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巴基斯坦於1971年針對孟加拉獨立戰爭進行軍事行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探照灯行动(乌尔都语:آپریشن سرچ لائٹ,孟加拉语:অপারেশন সার্চলাইট)是指在1971年3月期间,西巴基斯坦军队为遏制前东巴基斯坦的孟加拉民族主义运动而进行的军事行动代号。[13][14]根据当时西巴基斯坦中央政府的命令,最初的计划是设想在3月26日前控制东巴基斯坦的所有主要城市,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消灭所有政治上及军事上的孟加拉反对派。[15]当时西巴基斯坦的领导人并没有预料到孟加拉人会长期抵抗及后来印度的军事干预。[16]
此条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21年12月21日) |
探照灯行动 অপারেশন সার্চলাইট آپریشن سرچ لائٹ | |||||||
---|---|---|---|---|---|---|---|
孟加拉国独立战争的一部分 | |||||||
1971年孟加拉国种族灭绝的人类遗骸及战争资料 | |||||||
| |||||||
参战方 | |||||||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
| ||||||
兵力 | |||||||
孟加拉人抵抗组织:
准军事部队:
增援部队:
|
巴基斯坦准军事部队:
地面增援:
| ||||||
伤亡与损失 | |||||||
穆克蒂 巴希尼:
|
| ||||||
平民死亡人数: 300,000–3,000,000 名孟加拉平民[9][10][11][12] |
随着最后一个由孟加拉人控制的城镇于陷落,探照灯行动的主要阶段于5月中旬结束。这次行动直接促成了1971年孟加拉国种族灭绝,三十至三百万名孟加拉人被杀,大约1000万人逃往邻国的印度成为难民。[17][18]这次行动的主要目标是印度教徒、孟加拉的知识分子及民族主义者。这次残忍的杀戮激怒了孟加拉人,他们因此宣布从巴基斯坦独立,建立了新的孟加拉国。[19]
探照灯行动的暴行最终导致了孟加拉国解放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印度军事支持穆克蒂·巴希尼抵抗组织,以游击战的方式对抗西巴基斯坦军队。同年12月,巴基斯坦发动成吉思汗行动,对印度发起先发制人的打击,印度因此开始直接军事干预内战,最终西巴基斯坦宣布无条件投降,孟加拉国于1971年12月16日正式独立。
在印巴分治前,曾设想把穆斯林占多数的东部和西北部地区分成两个国家,但遭到英国殖民当局的反对而作罢。[20]1947年8 月,巴基斯坦和印度两个新的国家正式诞生。[21]巴基斯坦的西部地区被称为西巴基斯坦,而东部地区(现代孟加拉国)最初被称为东孟加拉邦,后来被称为东巴基斯坦。东部和西部是两个在地理和文化上都各自独立的地区。[22]
西巴基斯坦及东巴基斯坦的文化、语言及民族都不相同,共同点仅为都是穆斯林,但由于印巴分治是以宗教划分,孟加拉穆斯林因此并入巴基斯坦。1948年,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真纳宣布把乌尔都语定为巴基斯坦唯一的官方语言。[23]然而,乌尔都语在历史上只在次大陆的北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流行;而在东孟加拉邦,母语是孟加拉语,而在当时巴基斯坦全国中,讲孟加拉语的人口占了56%以上。[24][25][26]这决定在东巴基斯坦地区引发了广泛的抗议活动,政府的立场被视为试图压制东部的文化。孟加拉人民因而发起语言运动,争取同等地位。该运动在1952年达到高潮,同年2月21日,警察向抗议的学生和平民开枪,造成多人死亡,孟加拉建国定这日为语言运动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于1999年宣布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27][28]
