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蘇格蘭歷史小說家,劇作家和詩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沃尔特·司各特爵士,第一代准男爵 FRSE(Sir Walter Scott, 1st Baronet,1771年8月15日—1832年9月21日),18世纪末苏格兰著名历史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历史学家,著有《艾凡赫》《威弗莱》《肯纳尔沃思堡》等小说。他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其在欧美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司各特也是历史小说体裁的创始人。在他死后,浪漫主义在英国画上了句号。
司各特出生在爱丁堡牛门附近一个小巷里[1],是家中老九,但他的兄弟中有六人没有活到成年。父亲沃尔特·司各特是一名律师,母亲是哈里伯顿(Haliburton)家族成员[2]。和哈里伯顿家族的詹姆斯·伯顿(James Burton,地产商)及其子德西默斯·伯顿一样,司各特后来也加入了克拉伦斯俱乐部(Clarence Club,1826年创建的一个绅士俱乐部)[3][4][5]。
18个月时患小儿麻痹症而有腿萎缩[6][7]。为了养病他在1773年被父母送到苏格兰边境靠近斯梅洛姆塔的祖父的农场生活[8]。在这里,他的姑姑詹妮教会了他读写,给他讲了许多童话故事,这些故事在他后来的文学创中常有出现。1775年1月,司各特回到爱丁堡,同年夏和詹妮一起前往巴斯泡温泉[9]。1776年冬回到斯梅洛姆塔,同年夏又前往普雷斯顿潘斯疗养。[8]
1778年司各特返回爱丁堡,住在乔治广场的新家里[1]。次年10月,他进入爱丁堡皇家高中读书,这时他的身体已经有了显著的好转,可以自己走路了。毕业之后,前往姑姑定居的凯尔索,在凯尔索高中读书,结识了詹姆斯·巴兰坦和约翰·巴兰坦,后者在未来将成为他重要的商业伙伴,负责出版司各特的作品。[10]
1783年11月,他以12岁的年纪进入爱丁堡大学,即使在那个年代也比他的大多数同学年纪都要小。1786年3月,他开始在父亲那里当学徒,希望进入律师协会。他在大学和亚当·福格森的儿子亚当成为好友[11]。盲诗人托马斯·布莱克洛克(Thomas Blacklock)向他推荐了詹姆斯·麦克弗森的作品。1786年至1787年的冬天,他结识罗伯特·伯恩斯[12],
1789年至1790年间,他再次进入大学学习法律,曾师从杜格尔德·斯图尔特学习伦理学,师从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学习世界史[10],此间也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曾在1789年创办文学社(Literary Society)[13]。
毕业后,他在爱丁堡从事律师工作,1792年加入苏格兰诉讼律师协会。1797年2月,他和他的很多朋友加入皇家爱丁堡志愿轻龙骑兵团(Royal Edinburgh Volunteer Light Dragoons)以对抗法国,他在军队服役至1800年代早期。[14]
他早年痴迷于德国文学[15]。1796年,他将戈特弗里德·奥古斯特·比尔格的两首诗《Der wilde Jäger》和《Lenore》从德语翻译成英语[13]。同时,他对民谣也很感兴趣,1790年代他搜集了不少苏格兰民谣,并在约翰·莱顿的帮助下在1802年出版为《苏格兰边境歌谣集》(Minstrelsy of the Scottish Border)[13]。
在前往湖区的路上,他结识法国女孩夏洛特·卡彭特(Charlotte Charpentier),在司各特追求了三周后,两人于1797年圣诞夜在卡莱尔的圣玛丽教堂(现属卡莱尔大教堂)结婚[16]。他们住在爱丁堡,长女索菲亚在1799年出生[17],长子沃尔特则在1801年出生[18]。
长子出生后,他们一家搬到了宽敞的北城堡街(North Castle Street)39号,一直在这里住到1826年,直至因经济问题被卖掉。自1798年开始,他会在苏格兰小村拉斯韦德(Lasswade)避暑,并在这里开始文学创作。[1]
1798年,詹姆斯·巴兰坦为司各特在《凯尔索邮报》(The Kelso Mail)上出版了他翻译的歌德《魔王》。1800年,司各特建议巴兰坦搬到爱丁堡来,并为其业务转移提供了贷款。1805年,他们开始一起合伙在爱丁堡经营印刷生意。到1826年为止,司各特的作品一直由他们的公司出版。[19][13][20]
1805年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诗歌《最后一个吟游诗人之歌》(The Lay of the Last Minstrel)问世。此后他投资印刷行业。1808年出版诗歌《玛米恩》,以后他创作了《湖边夫人》、《特里亚明的婚礼》、《岛屿的领主》等一系列诗歌。他最后一部长诗是《无畏的哈罗尔德》。
司各特的诗充满浪漫的冒险故事,深受读者欢迎。但当时拜伦的诗才遮蔽了司各特的才华,司各特转向小说创作,从而首创英国历史小说,为英国文学提供了30多部历史小说巨著。最早的一部历史小说《威佛利》1813年出版,其取材于苏格兰。司各特关于英格兰历史小说有脍炙人口的《撒克逊英雄传》(或译为“艾凡赫”、“劫后英雄传”)等,关于欧洲史的小说有《昆丁·达威尔特》及《十字军英雄记》等。司各特的小说情节浪漫复杂,语言流畅生动。后世许多优秀作家都曾深受他的影响。
1825年,席卷全英的一场经济危机导致巴兰坦的印刷生意倒闭,作为唯一的合伙人,司各特因此背上了13万英镑(相当于2021年的£11,400,000)的债务。[21]
巨大的经济压力下,司各特的健康也每况愈下。1831年10月29日,他登上巴勒姆号(HMS Barham)前往马耳他和那不勒斯散心,所到之处受到民众的欢迎。回程中,他在弗雷德里克号(Prins Frederik)上行驶到莱茵河畔埃默里希附近时中风,在当地接受了治疗后,他转乘巴达维尔(Batavier)号在6月12日返回英格兰。玛丽·玛莎·舍伍德碰巧和他同船,后来写下了两人相遇的故事[22]。1832年9月21日,他在阿伯茨福德庄园去世[23]。他安葬于德赖堡修道院,其妻早些年也在此下葬[24]。
在司各特的努力下,1817年10月28日摄政王(后来的乔治四世)给予了他和其他一些人许可寻找华皇家珍宝“苏格兰的荣耀”(Honours of Scotland)[25]。这些珠宝其实没有失踪,只是由于常年未曾使用而被遗忘在了爱丁堡城堡。1818年2月4日,司各特找到了这些珠宝[26],8月19日,他的朋友亚当·弗格森受命为其代理看管人(Deputy Keeper)[27]。次年4月,司各特在伦敦被授予准男爵[28]。
乔治登基后,爱丁堡市议会邀请司各特统筹乔治四世访苏事务[29]。虽然只有三个礼拜时间,司各特还是设法筹办了一个盛大的欢迎活动[30]。
司各特以爱狗出名,一生中养过多条狗。他去世时,曾有报纸说“在所有爱狗的伟人中没人比他更爱、更懂狗”[31]。他的狗中最有名的是一只叫梅达(Maida)的大猎鹿犬。它患有哮喘,司各特因此特别关心它。在他经济危机时,他不得不卖掉这些狗,并因此极度伤心[31]。
其他: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