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硐南天庙

台灣澎湖縣白沙鄉瓦硐村廟宇,主祀文衡帝君關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瓦硐南天廟map

瓦硐南天庙,又作巷港南天庙台湾话Hāng-káng Lâm-thian-biō)或上瓦硐南天庙,旧称永厚宫台湾澎湖县庙宇,白沙乡瓦硐村(顶社)大庙,主祀文衡帝君[1][2]

Quick Facts 瓦硐南天庙 Watong Nantian Temple, 基本信息 ...
瓦硐南天庙
Watong Nantian Temple
Thumb
庙宇立面与庙埕
基本信息
位置 台湾澎湖县白沙乡瓦硐村1邻40-1号
宗教台湾民间信仰
主神文衡圣帝
例祭农历五月十三(文衡圣帝圣诞)
开基张谨夫
建立时间嘉庆廿二年(公元1817年)
地图
Thumb
汉语名称
汉语拼音 Wǎ-tòng Nán-tiān-miào
台语罗马字 Hāng-káng Lâm-thian-biō
Close

沿革

“瓦硐”一词可见于清领时期方志纪录,但仅见文献以及外地人称呼,澎湖在地人咸俗称“巷港(台湾话Hāng-káng)”,该地位处澎湖内海北端,为顶山屿通往西屿小门大山屿妈宫港之渡头,由于顶山屿为浅滩,退潮海水极浅,仅有一如窄巷大小的航道能驶船来往大仓屿,因而泛称“巷港”。[3][4]

Thumb
圣神高厚匾,上款阴刻“嘉庆戊寅年桂月吉旦”、下款“吴思启敬立”,印款“源海”、“思启”。

瓦硐隶属瓦硐澳,因清领时期商业、交通发达,故以瓦硐为澳名以及澳社行政中心,当地聚落可分作“顶社”、“下社”,其中顶社位于西侧、下社则位于东侧,约在清领初期便已成形,建有各自的角头庙,皆奉“文衡帝君”为主祀神明。[1][4][5]

瓦硐南天庙为瓦硐顶社的公庙,原名永厚宫,其历史原本无从查考,引据民国56年(1967年)〈南天庙重修落成简志〉所述,乃某日无意中从路旁弃置的石匾发掘,始知前人张谨夫倡建本庙前身永厚宫于嘉庆廿二年,翌年落成里人吴思启乃赠匾志庆。[1]

庙方迄今仍珍藏吴思启所敬献的“圣神高厚”匾,落款年份即为“嘉庆庚寅年(嘉庆廿三年、1818年)”,所以南天庙开基于嘉庆廿二年(1817年)有所凭信。[6]2020年6月1日,该匾额被澎湖县政府登录为“一般古物”。[7]

日治时期昭和10年(1935年),瓦硐永厚宫迁建至今址,在此年易名为今庙名。民国54年(1965年),再度拆除旧庙、兴建庙宇,有赖张邦珠、吕登座、郑有捷、吴双豹、吴双谅等赴台向旅外乡亲募捐,顺利于民国55年(1966年)农历二月竣工,并在农历六月举办落戎大典。[1]

其他

民国五十年代(约1960年代),正是澎湖湖西乡西溪村打石业蓬勃发展的时期[8],瓦硐因当地盛产的青斗石(玄武岩)品质优良,吸引西溪的打石师傅来此寄居,而南天庙的石碑之中,有位名为郑蚵的师傅捐金十元之纪录,便是西溪打石产业在瓦硐往来交流的时代见证。[1]

图辑

相关条目

23°39′24″N 119°35′20″E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