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镇北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雄镇北门,过去称为哨船头炮台,是位于台湾高雄市鼓山区上的炮台与营门遗址,该炮台位处哨船头近港北岸,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中华民国内政部公告为三级古迹,后则改为高雄市市定古迹。[1]
南明永历三十五年(1681年),郑经于哨船头信号山麓筑城门,门洞高一丈二尺(约3公尺84公分),宽二丈二尺(约7公尺24公分),厚四尺(约1公尺68公分)(约1公尺68公分)。最初记载见于澎湖台湾纪略(1685年),其中曾提到“打狗山寇置炮于此”后在《凤山县志》(1720年)曾描述雄镇北门已有打鼓汛,炮台一座、烟墩一座及望高楼一座。在《重修凤山县志》(1764年)则提到:“打鼓港汛,炮台一座、烟墩三座、望高楼一座”。但自1683年开始后约二百年的期间,清廷并未对雄镇北门炮台有较积极的治理经营,持续到牡丹社事件之后才有转变。
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军以琉球漂流难民被杀事件为借口登陆恒春,即“牡丹社事件”,为扼守打狗港整体安全,清廷派船政大臣沈葆桢来台加强海防,乃先后派准军统领唐定奎、副将王福禄聘英籍教官哈务德(J. W. Harwood)四品总教习,依地形高度督造旗后(威震天南)、哨船头(雄镇北门)两处炮台,后再规划筹建大坪顶炮台,三处要塞的土建工程由当时长期驻守凤山县的淮军施工,后而成为共扼打狗港地区中、低射程火炮的战力要塞。[2][3]不过在光绪三年(1877年)初,福建巡抚丁日昌来台则发现,此处空有炮台却无炮可用。因此在光绪廿年(1894年)于哨船头炮台增置两门4.5吨重的阿姆斯壮大炮(炮管口径6吋)。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台湾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次年(1895年)八月,因应乙未战争,日军多艘战舰逼近打狗港海外,守军与之发生激烈炮战,日舰放下汽艇欲从炮台附近之岸边登陆,但误触地雷爆炸。之后日军突破台湾守军防线,导致打狗港三处炮台遂陷落。日治时期之后,大炮亦被移走,哨船头炮台只剩弧形炮座、炮台城门及墙垣。而营舍则被充为港口信号管制所,炮台内则作为办公房舍。[4]
由于经历多次地震及台风侵袭,炮台部分遗构已逐渐产生变化及损坏,1981年因炮台营门断裂,由当时的高雄市政府以水泥重制,但因不符合中华民国古迹维修法,导致古迹本身从一级古迹被降为三级古迹。2018年,经台铁、航港局、港务公司、军方等相关权管单位会勘协调,哨船头炮台遗址则由高雄市文化局展开修复工程。[5][6]后在经严谨考据修复后,则于2022年完工,南、北兵房将规划展示推广空间,并因积极投入文化资产保存而获得青睐荣获金质奖。[7]
哨船头炮台遗址位于现今西子湾中山大学的马路边小山丘上,周共八里,目前共保存营门、南北兵房、南北进子药房遗迹、两座炮座、营墙等结构,并有大炮两尊,属高度最低的近程炮台,为配合地形高低起伏,四周围墙以三合土与海边咾咕石叠成,是一个不规则的椭圆炮台。 炮台营门则是以红砖砌成的中国式城门,城门上有五个雉堞,雉堞上有窥孔,可容数人站立。城门门楣上书有“雄镇北门”。而兵舍则采地下化,入口斜坡两侧地下设有营房8间与储藏室。炮台四周的厚墙以三合土与海边的石叠成,形状颇不规则,为配合地形高低起伏,炮座前的墙垣使用版筑法,外表上尚可见到痕迹。[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