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吕东(1915年7月—2005年5月),奉天海城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冶金工业部部长、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
1935年,吕东考入东北大学史地系、北京大学历史系,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组建晋察冀行政委员会财政处印刷局,担任局长,并兼任晋察冀边区银行监督。1940年,担任晋察冀边区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1944年,担任晋察冀边区二分区地委委员、冀察行署秘书长。
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担任中共沈阳市委书记,辽宁省政府秘书长,辽东分局财委副书记,东北行政委员会辽东办事处秘书长等职[2]。1948年,他调任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第一副部长,主持工作[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跟随周恩来赴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及苏联援建项目等谈判[4]。1952年,其担任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副部长[5],期间并组建东北工学院、北京钢铁学院、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中南矿业学院等。1952年8月7日,吕东被调任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副部长,主持党务工作。重工业部任务是组织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四个基础材料工业的生产和建设。1952年11月,中央指示精神提出了全国的经济恢复工作接近结束,“适应新形势把基本建设提到首要地位”的任务,工作重心从生产转为基本假设。吕东根据部务会议商定的统一部署,具体落实加强和充实基建战线的一系列措施,包括:
1956年5月,重工业部撤销改组为冶金工业部,吕东为主持常务工作的副部长、党组副书记。组织编制了冶金工业部《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总结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安排(草案)》,提出钢铁工业建设“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战略部署,即继续建设鞍钢、武钢、包钢三个年产钢300万吨规模大型钢铁基地;新建扩建太钢、石景山、重钢、马钢、湘潭五个年产钢50—100万吨规模中型钢铁厂;由地方建设18个中小型钢铁厂。得到毛泽东、陈云的重视与赞扬。
1964年5月,吕东开始接替王鹤寿主持冶金工业部的全面工作。同年9月3日,中央正式任命吕东为冶金工业部部长、党委书记。建设攀枝花等钢铁基地[6]。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并关押入狱。1971年,平反之后担任华北协作区筹备组主要负责人。1977年12月25日,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机械工业部党组书记、部长[7]。从1978年2月20日到10月30日,8个月中,连续召开了6次电话会议、两次现场会议和一次质量展览,开展全航空工业声势浩大的质量大检查。通过两年大抓质量的工作,1979年,所有企业都完成了质量指标,全行业综合废品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把发展航空工业的战略指导方针,简明地概括为“三个一代”(更新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和“三个转轨”(转到质量第一、科研先行、按经济规律办事)。后任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第一副主任。
1982年1月,担任国家经济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任,协助国务委员张劲夫组建经委机关和主持日常工作。张劲夫担任了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秘书长的工作,国家经委的全局工作实际上是由吕东主持。主任。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现有企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工作。提出“现在单位产品能源消耗不逐步下降,原材料消耗不大大下降,产品得不到迅速的更新换代,不能做到‘改进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要想实现翻两番,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后任国家经委主任。1985年开始定期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并要形成制度。1988年,国家经委被撤销,改任任中共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顾问,中国工业经济协会会长[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