双方在意识形态上的不同也导致了两地的紧张情绪。中央政府希望实行伊斯兰教式的国家宗教制度,但孟加拉人却把族裔置于宗教认同之上,希望建立一个符合世俗主义的社会。[29][30]而且虽然东西两个地区的人口几乎相等,但政治权力却集中在西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在经济上受到剥削,导致许多孟加拉人的不满。[31]
孟加拉人民联盟在1970年巴基斯坦大选中赢得决定性多数后,孟加拉人期望中央政府会根据六点运动迅速将权力移交至人民联盟。1971年2月28日,时任巴基斯坦总统的叶海亚·汗在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主导的巴基斯坦人民党(PPP)压力下,推迟了原定于3月举行的国会会议,这决定令东巴基斯坦地区(现孟加拉)开始出现大型抗议及冲突,支持西巴基斯坦政府的比哈尔人被孟加拉人针对,[32][33][34]3月上旬,超过 300 名比哈尔人在吉大港的暴动中丧生。[35]在这一系列事件发生后,中央政府以“比哈尔人被屠杀”为由,在3月25日起军事干预东巴基斯坦,探照灯行动正式启动。[36][37]
该计划由Khadim Hussain Raja少将和Rao Farman Ali少将制定,是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部会议在2月22日所做决定的后续行动,来自奎达的第16步兵师和来自西巴基斯坦喀里安的第9步兵师也被命令调到东巴基斯坦。[38]在将该计划付诸实施前,不支持对平民发动袭击的将军萨哈扎达·雅各布·汗(Shahabzada Yakub Khan)及东巴基斯坦总督赛义德·穆罕默德·阿赫桑将军被解除了职务,总督一职由蒂卡·汗接任。[39]3月17日,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阿卜杜勒·哈米德·汗将军通过电话授权行动,行动最终于3月25日晚上在东巴基斯坦首都达卡展开,作为行动的一部分,巴基斯坦军队袭击了达卡大学,造成至少数百名教职员及学生死亡。[40][41]其他的行动目标包括东巴基斯坦步枪队的总部Rajarbagh Police Lines,及印度教人口占多数的旧达卡社区。士兵们用火焰喷射器及机枪攻击试图逃离的平民,多个街区被推平。[42][43]在那个晚上,达卡市内有数千人死亡及被捕。[44][44]
这次行动令震惊了人民联盟的领导层,拉赫曼视为最后通牒,代表不再会有谈判,他于是在同日凌晨通过无线电广播宣布孟加拉国独立,他其后被捕并被送往西巴基斯坦,以叛国罪被扣留。[45][46]人民联盟总书记塔久丁·艾哈迈德于30日逃离达卡并越过印度边境。[47]4月4日塔久丁与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会面,会议上达成了两项重要决议:印度向孟加拉国难民开放边界,及允许孟加拉政府在印度领土内运作。[48]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因此在加尔各答正式成立,奉拉赫曼为总统。
到了4月10日清晨,巴基斯坦军队已经控制了达卡、赛义德布尔、库米拉、吉大港及库尔纳市,所有重要的机场都由巴基斯坦控制。[49]由于孟加拉人出乎意料的顽强抵抗,使巴基斯坦预期在4月10日占据东巴基斯坦地区的计划变得不可能。[50]但这种最初的成功抵抗并不能持续,因为随着战事拉长,孟加拉抵抗组织开始缺乏训练有素的人员、军官及补给,缺乏中央指挥结构也使分散在各地的部队之间的没有协调。[49]巴基斯坦军队在4月10日投入第9和第16步兵师,准备夺取主动权。纳资将军11日在孟加拉地区取得巴基斯坦军队的指挥权后,并决定实施了以下战略︰[49]
