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效应(hypersonic effect)是大桥力等人发现的一项科学现象。[3]尽管人类无法有意识听到频率高于约20kHz的超声波[4][5][6][7],但数据声称,这些超声波的存在或会激活包括脑干、丘脑各深层大脑结构,引发可衡量的生理反应、心理、行为反应。
然而,也有不少研究反对这结果,甚至有人叫它“国王的新率”。[8][9]表示“耳朵很好”的人[8][9]听Super Audio CD和高分辨率DVD-Audio录音[10]无法分辨高分辨率音频与44.1kHz正常CD采样率的区别[8][9][11][12][13](554次有276次正确识别,即49.82%正确率,比抛硬币低。[8][9])。
“hyper-”源自古希腊语:ὑπέρ,义指“超”;“sonic”源自拉丁语:sonus,义指“声音”。“hypersonic”不可翻译成“超音速”。
支持方研究
2000年发表在神经生理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的研究[3]指,受试者无法有意识地分辨出有否高频成分差异,但播放带高频成分的印度尼西亚甘美朗音乐时,受试者脑电图监测表明α波活动有显著性差异增强[14][15][16],和受试者更喜欢含高频成分的甘美朗音乐。
另一方面,仅超声波时,研究未检测到超声波对受试者有影响[17]
心理声学领域的一个普遍常识是耳朵无法通过空气传导途径对高频声音做出反应。因此这项研究提出的问题是:超音效应传播的路径方式为何。2006年的一项同行评审研究通过测试扬声器、耳机,认为耳机不会发生超音效应。[18]
2006年的研究还调查了所谓“舒适聆听水平(comfortable listening level)”,提供了一种定量方法来证明受试者更偏好含高频成分的音乐。[18]
反对方证据
- 只播放测试材料超声波部分时,没检测到对受试者的影响。
- 没研究播放次序对受试者的影响。
日本广播协会实验室曾尝试重现结果,但不成功。[12][19]
KEF制造商的Laurie Finchman在1980年伦敦音频工程学会会议进行了480小时听力测试,得出失败结论。[12]
非线性系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所有音频电子设备)已知会在系统受到高频信号刺激时产生较低频率的互调失真。这种机制或可在可听范围内产生信号,让受试者能够区分信号。[12][20]此类问题是电脑听力自测的常见问题[21]。
2007年9月,波士顿音频协会和音频工程学会的两名成员发表研究。60名受试者进行的554次双盲ABX试听试验正确识别结果并不比抛硬币好。[9]
反反对方证据
对研究的批评主要针对测试材料,但针对生理方面研究的批评很少。
反对方的研究并未涉及大脑对高频音频的生理反应,仅涉及受试者对其的意识反应。
参见
参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