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文学批评家,生于1949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霍米·K·巴巴(英语:Homi Kharshedji Bhabha;1949年11月1日—)是印度裔英国学者和批判理论家。他是哈佛大学Anne F. Rothenberg人文学科教授,是当代后殖民研究代表人物之一,在该领域提出了许多关键术语和概念,例如混杂性(hybridity)、模拟(mimicry)、差异(difference)和矛盾状态(ambivalence)。[2]在巴巴的理论中,这些术语描述了被殖民者反抗殖民者权力的方式。2012年,他获得印度政府颁发的文学和教育领域的莲花装勋章奖。[3]他与律师兼哈佛大学讲师杰奎琳·巴巴结婚,育有三个孩子。[4]
“混杂性”(hybridity)是巴巴的核心思想之一,其借鉴了爱德华·萨义德的著作,用于描述多元文化主义中新文化形式的出现。巴巴并不将殖民主义视为过去的事,而是展示了殖民历史和文化如何不断侵入现在,从而要求我们转变对跨文化关系的理解。他对殖民文本应用了后结构主义方法论,改变了对殖民主义的研究。[5][6]
矛盾状态(ambivalence)这一概念认为文化由对立的观念和维度组成。巴巴称,这种矛盾状态——被殖民的他者的身份分裂的二元性——使得固有文化身份和殖民者文化身份的混杂体成为可能。矛盾状态是殖民权力出现迟滞特征的原因之一。权威的殖民能指只有在“殖民地差异、文化或种族的创伤性场景,使权力之眼回归到一些先前的古老形象或身份”之后,才获得它们的意义。“然而,矛盾的是,这样的图像既不能是‘原始的’——因为构建它的重复行为——也不能是相同的——因为定义其自身的差异。”[7]因此,殖民的在场仍然是处于矛盾状态的,在其原始和权威的外观与重复和差异的表达之间产生分裂。[7]这打开了殖民话语的两个维度:以发明和掌握为特征的维度,以及以取代和幻想为特征的维度。
巴巴将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视为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的替代方案。在文化多样性中,文化是“经验知识的对象”,先于认识者而存在,而文化差异则将文化视为两种或多种文化相遇的地方,也是大多数问题发生的地方,是推论建构的,而不是预先存在的,给定一个“将文化阐释为‘知识渊博’的过程”。[7]阐释(enunciation)是发生在第三空间(见下文)中的一种文化的表述、表达行为。由于文化从来不是预先给定的,所以它必须被说出来。文化差异是通过表达来发现和认识的。阐释过程通过在政治当下的新文化、意义、战略的表达,作为统治或抵抗的实践,在稳定参考系中的传统与对文化信念的否定之间产生了鸿沟。[7]
因此,文化差异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文化多样性是一个比较和分类的过程。此外,正是这种差异和表达的可能性,可以将皮肤/文化的能指从种族类型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然而,刻板印象(stereotype)阻碍了“种族”能指的流通和表达。殖民和后殖民话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它们在建构他者时对“固定性”概念的依赖。固定意味着重复、僵硬和不变的秩序以及无序。刻板印象依赖于这种固定性概念。刻板印象创造了一种“身份”,这种身份既源于支配者的焦虑和捍卫,也源于支配者的掌控和愉悦,“因为它是一种多重、矛盾的信念,它承认差异又否认差异。”[7]
和巴巴的混杂性的概念类似,模拟是对在场的转喻。殖民社会的成员模仿并接受殖民者的文化时,就会出现模拟。雅各·拉冈称:“模拟的效果是伪装……这不是与背景协调的问题,而是在斑驳的背景下。”[7]殖民模拟来自殖民者对经过改革的、可辨识的、作为差异的主体的他者的渴望,正如巴巴所写:“几乎相同却不完全等同”(almost the same, but not quite)。因此,模拟是双重发声(double articulation)的标志,一种将权力可见化的同时挪用他者的策略。此外,模拟是不适合(inappropriate)的标志,是“一种差异或顽固,它凝聚了殖民权力的主导战略功能,加强了监视,并对‘标准化’知识和纪律权力都构成了迫在眉睫的威胁。”
这样一来,模拟赋予了殖民主体一种部分的在场,仿佛“殖民地”依赖于权威话语本身中自己的表征。[7]讽刺的是,殖民者希望在模拟中——通过书写和重复的过程——在这种部分表征(partial representation)中将自己作为“原真”。另一方面,巴巴没有将模拟解释为对殖民者的自恋认同,即认为被殖民者不再是像殖民者一样有行动能力的人。他认为模拟是一种“双重视野,它在揭示殖民话语的矛盾状态的同时,也打破了其权威。而这种双重视角是由于[他]所说的殖民客体的部分表征/辨识而产生的……它们也是加倍的形象,殖民欲望转喻的部分客体,疏远了那些主导话语的模式和常态,它们在这些话语中作为‘不适合’的殖民主体出现。”[7]
被殖民者的愿望被颠倒了,因为殖民挪用如今产生了殖民者在场的部分视野;来自他者的凝视与来自殖民者的凝视相呼应,它分享了继承的凝视的洞察力,这种凝视解放了边缘化的个体,打破了人的存在的统一,而人本来是借此扩展其主权的。因此,“观察者变成了被观察者,而‘部分’表征重新表达了身份的整个概念,并将其与本质疏远了。”[7]
第三空间(Third Space)是一种模糊的区域,当两个或更多的个人、两种或更多的文化相互作用时,就会发展出这种空间(对比城市学家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概念)。它“挑战了我们对文化的历史认同感,即认为它是一种同质化、统一的力量,由原始的过去认证,在人民的民族传统中保持活力。”这个矛盾的话语领域,作为阐释的话语条件的场所,“取代了在同质、连续的时间内书写的西方叙事”。[7]它通过“破坏性的时间性阐释”来实现这一点。巴巴声称“文化陈述和体系是在这种对立和矛盾的阐释空间中建构的”。[7]因此,对文化的内在原始性或纯洁性的等级主张是无效的。阐释意味着文化没有固定性,甚至相同的符号也可以被挪用、翻译、再历史化和重新阅读。
巴巴在后殖民理论方面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后结构主义。巴巴所影响的重要人物和理论包括雅克·德里达和解构主义、雅各·拉冈和拉康精神分析学、米歇尔·福柯的话语性概念。[8][9]此外,在1995年接受W. J. T. Mitchell采访时,巴巴表示爱德华·萨义德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作家。[8]在社会科学领域,爱德华·W·索亚在巴巴的方法基础上,改变了理解空间、行动和表征的概念。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