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诸恐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诉诸恐惧拉丁语argumentum ad metum)是一种逻辑谬误,是意图以引发恐惧的方式使人误认,选择某些抵抗恐惧的措施、或接受某些信念是唯一的选择,但事实并不一定如此。

诉诸恐惧的谬误

以下是一个例子:

  1. 你要选择甲或乙。
  2. 甲令你恐惧,所以乙是正确的。

这样的论断是不成立的,只是说话者利用接收者恐惧的情绪去支持自己的方案(乙)。通常,说话者也一同犯了假两难推理的逻辑谬误,因为他会假定乙是甲的唯一替代方案。

可能不是谬误的状况

一些看法认为,假如诉诸恐惧的内容是有实质证据支持的,那对诉诸恐惧的应用末必是不合理的;而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应用诉诸恐惧就是一种谬误。[1]因此像是抽烟增加死于肺癌的可能、废除死刑可能导致治安恶化[注 1]等宣称,因为有实证研究证据支持之故,因此在这些情况下对诉诸恐惧的使用,未必犯了诉诸恐惧的谬误。

机理

恐惧是一种人类最原始的情感之一,也是人类生存的一种直觉反应,当人类感到恐惧的时候,经常会做出一些可怕或不寻常的事情。正由于这种天性,恐惧是最常被宣传广告使用的技巧之一,而且十分有效,而这也是吓阻这种刑事司法和军事上常见的手段的基础。

诉诸恐惧有几种特殊的类型,例如恐外症(xenophobia)、对恐怖主义的恐惧、对犯罪的恐惧、对经济困顿、环境灾难、天灾、人口爆炸、侵犯个人隐私歧视等恐惧。宣传者可以从如此宽广的恐惧光谱中,挑选相关的恐惧置入讯息当中。当恐惧的背景资讯不是很充分的时候,诉诸恐惧的效果可以随著消息的不确定性与猜疑而倍增。当这种不确定推至极致时,就成了阴谋论

实际案例

诉诸恐惧最常见的例子,是宣传者或广告会警告阅听人可能面临的危险或灾难,如果阅听人不立刻跟随或改变信念,就会身陷于危难当中,希望阅听人借此改变行为或信念,以减少恐惧,[4]例如:

  1. 你再继续酗酒,就会跟你爸一样早死!
  2. 你如果高中毕不了业,就只好穷一辈子!
  3. 把票投给他们就等于把票投给恐怖分子!

宣传者在上面的例子中都以恐惧来强化自己的讯息,但所诉诸的恐惧是否真的与讯息相关,却值得存疑。而如上所言,一些看法认为,诉诸恐惧是否合理,和诉求内容背后的证据有关。

常见的诉诸恐惧的情境

美国“宣传批判”网站认为,虽然法西斯能更有效地利用诉诸恐惧蛊惑人心,不过通常诉诸恐惧都没有用在那么戏剧性的地方,反而较常见于类似下列的情况中:

  1. 电视广告播出一段可怕的车祸(恐惧),提醒观众乘车时别忘了系上安全带(减少恐惧);
  2. 保险公司的广告小册子上放了房屋被洪水侵袭过的照片(恐惧),而下面则是住宅保险的详细资料(减少恐惧);
  3. 支持枪枝组织叙述在无法无天的美国只允许犯罪者持有枪枝(恐惧),而结论则是呼吁读者支持解除持有枪枝的禁令(减少恐惧)。
  4. 反疫苗团体不断宣传说对儿童疫苗导致自闭症或其他问题(恐惧),并要求大家不要给自己的子女施打疫苗(减少恐惧)。
  5. 宗教人士透过派发善书、广播、电视节目等各种媒体,宣扬因果报应及描述地狱惨况(恐惧),借此劝导大家孝敬父母、努力行善及减少为非作歹的行为、减少性行为、断绝一切婚外性行为,并宣说行善的福报(减少恐惧)。

在美国最近的例子就是于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前,美国政府强力宣称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借此合理化出兵伊拉克的行动。而许多广告、政治宣传、网路谣言都会传奇也大量了使用诉诸恐惧的技巧。

注解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