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一种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白腰文鸟(学名:Lonchura striata)是梅花雀科文鸟属的一种,俗名白背文鸟、尖尾文鸟、十姐妹、白腰算命鸟、禾谷,是一种来自梅花雀科的小型雀形目鸟类。这些鸟类与雀科(Fringillidae)或麻雀科(Passeridae)并无亲缘关系。
它原产于热带亚洲大陆及一些邻近岛屿,并已在日本部分地区自然化。其驯化的后代十姐妹或孟加拉雀 (Bengalese finch),作为宠物和生物学的模式生物遍布全球。
1760年,法国动物学家马蒂兰·雅克·布里松在他的《鸟类学》Ornithologie中描述了白腰文鸟,根据他认为来自波旁岛(今留尼旺)的标本进行描述。但现在认为该标本来自斯里兰卡。[4] 他使用了法文名称Le gros-bec de l'Isle de Bourbon,并创造了拉丁名Coccothraustes Borbonica。[5] 尽管布里松创造了拉丁名,但这些名称不符合双名法,因此不被国际动物命名法委员会承认。[6] 1766年,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更新了他的《自然系统》自然系统,在第十二版中加入了布里松先前描述的240种鸟类。[6] 其中之一便是白腰文鸟。林奈提供了简短的描述,并创造了双名法名称Loxia striata,并引用了布里松的作品。[7] 其种小名striata源自拉丁语,意为“条纹状的”。[8] 此物种现归入英国博物学家威廉·亨利·赛克斯于1832年创立的文鸟属(Lonchura)。[9]
一种叫做十姐妹 (society finch)的驯化杂交种,有时被称为Lonchura domestica,据一些来源称其祖先中含有L. s. striata,但其他理论则认为白喉文鸟也对其基因有贡献。这种具有多种羽毛变异的杂交种据信是由日本的鸟类饲养者培育出的。[13]
白腰文鸟约有10至11 厘米长,喙短粗呈灰色,尾巴长而尖黑。成鸟的背部和胸部为棕色,下半部较浅,臀部为白色。各亚种之间略有差异,但所有亚种的雌雄鸟几乎无法区分;雄鸟的头部和喙更为粗壮。[14]
成群出现于海岸湿地、平地到低海拔的草丛中,多见于农作区及山脚地带、也见于小溪、池塘边、庭院内的灌木丛或竹林间、巢多筑于山旁、村庄附近以及溪沟边或庭园内的竹丛、灌丛或针、阔叶树上,分布于日本(引进种)、老挝、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四川、云南以东的华南各省)、越南、印度、台湾、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尼泊尔、新加坡和柬埔寨。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斯里兰卡[2],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
白腰文鸟是常见的留鸟,分布范围从印度次大陆到中国南部、东至台湾,并通过东南亚南至苏门答腊。它们常见于开阔的林地、草地和灌木丛,且能很好地适应农业用地。它们是一种群居鸟类,主要以种子为食,成群地在灌木丛中移动,有时会与其他鸟类如棕头幽鹛(Pellorneum ruficeps)一起觅食。其巢是一个大型的圆顶草巢,筑于树上、灌木中或草丛中,每窝可产三至八颗白色的蛋。[14][15][16] 它们也常使用黄胸织布鸟(Baya weaver)的废巢。它们常在水边发现,并被观察到取食藻类。据推测,它们从稻田中的藻类(如水绵)中获取蛋白质。[17][18][19]
它们在其广大的分布范围内是常见且广泛分布的鸟类,因此不被IUCN视为受威胁物种。事实上,在一些地区,它们可能会成为黍和类似谷物的害鸟。即使是分布范围有限的尼科巴群岛亚种似乎也能很好地适应人类聚居地。由于它们的颜色较为黯淡且习惯隐匿于茂密的灌木丛中,即便它们的数量可观,它们也不一定很显眼。[1][20][21]
繁殖期于每年的四月至七月。
通常活动于草丛,稻田中,在榕树、相思树等上筑巢,以草叶编织成球状鸟巢。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