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罗曼菲(1955年9月16日—2006年3月24日),台湾舞蹈家,宜兰县人。曾受林怀民之邀加入云门舞集,以及出任云门2创团艺术总监。1985年获得美国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舞蹈硕士,随后在国立艺术学院舞蹈系任教,推动七年一贯制舞蹈教育体制,培育许多台湾重要舞蹈人才,并致力于国际舞蹈交流,获1999年第22届吴三连艺术奖以及2000年国家文艺奖肯定。[1]
2001年罗曼菲被诊断出肺腺癌,于2006年3月24日辞世。宜兰县政府为了缅怀这位重要的舞蹈贡献者将3月24日订为“罗曼菲纪念日”[2]。2021年9月16日,在 Google 以首页 Google Doodle 设计庆祝“总是全力以赴”的罗曼菲 66 岁冥诞。[3]
1955年9月16日罗曼菲在台大医院出生后四个月,全家便移居宜兰。从 5 岁开始由母亲接送前往陈玉菁主持的舞蹈教室学习舞蹈。1973年台湾省立兰阳女子高级中学毕业后进入国立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就读。大学一年级时透过学长姐的介绍下,开始向刘凤学学习舞蹈[4],并且参与《秋江》、《洛神》的演出。大学三年级选修杨牧《莎士比亚》课程,在杨牧鼓励下,前往“云门舞集”上课。1977 自台大毕业后,随著家人移民至美国纽约,并前往玛莎.葛兰姆及艾文.艾力舞团的舞蹈学校,持续学习现代舞。[5]
1979至1982年间,罗曼菲曾短暂加入云门舞集,并随者舞团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随后二度回纽约大学攻读硕士及美国天普大学进修博士学位,学习舞蹈教育推广,进修期间也参与纽约当地的演出。硕士毕业期间曾回台任教于国立艺术学院以及左营高中舞蹈班,1990 年罗曼菲再度回到台湾接任国立艺术学院舞蹈系系主任以及研究所所长的工作。除了为人所知的舞蹈演出,学校职务也让罗曼菲在舞蹈教育推广的层面有所实践。
罗曼菲在大学时期向刘凤学习舞,并且参加新古典舞团创团公演演出担任《洛神》主要舞者。赴美进修期间于美国玛莎·葛兰姆舞团、艾文·艾利舞团及荷西·李蒙(jose limon)舞团习舞、参与百老汇演出《国王与我》,并于美国巡演。1979年加入云门舞集后随著舞团在世界各地演出,演出的作品包含《薪传》、《白蛇传》[6]、《挽歌》等。[7] 其中作品《挽歌》在1989年7月4日于台北市立社教馆(今台北城市舞台)首演,原舞作名称为《今天是一九八九年六月八日下午四时……》,是编舞家林怀民为罗曼菲量身打造,哀悼六四事件的舞蹈作品[8]。罗曼菲在《挽歌》中以优雅有力的姿态,呈现长达10分钟连续旋转的高难度舞蹈动作,不仅震撼世人,获得广大赞赏。此外,她也曾受邀到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演出李海宁作品《女人心事》。
创作方面,1982年在云门分发表第一支编舞作品《两人之间》,以及在1994年于云门第一代舞者吴素君、郑淑姬、叶台竹等共同创立“台北越界舞团”,陆续编作《心之安放》、《芦苇地带》、《胭脂扣》等作品。[9]
罗曼菲在1985年获得美国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舞蹈硕士学位后,进入国立艺术学院(今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舞蹈系任教4年,随后再度赴美进修两年。1991年重新回到国立艺术学院任教,并在隔年获聘为系主任,后来亦担任研究所所长。在国立艺术学院服务期间,设立台湾第一所舞蹈研究所并推动七年一贯舞蹈教育体制[10]。
除了在学校培育舞蹈人才养成,罗曼菲也积极参与国际舞蹈交流活动,例如:1992年争取“国立舞蹈艺术学院艺术节”在台北举办。在舞蹈系系主任任内她也创办“亚洲青年编舞家编舞营”,邀请亚洲地区具备潜力的青年编舞家一起进行工作坊以及创作活动。1999年,罗曼菲受林怀民之邀出任云门舞集2创团艺术总监,不仅是舞蹈推广工作,也提供年轻编舞家与专业舞者专业的展演平台,发掘、培养新一代舞蹈家如:伍国柱、布拉瑞扬、黄翊、郑宗龙、何晓玫等。[11]
罗曼菲于2001年被检测出罹患肺腺癌已至第3期,病情一度获得控制,但在2006年3月24日清晨四时病逝于台北市的和信医院,享年51岁。[1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