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织雀学名Ploceus cucullatus,英语:Village Weaver),或作黑头群栖织布鸟黑头栖群织布鸟黑头织巢鸟,是雀形目织布文鸟科织布鸟属下的一种鸟类。[3][4]这个物种广泛分布于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是最常见的织布文鸟科鸟类之一,也常作为宠物鸟饲养因而分布在非洲以外的地区。[5]

Quick Facts 黑头织雀, 保护状况 ...
黑头织雀
Thumb
指名亚种(P. c. cucullatus)雄鸟,摄于迦纳卡库姆国家公园
Thumb
指名亚种雌鸟,摄于甘比亚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织雀科 Ploceidae
属: 织布鸟属 Ploceus
种:
黑头织雀 P. cucullatus
二名法
Ploceus cucullatus
(Müller, PLS, 1776)
亚种
  • P. c. cucullatus (Müller, PLS, 1776)
  • P. c. abyssinicus (Gmelin, JF, 1789)
  • P. c. bohndorffi Reichenow, 1887
  • P. c. frobenii Reichenow, 1923
  • P. c. collaris Vieillot, 1819
  • P. c. graueri Hartert, EJO英语Ernst Hartert, 1911
  • P. c. nigriceps (Layard, EL英语Edgar Leopold Layard, 1867)
  • P. c. spilonotus Vigors, 1831
Thumb
物种分布范围
异名[2]
  • Oriolus cucullatus Müller, PLS, 1776
  • Loxia abyssinica Gmelin, JF, 1789
  • Hyphantornis nigriceps Layard, EL, 1867
Close

黑头织雀的雄鸟头部多呈黑色,而胸部和腹部为鲜黄色,背部则带有橄榄色的羽毛;而雌鸟的头部颜色较为暗淡,通常呈现全身橄榄绿黄色调。其繁殖季视当地雨季决定,采多配偶制,雄鸟在编织巢穴后以叫声及展示身上羽毛的行为以吸引雌鸟前来交配,交配后雌鸟产1—5枚卵并承担孵卵的责任及大部分的照顾工作,卵在12—13天后孵化,而幼鸟会在17—21天后离巢。

这种鸟类以取食种子和昆虫为主,但也因此会对农业区域里被视为是一种害鸟。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因其栖地广大、趋势稳定且数量无虞而被列为无危物种

命名与分类

大黑织雀 P. nigerrimus

韦氏织雀 P. weynsi

黑头织雀 P. cucullatus

栗头金织雀 P. castaneiceps

褐喉金织雀 P. xanthopterus

绿腰织雀 P. heuglini

北非褐喉织雀 P. castanops

黑头黄背织雀 P. melanocephalus

北非黑脸织雀 P. taeniopterus

2017年研究中以贝叶斯法所计算七个基因所得出的部分织布文鸟科支序图[6]

黑头织雀是由德国动物学家菲利普·路德维希·施塔蒂乌斯·米勒于其1776年翻译的《自然系统》内,所描述的新物种。[7]米勒给予其Oriolus cucullatus的名称,归入黄鹂属下。[7]其种小名cucullatus来自同名晚期拉丁语,意指“有头巾或兜帽的”。[8]:124而其模式产地则位于塞内加尔[9]:165

其现在的属名Ploceus来自古希腊语πλοκεος罗马化plokeos),意指“纺织者、编织者”。[8]:310

形态描述

黑头织雀的体长13.5—17公分,体重平均约36.1公克。[10][11]鸟喙宽平均约8.3公釐、深平均约10.1公釐、嘴峰长平均约20.3公釐,翼长平均约8.26公分;跗跖平均长约23.0公釐,尾长平均约4.86公分。[11]其野外寿命纪录最长为14年,圈养环境下可达24年。[5]

黑头织雀是一种体型偏大的织雀,其眼睛虹膜为红色,鸟喙黑色,腿部为棕色,两性异形;羽色则视是否为繁殖季而有所变化。[5]繁殖季的指名亚种雄鸟头部主要为黑色带棕色后颈,身躯主体为黄色,在偏棕的翅膀上有明显的黑色V形标记;尾羽则偏绿色。[5][9]:165非繁殖季的雄鸟颜色则较为黯淡。[5]

雌鸟在繁殖季时大致为黄色带橄榄绿色调,翅膀则为橄榄棕色,上喙黑色,下喙深灰至黑色;非繁殖期时则色调上更偏黯淡。幼鸟类似非繁殖季时的雌鸟,但鸟喙为淡棕色,虹膜为深棕色。[9]:165

亚种与分布地区

Thumb
P. c. nigriceps亚种雄鸟

黑头织雀的亚种数量在过往名录中并不一致,在1990年由美国鸟类学家查勒斯·西布莱英语Charles Sibley所著之《Distribution and Taxonomy of Birds of the World》中仅承认四个亚种[12]现今在世界鸟类学家联合会的名录中则列有八个,而国际鸟盟仅承认五个亚种(被排除的三个亚种为P. c. bohndorffiP. c. frobeniiP. c. graueri)。[3][13]这八个亚种可依其形态分为四组,列表于下:[3][14]

