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式校舍(英语:Flexi-school),为香港的第三代标准校舍设计,于1990年至2000年间落成。相对1980年代的标准校舍设计,灵活式校舍具有更大的互换性,以适应香港新市镇人口结构的改变。而在1995年制订的第二代灵活式校舍设计,更为日后千禧校舍的出现铺平道路。

Thumb
第一代灵活式校舍--青松侯宝垣小学

历史

出现

Thumb
全港首批灵活式校舍之一-乐善堂杨葛小琳中学

于1980年代,由于标准校舍设计明确地分为小学两种,难以因应人口结构改变而更改用途,因此曾出现校舍错配(例如在小学学额需求暴增的屯门区,曾经有一间中学需要暂时兼办小一至小六[1];此外,亦有两间过剩的中学校舍改作小学[2],成为猛犸校)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筑署及其前身“建筑拓展署”,于1983年起研究设计新款标准校舍[3],至1988年正式发表,名为“灵活式校舍”[4]。此等校舍的最大特色在于互换性,即中、小学版本的同款校舍设计相对较为统一,分别在于特别室翼,中学版本校舍设楼高7层连地下雨天操场的特别室翼、而极少部份小学版本校舍则设楼高3层连地下雨天操场的特别室翼;绝大多数小学版本校舍则只于原特别室翼位置设雨天操场。若中学学额增加,小学版本校舍可于短时间内,以低成本增加特别室翼楼层,成为中学版本校舍[5]

首批同款中学校舍是建于沙田隆亨邨博爱医院陈楷纪念中学,以及乐善堂杨葛小琳中学(当中前者为样办楼宇),于1988年12月中招标兴建[6],并在两个月后动工,至1990年建成[7];而首座同款小学校舍是位于沙田石门的路德会梁钜镠小学(用作重置油塘圣腓力学校),于1988年12月尾招标兴建[8],1989年3月动工,同样于1990年启用。建筑署后来规定,1989年8月起,除博康邨天耀邨全连环型校舍,以及部份屋邨的标准小学校舍外,所有新批出校舍地皮均须采用新设计;博康邨的校舍因地皮容积问题,非用旧款校舍不可;至于天耀邨的校舍则早于1989年初展开地基工程,因此照样兴建旧款校舍;另外,部份屋邨因兴建小学用地太小,因此只能继续兴建旧款校舍。

改进

Thumb
首座第二代灵活式校舍-顺德联谊总会郑裕彤中学
Thumb
第二座第二代灵活式校舍-威灵顿教育机构张沛松纪念中学
Thumb
一座典型的1988年小学版本灵活式校舍-励志会梁李秀娱纪念小学

由于1988年版本的灵活式校舍并未设有升降机,加上不设独立的辅导室、会议室及师生休息室,不符合教育统筹委员会第五号报告书的标准[9]。因此,政府于1995年为此等校舍的设计作出重大修订,成为第二代的灵活式校舍。首批中学版本校舍是位于将军澳的威灵顿教育机构张沛松纪念中学顺德联谊总会郑裕彤中学,于1995年12月招标[10],两个月后动工,至1997年落成[11];而首批小学版本校舍[注 1]则于1996年5月动工[12]。至于最后一批中、小学的第一代灵活式校舍,均建于东涌富东邨[注 2][注 3],1997年8月才竣工[14][15]

而自1997年起,部份同类校舍亦开始采用预制组件、钢棚架及金属模板技术,并应用塔式起重机(俗称“天秤”)兴建,当中位于将军澳市中心的五座中、小学校舍为先导项目[16][注 4]。采用该等技术兴建的第二代灵活式校舍,仅需三个月即可封顶,较既有方法快1.5个月(以每7日兴建一层计)[17]。由于采用塔式起重机兴建校舍有助加快施工效率,此施工方式于后来某一部份的同类校舍、以至所有千禧后千禧校舍获广泛应用;然而,以预制组件建校一直未获得大规模应用,直至2020年代。

在千禧校舍标准公布后,第二代灵活式校舍设计并未被即时淘汰,而是通过设计及工程范围修正,以确保该等校舍可以追上千禧校舍的水平:首先,政府于1997年尾,同时发表了1998年版本的第二代灵活式校舍,中、小学版本校舍分别将主楼及特别室翼增至8层和5层(包括地下)[注 5],以增加课室与特别室数目至千禧校舍水平,同时略为改动天台水缸设计;此外,一些在1997年时仍未动工、但已获拨款的1995年版第二代灵活式校舍,则在兴建时修改主楼或特别室翼,以及水缸的图则至1998年版本,以加设电脑室、额外课室及教员室等设施[19]

直到2000年代上旬,多所不设特别室翼的小学版本第一代的灵活式校舍,亦陆续在雨天操场上方加建新翼。(如:李志达纪念学校圣公会何泽芸小学励志会梁李秀娱纪念小学等)

淘汰

Thumb
全港最后一座灵活式校舍-圣马可中学,采用1998年版本设计,其主楼较1995年版的中学校舍增加一层

随着学校设施标准不断提高,加上教育科技的应用,政府在1997年尾再发表了千禧校舍设计,而设计更为美观,并考虑了中、小学不同的需要。最后一批灵活式校舍已于1998年10月以前动工,并在1999年8月25日连同首批千禧校舍进行分配[20],其后兴建的均是千禧校舍[21](包括一些已于立法局/立法会通过拨款,但无法赶及于1998年10月前动工的建校项目)。全港最后一座建成的同款校舍为圣马可中学,于2000年12月竣工,翌年元旦交付;而最后一座启用的是灵粮堂怡文中学,早于1999年竣工,但一直丢空到2002年才启用[22]

在千禧校舍面世后,由于灵活式校舍主要于千禧年以前兴建,因此又返称为“平禧校舍”[23]

校舍建设标准

Thumb
一座第二代小学灵活式校舍

灵活式校舍一般均设有30间课室[5](除1988及1995年版中学校舍,只设26间课室),并统一采用中学标准的礼堂。而在面积方面,小学及中学版本的第一代灵活式校舍,占地均为约6,000平方米[24][25],而楼面面积分别为6,238及8,393平方米。在窗户设计方面,第一代灵活式校舍原装为5扇附铁窗框的窗户(中央的1扇为固定窗),而第二代灵活式校舍则恢复连环型校舍的6扇设计,但改用铝窗框,并且取消了固定窗设计。

而在1995年发表的第二代灵活式校舍,虽然取消了7楼多用途空间(实际上是改设于礼堂地下),但小学及中学版本校舍的楼面面积,分别增加至7,484及9,397平方米,并加设了升降机。但是,由于建校计划的时间表极为紧迫,因此第二代灵活式校舍在设计上仍然保持高度统一[26]

在地基设计方面,1995年版第二代中、小学灵活式校舍的参考设计分别为130支及110支撞击式工字,而1998年改良版本则分别增加至138支[27]及128支[28],但亦可以按照实际地质状况而改变。及后,此标准大致上亦为后来的千禧校舍采纳,但小学校舍桩柱数目减少。

设计理念上,灵活式校舍继承了连环型中学校舍的理念,将礼堂及课室主楼呈L字型连系;与此同时,每间课室容纳的学生人数亦降至约30人[29]。绝大多数同类校舍均为独立式设计,但有4间中学在礼堂部份采用了连锁式设计,构成两组第一代版本校舍;而在第二代校舍面世后,则不再有连锁式校舍出现。

采用同类校舍的学校及所属屋邨/屋苑

注解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