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姚弋仲(280年—352年),南安郡赤亭县(今甘肃省陇西县西)羌人。西晋末期至五胡十六国前期人物,南安羌族酋长,先后降于前赵、后赵及东晋。姚弋仲亦是后秦开国君主姚苌之父。
姚弋仲为烧当羌后代,汉光武帝建武中元年间其先祖滇虞因侵扰东汉而受东汉朝廷讨伐,被逼逃亡出塞。至迁那时内附,至此获居于南安郡赤亭县。姚弋仲是迁那的五世孙,其父是曹魏镇西将军、西羌都督柯回。
姚弋仲年少聪明而勇猛,英明果断,雄武刚毅,不治产业而以收容救济为务,故很受众人敬服。永嘉六年(312年),时值永嘉之乱次年,姚弋仲举众东迁榆眉,胡汉人民扶老携幼跟随者有数万,姚弋仲并于此时自称护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太宁元年(323年),前赵帝刘曜消灭盘据陇西的陈安后,关陇地区的氐、羌部落都向前赵请降,刘曜就以姚弋仲为平西将军,封平襄公。
刘曜于咸和三年(328年)败于后赵天王石勒后,留守长安的太子刘熙于次年弃守长安,出奔上邽(今甘肃天水市),导致关中大乱,后赵乘时进取关中。不久石虎更领兵攻下上邽,消灭前赵残馀势力,姚弋仲亦于是归降后赵,并获石虎推荐行安西将军、六夷左都督。姚弋仲当时向石虎建议迁移陇上豪族,以削弱其实力并充实京畿地区,得石虎听从。
至咸和八年(333年),后赵帝石勒去世,石虎以丞相掌握朝权,因著姚弋仲前言及氐酋蒲洪的劝言,于是迁关中豪族及氐、羌共十万户到首都襄国(今河北邢台)所在的关东地区,并命姚弋仲为奋武将军、西羌大都督,封襄平县公,让他的部众迁居于清河郡的滠头(今河北枣强县东北)。后又迁持节、十郡六夷大都督、冠军大将军。
永和五年(349年),高力督梁犊与其部众兵变,声势浩大,并击败石虎派往讨伐的李农。石虎当时大为恐惧,并召姚弋仲与燕王石斌讨伐梁犊。姚弋仲率其部众八千馀人轻骑至首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当时石虎已重病,不能马上接见,只先赏赐姚弋仲酒食。姚弋仲怒而不食,说:“召我击贼,岂来觅食邪!我不知上存亡,若一见,虽死无恨。”石虎接见后加授姚弋仲使持节、侍中、征西大将军,赐铠马。随后姚弋仲就不辞而出,策马南奔,大破叛军,斩梁犊。因功加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进封西平郡公。姚弋仲还当面指责石虎杀害年长儿子而立年幼儿子为储,言辞之间用“你”“我”分别指代石虎与自己,全无君臣礼节,石虎也不计较。
同年,石虎去世,太子石世继位,而征梁犊归来的姚弋仲、蒲洪等人亦于此时回军,并与彭城王石遵相遇于李城(今河南温县),并共同劝说石遵起兵夺位[1]。石遵随后起兵,不久就杀石世继位,并让冉闵掌有兵权。然而不久冉闵就废杀石遵,立石鉴为帝,掌握朝政。新兴王石祗于是与姚弋仲及蒲洪连兵,移檄讨伐冉闵。次年,冉闵杀石鉴并诛杀石氏宗室,姚弋仲就率众讨伐冉闵,移兵至混桥。不久石祗于襄国即位为后赵帝,以姚弋仲为右丞相,封亲赵王,并殊有礼待。永和七年(351年),冉闵围攻襄国,姚弋仲命其子姚襄率兵救援石祗,并配合后赵太尉张举的行动[2],遣使向前燕求援。最终在汝阴王石琨、姚襄、前燕三军以及襄国守军夹击之下,围城的冉闵兵败,败退邺城。虽然姚襄取胜,但因为没有应姚弋仲在出发前所要求的擒得冉闵,遭姚弋仲以杖打一百责罚。而同年石祗亦被杀,后赵灭亡,姚弋仲于是遣使向东晋投降,获授使持节、六夷大都督、都督江淮诸军事[3]、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单于,封高陵郡公。
次年(352年),姚弋仲在患病时向诸子说:“石氏厚待我,我本来想尽力帮助他们。而今天石氏已经灭了,中原无主;我死了以后,你们要尽快归降晋室,并固守臣节,不要做不义的事呀!”及后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其五子姚襄续统其众。
姚襄后为苻生所败,弋仲的灵柩为其所获,苻生以王礼葬弋仲于天水冀县。后来,姚弋仲第二十四子姚苌称后秦帝时,追谥姚弋仲为景元皇帝,庙号始祖,其墓称为“高陵”,置园邑五百家。现为天水市域重点文物古迹。
姚弋仲共有四十二子。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