  • P. c. collaris:该亚种分布于加彭、刚果民主共和国西部和安哥拉
  • 黑头组(Black-headed)
    • P. c. cucullatus指名亚种,该亚种分布于茅利塔尼亚、塞内加尔和甘比亚至乍得南部和喀麦隆,毕奥科岛。
    • P. c. bohndorffi:该亚种分布于苏丹南部、刚果民主共和国北部、乌干达、西肯亚和坦尚尼亚西北部。
    • P. c. frobenii:该亚种分布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部和东南部。
    • P. c. abyssinicus:该亚种分布于苏丹北部、厄立特里亚和衣索比亚。
  • 莱亚德组(Layard's)
    • P. c. graueri:该亚种分布于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卢旺达和坦尚尼亚西部。
    • P. c. nigriceps:该亚种分布于索马利亚南部和肯亚东部,经由坦尚尼亚东部、南部至刚果民主共和国东南部,安哥拉南部和纳米比亚东北部,津巴布韦西部、尚比亚东部和莫三比克中部。
  • P. c. spilonotus:该亚种分布于波札那东南部、南非东部和莫三比克南部。其最大特征为繁殖季时期雄鸟是在这数个亚种中唯一仍为黄色头冠的亚种。[10]

黑头织雀除了其原生地区之外,也被引入至美国南部、委内瑞拉西印度群岛地中海地区留尼旺模里西斯台湾等其他地区。[5][15]在台湾,这个物种被视为是暂定种,其族群未有明确扩散的现象,但有稳定繁殖纪录。[15][16]

栖息环境

黑头织雀主要栖息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灌木稀树草原、河岸林地、森林空地、湿地、耕地、村庄、城市及郊区花园等,常可与人类共存。[5]

生态习性

食性

Thumb
P. c. spilonotus亚种雄鸟,摄于模里西斯

黑头织雀的主食为种子及谷物,因此常被当地农民视作是一种有害生物。[5]除了种子,水果、花蜜及各种昆虫也是其食用的食物之一。[5]且它们具有能力区别不同颜色的种子,并去除掉味道苦涩的种类。[5]

繁殖

Thumb
P. c. bohndorffi亚种雄鸟与其编织的巢穴

黑头织雀为多配偶制,在雄鸟的领地中最多可以有五只雌鸟。[5][10]其繁殖季常与当地雨季重叠,但雄鸟可能在雨季来临前数个月就先行在树木上以大型树叶撕成的叶条筑巢,入口朝下。[10]这些鸟类具有高度的群居性,一棵树上可有超过200个巢穴,而整个群体的巢穴数量可超过1000个;并往往与其他织布鸟混居。[5]

雄鸟在进行敌对展示英语Agonistic behaviour时会强调其黑色羽毛,而求偶展示英语Courtship display时则展示其黄色部分。当雌鸟抵达领地时,雄鸟会争相在其巢穴入口上发出叫声以及拍打翅膀,若雌鸟在检查巢穴满意时就会与雄鸟交配,成功交配后的雄鸟就会去另筑新巢吸引其他雌鸟。若雄鸟遭雌鸟拒绝太多次或巢穴转为褐色时,雄鸟会拆除该巢穴并另筑新巢。[10]

孵育责任完全由雌鸟承担,雌鸟每次产1—5枚介于淡蓝、淡绿色至白色之间,且可能带有深棕色、红褐色或紫灰色卵;且同一只雌鸟所产下的卵特征固定。卵会依序在12—13天左右孵化,并主要由雌鸟提供其食物。幼鸟会在17—21天后离巢,而幼年雄鸟会在一月龄开始学习编织巢穴,并学习其他同伴的叫声。[10]

叫声

黑头织雀的叫声

黑头织雀的叫声十分多样,目前已有纪录至少26种不同的叫声。其常见的叫声包括嗡嗡声和尖锐、粗糙的高频警报声等。雄鸟经常在求偶时发出特定的吸引声,而在领土争端或遭遇威胁时会发出更为粗糙的声音。雏鸟发出高音的啁啾声以乞食,而随著成长幼鸟声音会逐渐变得刺耳。[10]

天敌与威胁

黑头织雀常遭白眉金鹃英语Diederik Cuckoo巢寄生,但黑头织雀雌鸟能够识别自己的卵上的图样,并除去不对的卵。[5]其巢穴的掠食者包含非洲树蛇、猴子、狒狒、乌鸦和猛禽[5]且这个物种常常被稻米种植区的农民(如非洲和西印度群岛)视为害鸟迫害。[9]:165

数量与保育情形

黑头织雀常被出口作为宠物鸟,并且有许多成功的圈养繁殖纪录,也有逃逸后繁殖的情况。因此在欧洲、美洲、亚洲等地均有逃逸后定居繁殖的纪录。[9]:165[4]目前其整体族群数量尚未量化,但据信在缺乏明显威胁的状况下,其族群趋势稳定。[17]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因其栖地广大、趋势稳定且数量无虞,国际鸟盟将黑头织雀列为无危物种[1][17]

与人类的关系

黑头织雀在贝南和奈及利亚会被作为医药用途使用;且在奈及利亚,这种鸟还会被用于祝福仪式中。[9]:165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