第一台“西门子公司-卡洛勒斯-德律风根”传真机[注 12]用于柏林与欧洲其他城市的通讯 |
1929 | 鲁道夫·海尔发明的海尔抄写机取得专利 |
1937 | 首次在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都会区提供无线电传真报纸服务 |
1939 | 圣路易斯邮报经由W9XZY电台发送第一份无线电传真新闻日报 超过一千个家庭用户以实验性质配备无线电传真接收器,夜晚时段电子列印隔天早报。 |
1941 | 二战期间征用于军事 |
1947 | 亚历山大·穆尔黑的传真机 |
1948 | 西联汇款电报车安装传真机 |
1960 | 首次在美国进行慢扫描电视的传输 |
1966 | 首次在月球表面经由月球9号传送照片到地球 |
1972 | 首次在德国进行慢扫描电视的传输 |
1985 | 汉克·马努斯基创办的GammaLink公司推出用在个人电脑的GammaFax传真扩充卡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