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局[1](英语:Board of Trade)是英国枢密院委员会,全称枢密院有关贸易及外地垦殖一切事务委员会之全体大臣(The Lords of the Committee of the Privy Council appointed for the consideration of all matters relating to Trade and Foreign Plantations[2]),现为该国商务和工业主管政府机构,顾问于商业贸易部[3]。
英国政府机构 | |
---|---|
贸易局 Board of Trade | |
The Lords of the Committee of the Privy Council appointed for the consideration of all matters relating to Trade and Foreign Plantations | |
英国枢密院委员会概要 | |
成立时间 | 1786年8月23日 |
前身机构 | 贸易及垦殖专员 |
机构类型 | 谘询委员会[*]、管理组织[*] |
隶属部长 | 贸易局主席 |
隶属副部长 | 贸易局副主席 |
上级部门 | 英国政府 |
网站 | www |
影像资料 | |
贸易局(约1808年) |
贸易局历经多次变革:十七世纪初,英格兰开始发展殖民地,枢密院因而成立临时委员会,就垦殖问题表达意见,后来演变为一政府机构,涉猎广泛[4]。随著职权分散各部,此机构一度不再重要,于1782年英方战败美国独立战争后遭到废除[5];但两年后又重设,后来更获政府委以重任,于维多利亚时代拥有强大监管职权。1861年,机构正式获名“贸易局”。尔后,贸易局专注行政和本国事务[6],惟1973年英国加入欧盟后,毋须自行制定贸易政策,该局继而丧失职能、不再活跃,直至英国退出欧盟后才恢复工作[7]。
历史
1622年,十二年停战协定结束在即,国王詹士一世颁令英格兰枢密院成立临时委员会,调查经济及供应问题成因,贸易额减少和后续的财政困难。谕令亦列出指引和题目,期望委员会妥为考虑后尽快给出答案[8]。尔后,多个临时委员会和临时事务局纷纷成立,规管开始发展的殖民地和商务[9]。
1634年,查理一世任命根德伯里大主教领导新设立的委员会,主管垦殖事宜,目标是增加英格兰教会在殖民地的影响力和王权,对抗涌入新大陆的清教徒[10]。不过随著英格兰爆发内战,导致国家政局不稳,这些委员会的效率亦大大减低[4]。1643年至1648年期间,长期议会成立垦殖国会委员会,负责商务和殖民地事务[9]。委员会亦因应政府收入来源增加,而首次规管皇家吨磅税,及开展海关与货物税现代化[11]。
王位空缺期和联邦期间,残缺议会先后通过三项对英格兰商务和殖民计划有重大影响的法令:1650年8月1日的法令成立了贸易委员会,由小亨利·荣领导,牵涉事宜众多[4],包括国内外贸易、发展事宜、阐释及实行《贸易及航行法令》、检视并同意殖民地通过的法律、贸易公司、生产、自由港、海关、货物税、统计、货币与交易、渔业、垦殖等等[12];后又在同年10月通过禁止与保皇殖民地进行贸易,以及翌年10月的航行法令。上述三条法令条文详尽仔细,也是首次藉立法明文规范和控制英格兰商贸及殖民政策,并将会是推进英格兰繁荣富裕的政策之初[13]。
1675年,新任命的贸易众卿(Lords of Trade)首次提出美洲所有殖民地变为皇家殖民地,维系英法两国的贸易。卒之在1685年建立新英格兰自治领,使肯尼贝克和特拉华之间的所有领土合并为一皇家殖民地[14]。
1696年,威廉三世任命八位获支薪的专员到美洲垦殖地等地推广贸易。同年任命的贸易及垦殖专员(Lords of Trade and Plantations;取代贸易众卿)虽然并无组成枢密院委员会,但仍为一独立机构,并联同南方事务大臣负责殖民地事务,尤其是英属美洲。机构到后期长时间不再活跃,更在1761年陷入混乱。1768年,殖民地大臣取代南方事务大臣的职责,而专员亦兼任新设大臣,致使贸易局沦为殖民地部的附属机构。到1782年,内政大臣正式成立,接收大臣和专员的殖民地职权[15][16]。同年又因英方战败美国独立战争,致使英皇在5月2日解散贸易专员和殖民地部,及后骆景咸辉格党在国会通过《1782年皇室专款及特务款项法案》,英皇御准后正式废除此职[17]。
1783年《巴黎条约》签订后,时任首相小威廉·皮特在1784年3月5日透过枢密令成立贸易及垦殖局委员会(Committee of Council on Trade and Plantations),后来通称首席委员会(the First Committee)。两年后的8月23日,枢密院通过另一枢密令,重组并委以更多职权,正式规范其组成基础,至今仍然生效。枢密令亦成立秘书处,由主席、副主席和20名成员组成,当中包括坎特伯雷大主教,此架构一直持续至最多1793年[18]。1820年起,委员会不再例行开会,一切事务改由秘书处全权处理。1861年,委员会正名“贸易局”[19]。委员会有七名(后来八名)国务重臣担任成员,但毋须出席会议;另有八名支薪成员需要出席会议[6]。
十九世纪之时,作为谘询机构的贸易局就联合王国及大英帝国的经济活动表达意见,处理垦殖议题,包括通过殖民地法律。随著工业革命范围更广,贸易局转为专注行政和本国事务,一系列的国会法令亦赋予贸易局更多职权,牵涉铁路、商船和股份公司等[6]。十九世纪后半期亦开始同时处理专利立法、设计与商标、公司规管、劳工与工厂、商船、渔业、运输、电力等等。至于殖民事宜则交由殖民地事务大臣,其他新成立的部门或大臣或枢密院也相继接手贸易局其他职权。贸易局逐渐失去实权的情况一直持续至二十世纪后期[20]。
1970年,贸易局与科技部合并组成贸易及工业部,由贸易及工业大臣(2009年起为商业、能源及技术大臣)兼任贸易局主席。三年后,英国的国际贸易政策由欧洲联盟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控制,更是削减贸易局职能。自十九世纪中叶起,贸易局鲜有召开会议,但曾在1986年庆祝贸易局成立二百周年[21]。2016年6月,英国决定退出欧盟,让贸易局得以恢复其原有职能[22]。贸易局主席改由新立的国际贸易大臣兼任。翌年10月,贸易局重组后再次活跃,成为国际贸易大臣领导的顾问机构[7]。现时,贸易大臣兼任贸易局主席虚衔,也是局内唯一一位枢密院成员,其他局员仅为顾问[23]。
局员
备注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