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河畔剧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也纳河畔剧院(德语:Theater an der Wien)建于1801年,地点位于奥地利维也纳玛利亚希尔夫区,其建筑是由熟知戏剧的伊曼纽尔·席卡内德所建造。
关于其中文译名,由于将维也纳河(Wienfluss)错误地理解为维也纳城(Wien),导致了“维也纳剧院”的不洽当译法。至于“在维也纳河的堤岸上”(An der Wien),则指称建筑的地理环境。
伊曼纽尔·席卡内德以莫扎特歌剧《魔笛》(Die Zauberflöte)的脚本作者为人所知,他的《魔笛》制作在规模较小的维登剧院(亦是该剧的首演剧院)上演,获得很大的成功。然而该剧院的硬体条件有所不足,席卡内德于是兴起另觅他处的念头。
1786年,席卡内德便已获得建筑新剧院的特许,但是直到1798年,他才真正准备动工兴建。新剧院由建筑师弗兰茨‧叶格(Franz Jäger)所设计,外观采法式帝国风格,并于1801年完工[注 1]。竣工的新剧院被认为“具有最完整的设备以及当代最大的剧院之一[1]”。6月13日,剧院正式开幕,首演的剧码是泰贝尔的《亚历山大》(Alexander)。观众对新剧院的反响相当良好,当地评论者曾表示,倘若席卡内德意欲透过剧院的硬体设计为个人牟利,仅这方面的收入就足以使他致富,甚至不必持续上演各类歌剧剧码。《音乐广讯报》则盛赞为“整个德国最为舒适且令人满意的剧院[注 2]”。
1807年,剧院的所有权由一些贵族出面买下,这群贵族当中包括了裴迪南‧帕尔菲伯爵在内,他于1813年独自买下剧院经营权。帕尔菲引入芭蕾、哑剧等不同类型的演出,希望可以刺激票房,但这样的做法没有成功。在连续的亏损之下,帕尔菲被迫在1826年将经营权脱手。
上世纪末开始,由于轻歌剧在维也纳大受欢迎的关系,维也纳河畔剧院迎来了一段黄金时期。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建筑毁于密集的轰炸之下,国家歌剧院的乐团与演出计画暂时转移到河畔剧院进行,直到1955年为止。
1955年,剧院在安全考量下宣布关闭,进行为期数年的硬体改进(包括停车设施的兴建),并于1962年重新对外开放。此后,河畔剧院上演了许多英语音乐剧的德语版本,演出也相当成功,这包括了:《伊丽莎白》(1992年–1998年间连续六年演出,2003年–2005年间此制作再次复刻)、《猫》(连续七年演出)⋯⋯等。在轻歌剧大行其道的年代,较为严肃的古典歌剧演出能量受到压缩,但仍有少数制作:
2006年适逢莫札特诞生二百五十周年,在罗兰‧盖尔(Roland Geyer)的主导下,维也纳河畔剧院展开了新一轮的讨论。对于此后河畔剧院的定位,盖尔表示希望能“引进顶尖的导演以及有趣的制作[2]”,并将演出的重心重新移转至巴洛克歌剧、莫札特作品以及当代歌剧创作。近年,维也纳河畔剧院的古典歌剧节目相当多元,除了韩德尔、海顿等较为早期的作品外,亦有威尔第、普契尼等义大利元素,更演出了安德烈·普列文的作品《名为欲望的街车》。
维也纳长期扮演欧洲音乐中心的角色,河畔剧院也是许多歌剧及音乐作品首演的地点。除了上节提及的演出之外,在此则另列河畔剧院首演的作品:
纪录指出,贝多芬有不少重要创作在此首演[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