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注音符号中的韵母之一。字形取自“”的右侧,发音则取“师”字的韵母。

More information 注音符号灰底不用于国语官方注音;每格次行为万国音标, 声母 ...
注音符号
灰底不用于国语官方注音;每格次行为万国音标
声母
发音
方式
塞音 擦音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重唇
/p/

/pʰ/

/b/

/m/

/β/
轻唇
/f/

/v/
舌尖
/t/

/tʰ/

/d/

/n/

/ɫ˭~ɫʰ/

/l/
软腭
/k/

/kʰ/

/ɡ/

/ŋ/

/x/

/ɣ/
唇软腭
/kʷ/

/kʷʰ/

/ʔ/

/h/

/ɦ/
舌冠
/tɕ/

/tɕʰ/

/dʑ/

/ɲ~ȵ/

/ɕ/

/ʑ/
翘舌
/tʂ/

/tʂʰ/

/dʐ/

/ʂ/

/ɻ~ʐ/
平舌
/ts/

/tsʰ/

/dz/

/s/

/z/
介母、高元音
部位
普通
/i~j/

/y~ɥ/

/ɨ/

/ɯ/

/u~w/
鼻化
/ĩ/

/ũ/
韵母
单韵
/a/

/ã/

/ɐ/

/o/

/ɔ/

/ɔ̃/
复韵
/ai/

/ei/

/au/

/ou/
鼻韵
/m̩/

/am/

/ɔm/

/n̩/

/an/

/ɔn/

/ŋ̩/

/aŋ/

/ɔŋ/
韵尾
/p̚/

/t̚/

/k̚/

/ʔ̚/
其他
声调
官话 ˉ ˊ ˇ ˋ ˙
客闽 ˪ ˫
Close

“ㄭ”是193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为了解释“”的韵母而创造的注音符号,仅用于解释,而平常会省略不写出,因此一般人会觉得“ㄭ”韵是“空韵”,但事实上“ㄭ”韵是有其音值的。“ㄭ”的发音会根据位置不同,汉语学家[谁?]认为,“ㄭ”作为“”的韵母时,发为舌尖后不圆唇元音/ʅ/;作为“”的韵母时,则发为舌尖前不圆唇元音/ɿ/。由于后来在注音符号的扩充版本方音符号中,另增加了“”来表示/ʅ/,因此部分书籍将“ㄭ”专门用于/ɿ/,而“ㆨ”专门用于/ʅ/,达到分工效果。

然而,汉语学家的主张未获国际语音学学会接受,因此语音学界提出了多种新说。其中,传统的语言学者描述它们有“buzzing声”。不少现代的语言学者[1][2]则描述它们是音节化的辅音,但有很弱的摩擦,他们把“”的韵母写作/ʐ̩/,把“”的韵母写作//[3]。而对多数人来说,擦音仅持续在元音之前[4],舌头和牙齿的位置不变,但是舌头的接触略微降低,以从一开始排除高度近似的元音。UCL的John Wells[5]使用了更详细的转写,将前者写作/ɻᶤ/(如“”写作/ʂɻᶤ/)、后者写作/z̞ᵚ/(如“”写作/sz̞ᵚ/),以上标符号表示元音化的特征,并在/z/下面加上低降符号表示发音时舌头足够放松以除阻。Sang-Im Lee-Kim则把前者定为音节性卷舌近音/ɻ̍/,后者定为音节性齿龈近音/ɹ̩/[6]。另有香港学者建议将前者定为闭央不圆唇元音/ɨ/(如“”写作/ʂ͡ɨ/),后者定为闭后不圆唇元音/ɯ/(如“”写作/s͡ɯ/),以表示擦音的发音机制会衍生为元音[7]

由于众说纷纭,条目下文将沿用汉语学家的标记/ʅ/和/ɿ/。

汉语拼音中对应为[i],通用拼音则写为[ih],台罗拼音则将/ʅ/写为[ir]、/ɿ/写为[ur],南京官话拼音则将/ʅ/写为[r]、/ɿ/写为[y]。威妥玛拼音将“ㄓ、ㄔ、ㄕ、ㄖ”的韵母写为[ih],而“ㄗ、ㄘ、ㄙ”在旧式拼法中写为[ŭ];新式拼法则是[u],并将前头的“ㄗ”[ts]、“ㄘ”[tsʻ]、“ㄙ”[s]改写为[tz]、[tzʻ]、[ss],来与“ㄗㄨ”、“ㄘㄨ”、“ㄙㄨ”区别。

编码与拼音

More information 字元, 图档 ...
字元 图档 编码 国际音标 汉语拼音 威妥玛拼音 台罗拼音 通用拼音 粤拼 拉丁苗文
Unicode Big5 GB 2312
U+312D 未收录 未收录 ʅ[a 1] i ih ir ih
ɿ[a 2] i ŭ、u[a 3] ur ih
Close

注释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