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感缺失(英语:Anhedonia,台湾作失乐症)是指对原本能够带来快乐的活动(爱好、社交、交媾等)失去兴趣的现象。虽然早期对于快乐的定义强调“快感”,近年来人们更多地强调需要考虑这些快感行为的其他方面,如动机、参与活动的需求等,而再不是仅仅局限在活动本身带来的快感。[1]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7年5月8日) |
成因
目前的研究尚未找出造成快感缺失的所有生物机制[2]。造成快感缺失的原因多种多样。能引起强烈免疫反应和炎症的疾病,一般会造成快感缺失。脑炎会让大脑奖励回路受损,减少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合成和流动[3]。此外,抗抑郁药物如SSRI能抑制情感,悲伤和快乐同时被抑制[4];服用大量抗生素,也可能导致制造血清素和多巴胺的肠道菌群消失,甚至触发肠道炎症[5]。另外,人类随著年龄增长也容易患有快感缺失。女性进入更年期之后,能刺激多巴胺受体的雌激素减少,同时分解血清素和多巴胺的单胺氧化酶也会增加[6]。男性亦然,睾酮减少让男性“无精打采”,对过去的爱好失去兴趣[7]。而且步入中年后,两性还会因为工作压力和孩子青春期的成长问题等环境因素陷入焦虑[8][7]。
日常的饮食会影响肠道菌群,继而影响情绪,但是现代饮食难以让现代人维持健康的肠道菌群,一些添加剂如乳化剂、甜味剂、色素会影响肠道菌群的形成,甚至消灭益生菌。工业养殖在牲畜上使用抗生素,肉类制品残留的抗生素也会破坏肠道菌群。加上高脂高糖食物会加重肠壁多孔,增加炎症发生的几率[9]。此外,不良生活作息,如睡眠不足会破坏大脑的情绪调控机制。诺拉·沃尔科的研究发现,睡眠不足的人,神经元虽然能释放多巴胺,但是不能接收,无法正常流动的多巴胺会影响人的情绪[10]。
参考资料
参加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