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子的同位素(或0号元素的同位素)指的是质子数为零的核素[1],现时被证实发现的同位素只有1n及2n。1n较为稳定,半衰期较长(611.0秒[2]),其他的同位素非常不稳定[n 1]。
0号元素还没有在科学文献中使用(故此称为中子的同位素),无论是一个简明的物质形式,或作为一个元素。
另外,4n等,可能较稳定,在2004年的法国,发现了4个在一起的中子,被称为0号元素[3][4]但尚未能被证实。此外还有3n,但根据目前的模型来看,应该比其他的更不稳定,[来源请求]故不列出。而根据理论计算,由于五个中子无法束缚,因此5n可能无法存在[5]。此外,亦有一些探讨更多中子组成之核素的文献,例如20n[6]。
下表列出了部分的仅含中子的原子核,并以质量数n来表示,而0n只是符号,实际上不代表任何东西,故不列出。
1
n
大部分是由放射性元素衰变所射出的粒子,平均寿命约为十五分钟,会进行β衰变,半衰期为±1.0 秒, 611.0衰变能量为0.782343 兆电子伏特[7],另外有千分之一的自由中子会在衰变的同时,释放出γ射线,是轫致辐射的结果。此外,仍有约百万分之四的1
n
会发生双体衰变,即电子在产生后未能获得足够的能量脱离质子,于是和质子生成一个中性的氢原子。
2
n
是一种仅含有中子的核素,会从某些放射性元素中被从核中抛出,类似于中子发射,但其非常不稳定,半衰期约为10−22秒。若双中子与其他原子发生碰撞会造成其原子序不变但原子量增加2。2012年,中子的同位素2
n
被密西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明确的从16
Be
的衰变观察到[8];另外也有研究指出这种核素可由氦核在核反应炉中产生[9]。
4
n
是一种理论上存在的假想粒子,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核物理实验室的弗朗西斯科-米高儿·马科斯(Francisco-Miguel Marqués)带领的研究团队在观察铍-14核的裂变时,提出了四中子稳定核的假说[10]。这一假说认为,四个中子能形成一个稳定的原子核,但后来的实验工作未能重复马科斯等人的发现。现有理论认为这种组合不稳定。
符号 | Z | N | 同位素质量(u) [n 2] |
半衰期 [n 2] |
衰变 方式[11] |
衰变 产物 [n 3] |
原子核 自旋 |
相对丰度 (莫耳分率)[n 2] |
---|---|---|---|---|---|---|---|---|
1n[12][13] | 0 | 1 | 66491600(43) u 1.008[14] | 611.0(10) s[2] [0.782 ± .013 MeV][7] |
β− (>99.9%) | 1 H |
1/2 | 1.0000[n 4] 痕量或天然放射性 |
66511 u( 1.008 n )[2] |
γ (<0.1%) | |||||||
2n[15][16][17] | 0 | 2 | 32 u 2.017 | 1(0)×10−22 s[18] | n | 2 1n | 0+ | |
4n[10][19][20] | 0 | 4 | 4.043# | (<×10−22 s)# 1.0(0) | SF | (variable) | 0+ # |
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 同位素列表 | → |
反氢的同位素 | 中子的同位素 | 氢的同位素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