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赤蛙(拉丁学名:Hylarana taipehensis)是台湾珍贵稀有等级的保育类动物。本来它们是台湾平地常见的蛙类,但由于近来台湾的农药滥用,导致它们的数量急遽减少,再加上人类对其栖息地的破坏,令它们现时只出现在少数的地方,并被列为保育类动物[3]。
分布于孟加拉、柬埔寨、台湾、香港、中国大陆(包括云南、贵州、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老挝、缅甸、泰国东北部、越南,可能出现在澳门和马来西亚。最近亦纪录于吉大港。本种亦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4]。
描述
雄蛙体型通常小于 3 cm(1.2英寸) ,雌蛙则小于 4 cm(1.6英寸)[5]。背部为黄绿色至绿褐色,两侧为浅黄棕色。成对的背外侧腺体皱褶呈可见的棕黑色线条。四肢为浅褐色,有深褐色条纹。腹部和颈部有微小的斑点,体侧有三条棕黑色条纹。鼓膜及其背后的区域是深黑褐色[6]。
栖地
台北赤蛙通常栖息于开阔的草地湿地、稻田、河流泛滥平原、森林池塘及落叶林中的沼泽地区。常可见繁殖于灌木丛遮蔽的水边。
台北赤蛙可适应人为农业环境,但生存仍受杀虫剂威胁,有时被视为害虫。台北赤蛙在台湾列为保育类动物[5]。但整体上,其可见于许多保护区中,并不认为生存受到威胁。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