针对这一战略,孟加拉抵抗组织的指挥官选择了“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持尽可能多的地区”的计划,[51]孟加拉领导人希望将巴基斯坦军队限制在城市里,同时流亡中的临时政府在国际间寻求外交承认,孟加拉总理塔久丁·艾哈迈德与印度总理英迪拉 甘地会面请求军事援助甚至是干涉。[52]可是,除了拥有大量缺乏训练的志愿者外,穆克蒂·巴希尼部队一无所有。相反,巴基斯坦军队拥有人员、火力及空中的绝对优势。纳资将军选择同时攻击各地的孟加拉军队,并使用直升机载兵包抄抵抗组织的阵地,重创选定目标。巴方车队虽然多次遭到伏击,但这也只能暂时拖延了巴军的推进。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内战不断升级,不少仍效忠西巴基斯坦的民兵组织(主要是当地的少数民族比哈尔人)也参与到战争中。[53]到了4月下旬,孟加拉所有主要城市都已沦陷。到5月中旬,所有主要城镇都已被占领。到6月中旬,孟加拉的残部被驱赶,越过边界进入印度。探照灯行动基本上完成[54][55]
而在常规战争的失败后,孟加拉人转以游击战的方式对抗西巴基斯坦军队。[53]
在4月和5月期间,有几千孟加拉人到印度寻求避难,其中大部分是抵抗运动的成员。 然而,随著巴基斯坦军队在升级行动,逃往印度的难民大幅增加。 最终大约1000万人离开东巴基斯坦地区,估计有 730 万人逃到西孟加拉邦,另外150 万人在特里普拉邦,最终大约670 万人被安置在印度境内825个的难民营中。大量外国人口的涌入为印度带来了经济、社会及国家安全的担忧,成为印度最后选择军事干涉的原因之一。[17][18]
在哈穆杜拉赫曼委员会(Hamoodur Rahman Commission)的调查下,巴基斯坦承认自由探照灯行动开始,并到最终的孟加拉解放战争期间,导致了至少两万六千名孟加拉平民死亡,[56]孟加拉方面则声称有多达300万人死亡,[57]当中包括其他非孟加拉族人及印度教徒,西巴基斯坦记者安东尼·马斯克林(Anthony Mascarenhas)在《泰晤士报》上发表了一份报告,题为“种族灭绝”。在报导中他指印度教徒被逐村逐户地追捕,有许多人在粗略的检查后,被发现没有接受过割礼就被立即开枪打死。[58]在内战中帮助西巴基斯坦的比哈尔人也被孟加拉人报复。[59][60]独立研究人员则估计死亡人数约为30万至50万人。[61][62]
印度持续增加对穆克蒂 巴希尼的援助,而穆克蒂 巴希尼与巴基斯坦军队之间的战斗也愈演激烈。难民不断的涌入令印度的负担日重,而巴基斯坦的军事行动增添印度在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忧。总理英迪拉·甘地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舞台上多次批评巴基斯坦的行为,并强调孟加拉难民的困境及其对印度的影响。[63]然而,美国和中国拒绝进行干预,这是因为当时巴基斯坦亲西方阵营,地缘政治考量下美国不可能公开批评或反对巴基斯坦,而中国在1962年中印战争后与印度关系高度紧张,希望借巴基斯坦来遏制和削弱印度。在中美对巴基斯坦的支持下印度向东巴基斯坦派兵成为不可能,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还试图阻制相关报导。[64][65][66][67]在这情况下苏联与印度进行了接触,并于同年8月签署的《印苏友好合作条约》,双方承诺在对方遭到袭击时会提供军事支持。这条约对北京及华盛顿发出的强烈信号并最终使他们立场软化,也为印度提供了掩护,不必担心自己的行动会被中美军事干涉。[68]这令巴基斯坦感到忧心,印度的武装干预正变得不可避免,于是巴方决定发起先发制人的打击。同年12月3日,西巴基斯坦发动成吉思汗行动,对印度空军基地和雷达站进行空中打击,但成效甚微。当天晚上,英迪拉·甘地向全国发表讲话,指巴基斯坦已对印度发动战争,印度因此开始直接军事干预内战,1971年印巴战争打响,最终巴基斯坦无条件投降,孟加拉国于1971年12月16日正式独立。[5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