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的用法中,白象指那些消耗庞大资源却无用或无价值的物体、计划、商业风险或公共设施等 [1]。一些造价昂贵但没有实际效用,或成本过高但回报少的工程项目都可能被形容为“白象工程”[2]。
背景
此词源于缅甸、泰国、老挝和柬埔寨这些东南亚君主所供养的神圣白象[3]。拥有白象,曾被视为(且在泰国和缅甸现在依旧如此)君主统治公平正义与其权力的象征,也是王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君主常常在他们正式的头衔中显示他们拥有白象,如贡榜王朝的第三位君主辛标信自号“白象王”[4]。
白象与印度教宇宙论有关联:因陀罗的坐骑艾拉瓦塔是一头白象。白象也与佛教的大千世界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帝释天的坐骑是一只名为艾拉瓦塔的三头白象[4]。真正的白化大象在自然界中,通常是红褐色或粉红色[5]。
这些说法源自佛陀诞生和白象的故事。相传在佛陀出生前,他的母亲梦见白象赠送代表智慧和纯洁的莲花给她[6]。因为白象被认为是神圣的,并且法律保护白象免受劳作,因而收到君主赠与的白象是福亦是祸。福是因为动物是神圣的而且是君主恩惠的象征;祸则是因为接受者不仅要花费一笔高昂的饲养费,而且还不能转赠他人或将之投入实际的使用中。
由泰国政府颁发的白象勋章包含八个等级。尼泊尔也有白象。
在西方,“白象”一词指花费昂贵但又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物品。这一词语因费尼尔司·泰勒·巴纳姆的经历而为人所知。巴纳姆曾购入一只名为Toung Taloung的“神圣缅甸白象”。在付出巨大的努力和高昂的花费后,巴纳姆终于获得了来自暹罗国王的动物,却发现他的“白象”的颜色实际上是有一些粉色斑点的脏灰色[7]。
“白象”和“白象礼物”这些词语在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广泛使用[8]。在二十世纪初期,这个用法通常以“白象交换”和“白象销售”的形式出现[9]。许多教会集市进行“白象销售”,在那里捐赠者可以将自己不需要的小古董出售以获取利润,因为一个人的垃圾是另一个人的宝贝。许多组织和教会集市今天仍在使用这个词。一般来说,“白象”通常指一个毫无用处、但可能昂贵而又古怪的物品。
另见
参考资料
拓展阅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