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及尔之战》(义大利语La battaglia di Algeri;阿拉伯语:معركة الجزائر‎,罗马化Maʿrakat al-Jazāʾir)是一部1966年的战争电影,由吉洛·彭特克沃义大利语Gillo Pontecorvo共同编剧和导演。本剧描述民族解放阵线阿尔及利亚战争期间对北非法国政府进行的反抗,其中以与电影同名的阿尔及尔战役英语Battle of Algiers (1956–1957)为主轴。影片的配乐由彭特克沃和恩尼奥·莫里康内创作。本片被归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之一。 [2]

Quick Facts 阿尔及尔之战, 基本资料 ...
阿尔及尔之战
基本资料
导演吉洛·彭特克沃义大利语Gillo Pontecorvo
监制安东尼奥·穆苏义大利语Antonio Musu
萨阿迪·耶谢夫阿拉伯语ياسف سعدي
编剧佛朗哥·索利纳斯义大利语Franco Solinas
故事佛朗哥·索利纳斯
吉洛·彭特克沃
原著《Souvenirs de la Bataille d'Alger》
萨阿迪·耶谢夫作品
主演吉恩·马丁法语Jean Martin (acteur)
萨阿迪·耶谢夫
卜拉欣·哈吉亚格阿拉伯语إبراهيم حجاج
托马索·内里(Tommaso Neri
配乐恩尼奥·莫里康内
吉洛·彭特克沃
摄影马塞洛·加蒂义大利语Marcello Gatti
剪辑马里奥·莫拉义大利语Mario Morra
马利欧·兰德雷义大利语Mario Serandrei
制片商Igor Film
Casbah Film
片长136分钟(原始版)
120分钟(戏院版)
产地意大利
 阿尔及利亚
语言阿拉伯语
法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1966年8月31日 (1966-08-31)威尼斯
  • 1966年9月9日 (1966-09-09)(义大利)
  • 1966年9月27日 (1966-09-27)(阿尔及利亚)
发行商Magna(义大利)
预算$806,735
票房$879,794(美国)[1]
Close

本片重现了1954年11月至1957年12月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期间在法属阿尔及利亚首都发生的事件。由于阿尔及利亚越来越多的暴力行为,法国派遣特遣队瓦解FLN,以暴力手段清除其成员。这部电影的结尾为民族主义示威和骚乱的画面,暗示法国虽赢得阿尔及尔战役,却最终撤出阿尔及利亚。电影的尾声则简短提到阿尔及利亚最终成功独立[3]

剧情摘要

片中主角阿里(Ali La Pointe) 原是阿尔及尔的市井无赖,靠偷窃和诈赌为生。数次被捕后,在狱中接触到民族解放阵线(FLN)并受到感召。出狱后成为组织的打手,铲除不愿合作的当地人,并参与对法裔居民区的恐怖攻击。与此同时,居住在阿尔及利亚的法裔对当地人的恨意也在升高,开始以相同的手段对付当地人。

法国政府感到局势危急,派出二战老兵马修上校,带领特遣队到殖民地平乱。马修曾是法国抵抗运动的成员,他很快就认清FLN的战术及组织,并著手将之瓦解。虽然成效卓越,但因为手段残酷,引起外界质疑。最后借由酷刑,终于得到阿里的藏身之处。他派兵包围阿里所在的公寓,在劝降失败之后,下令以炸药炸死阿里及残党。阿里死后,法国政府原以为已经消灭反抗势力,却面对不断发生的骚乱,最终不得不放弃阿尔及利亚。

制作及片风

剧本

Thumb
电影拍摄地卡斯巴,阿尔及尔的阿拉伯区。

《阿尔及尔之战》的灵感来自1962年FLN军官萨阿迪·耶谢夫的回忆录《纪念阿尔及尔战役》(法语:Souvenirs de la Bataille d'Alger)一书。[4] 他在被俘时撰写了这本书,以提振反抗士气。独立后,阿尔及利亚政府支持将耶谢夫的回忆录改编成电影。 FLN开始与意大利导演吉洛·庞特科尔沃英语Gillo Pontecorvo和编剧佛朗哥·索利纳斯英语Franco Solinas取得联系。 

耶谢夫自己撰写没有对话或剧情的剧本,[5] 却因为剧本太过偏向阿尔及利亚人,被义大利片商否决。制片人虽然同情阿尔及利亚,但希望从更中立的角度出发。《阿尔及尔之战》最终以阿尔及利亚人为主角,描绘了阿尔及利亚人和法国人的残酷和苦难。[6]

为了满足戏剧需求,本片将实际人物做了修正,例如马修上校是由雅克·马苏为主的数名法国平叛军官合成的。[7] 萨阿迪·耶谢夫曾说过马修更多地基于马塞尔·比格德英语Marcel Bigeard,尽管这个角色也让人想起罗杰·特林基英语Roger Trinquier[8] 编剧否认故意把马修描绘得过于优雅高贵,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上校“优雅而有文化,因为西方文明既不优雅也无文化”。 [9] 庞特科尔沃在电影中描绘FLN领导人拉比·本·姆希迪英语Ben H'midi和马修上校的相似之处,显示两方一样残暴。 

视觉风格

庞特科尔沃和摄影师马塞洛·加蒂用黑白片尝试了各种技术,使电影神似新闻片和纪录片。其结果过于逼真,以至美国版发行时,特地附注“一点新闻片也没有”。 [10][11]

选角

本片唯一的专业演员是饰演马修上校的让·马丁。此前,马丁因签署反对阿尔及利亚战争宣言而被国家人民剧院开除。马丁本身是法国抵抗运动的老兵,他的诠释具有自传的深度。据编剧弗兰科·索利纳斯的采访,马丁和庞特科尔沃之间的工作关系并非一帆风顺。庞特科尔沃不确定马丁的专业表演风格是否会与非专业人士形成太大的反差,对马丁的表演进行了争论。 [12]

相对于此,片中其他角色都是非专业人士。扮演加法尔·埃尔·哈迪的萨阿迪·耶谢夫和扮演法蒂赫的萨米亚·克巴什都是FLN的成员。主要演员有:

  • 让・马丁饰菲利普·马修上校
  • 布拉欣·哈吉亚格饰Ali La Pointe
  • Saadi Yacef 饰Saari Kader/El-Hadi Jafar

音乐

回响

影评

Thumb
意大利导演Pontecorvo与妻子 Picci和Yacef在第27届威尼斯影展合影,获得了金狮奖

电影在第27届威尼斯影展上获得了金狮奖,并获得了三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非连续年份,一项独特的成就):1967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最佳剧本和1969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13]

罗杰·艾伯特给这部电影4/4,称它是“一部存在于这种痛苦现实中的伟大电影。这可能是许多观众无法承受的更深刻的电影体验:太愤世嫉俗、太真实、太残忍、太令人心碎。这是关于阿尔及利亚的战争,但那些对阿尔及利亚不感兴趣的人可以用另一场战争代替;本片揭露不变的真相”。 [14]2012年《Sight & Sound》民意调查的250部电影中排名第48位, [15]以及《帝国》杂志有史以来最伟大的500部电影名单中的第120位。 [16] 2010年,《帝国》世界电影100部最佳电影中排名第6。 [17]它被选入“100部待保存的义大利电影”。

美国导演史丹利·库柏力克称赞这部电影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电影都是虚假纪录片。一个人试图尽可能接近现实,但它不是现实。有些人做的非常巧妙,这完全让我著迷。例如:《阿尔及尔之战》。这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 [18]此外,据他的私人助说:“当我于1965年9月开始为史丹利工作时,他告诉我,如果没有看过《阿尔及尔之战》,我无法真正理解电影的能力。他终生对此作充满热情。” [18]

美国导演史蒂芬·索德柏将这部电影列为他《天人交战》的灵感来源,并指出这部电影(连同科斯塔-加夫拉斯的《Z》)有“那种被抓住而非刻意的美妙感觉,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19] [20] [21]

克里斯多夫·诺兰将这部电影列为他的最爱之一,黑暗骑士:黎明升起》和《敦克尔克大行动》也受其影响。 [22] [23]

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爱德华·萨依德称赞《阿尔及尔之战》(以及吉洛·彭特克沃义大利语Gillo Pontecorvo的另一部电影《烽火怪客义大利语Queimada》)“......无与伦比。这两部电影共同构成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政治和审美标准。” [24]

法国禁播

鉴于阿尔及利亚战争造成的分歧,这部电影在法国引起了相当大的政治争议,在法被禁五年 [25]。导演收到了同情法军的死亡威胁[26]

2003年美国国防部放映

2003年期间,媒体报道称,美国国防部于8月27日举行内部放映,认为对在被占领伊拉克面临类似问题的指挥官和部队有用[27]。放映传单写道:“为何赢得反恐却输了民心?孩童射杀眼前的士兵,妇女在咖啡馆引爆炸弹,整个阿拉伯世界陷入疯狂,耳不耳熟?法国人本有妙计,却无法成功。欲知理由,请来看这部难得的电影。” 据负责放映的国防部官员称,“这部电影的放映提供了对法国在阿尔及利亚行动的历史洞察力,旨在促进对法国当时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的讨论。”

参见

秘密军事组织

阿尔及利亚战争

法属阿尔及利亚

延伸阅读

  • Aussaresses,保罗将军。卡斯巴之战:1955-1957 年阿尔及利亚的恐怖主义和反恐(纽约,Enigma Books,2010 年)。ISBN 978-1-929631-30-8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