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年,或称地球年、太阳年,是与地球在轨道上绕太阳公转有关事件再现之间的时间单位。将之扩展,可以适用于任何一颗行星:例如,一“火星年”是火星自己完整的运行绕太阳轨道一圈的时间。
一般而言,一年之长度取为太阳在天球上沿黄道从某一定标点再回到同一定标点所经历的时间间隔。由于所选取之定标点不同,年之定义有:
由1984年起,天文学上采用儒略年(不可和历法上的儒略历相混淆)作为统一的年的时间单位,规定为精确的365.25日,与回归年相比每128年误差1日。
太阳历通常是预测季节的指标,但是因为个别的季节长度变化颇大,都会使用天文学上的年来取代。例如,古埃及使用天狼星偕日升来预测尼罗河的泛滥。
格里历为了让春分点维持或接近3月21日,因此依附在分点年之下,一年的平均长度是365.2425日。
太阳历在现代广泛的被使用著,波斯历是其中最精确的一种。不仅是依据数字的规则,波斯历还以精确的天文计算确定春分点所落在的那一天(依据德黑兰的时区),做为每一年的开始。
天文学上的年或阴历的月都不是日期的整数倍,所以任何依附在天文年的历都会有补间法,像是闰年的设置。
在儒略历,平均的年长为365.25日,仍然是在使用近似天文年的时间单位。
纪年是用来标示特定年份的方式,有许多的方式,其中一种方式是用过去某一个时间作为历年的开始。其中最常用的是公元,以传统上认定耶稣的出生为公元的开始,在耶稣出生后的年代称为“主后”或“公元”,缩写为A.D.或C.E.[3],在耶稣出生前的年代称为“主前”或“公元前”,缩写为B.C.或B.C.E.[3],公元后或公元前的年份都从一开始,公元后一年之前的一年称为公元前一年,因此不存在公元0年。
当计算同时涉及公元前后的年份时,常会使用天文年编号法,公元前一年编号为0,公元前二年编号为-1,以此类推。
季节年是季节性的事件重复再现的时间间隔,例如:河水的泛滥、特定一种鸟类的迁徙、某种植物的开花、第一次的结霜,或是某种运动时间表的起点。所有这些事件在每一年的变化可能会超过一个月的时间。
学年有各种不同的分割法,在世界各国最常见的分割法有两种。
中华民国采用一学年两学期的制度,在两个学期之间以寒假(包含春节)分割,并以暑假作为学年的衔接。寒暑假期间也会开一些短期班,虽然不属于正规的学年之内,也采用自愿或是选择参加,但在升学竞争下学生几乎都会参加,有些学校甚至会非法强迫学生参加。在过去曾于3月29日至4月5日之间有长约一周的春假,但因周休二日的实施已经取消。
中国大陆也采用相似的学年,不过在上学期的十月一日有一周的假期。(原本下学期的五月一日还有一周的假期,自2008年起取消)
在南半球方面,学年和历年大致上是一致的,所以学年就直接参照历年。
儒略年常用于年文和其他科学上,单位长度被明确的定为365.25日,一日为86400秒。在不同的科学上常以符号"a"(源自于拉丁文的annus, annata)连贯上下文以表示此长度为单位的年。用于天文计算上的儒略世纪为36525日,儒略千年为365250日。基本上,儒略历被用于精确的指出日期的间隔(不是真实的年),因为在很长的时间间隔上,日期的陈述是很不方便和不能凭直觉判断的。用于距离上的光年,也以儒略年作为计算的单位。
恒星年是参考一个固定不变的架构(好比一颗恒星),地球在轨道上完整的公转一圈的时间。这段期间是公制中的365.2563051日(使用J2000.0历元,=2000年1月1日12:00:00地球时(TT),365天6小时9分9秒,),而日的平均长度是公制中的86,400秒。
回归年是以黄道(地球轨道所在的平面)和赤道(垂直地球自转轴的平面)的交点作为参考的架构,地球完成环绕一周的时间。由于分点岁差的缘故,这个架构相对于恒星会在黄道上缓慢的西行(周期约26,000回归年),结果是地球会在完成相对于恒星是固定的完整恒星年轨道之前先完成回归年的轨道,因此回归年比恒星年短。回归年确实的长度与所选择的起点有关:例如分点年是从春分点回到春分点。
使用J2000.0历元,平回归年(对黄道上所有的点)的长度是:
游走年(英文称为vague year,来自于拉丁文的annus vagus,又作wandering year)是在历法中取最接近回归年的整数,以365天做为一年,而没有固定的置闰措施,这会造成与回归年之间的误差,使季节逐渐偏离。使用游走年的历法又称为365天历法,以古埃及历法为例,一个基本的游走年会分成天数皆为30日的12个月份,再补上另外的五天(epagomenal days)。使用游走年的历法包括古埃及历、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历、亚美尼亚历、以及中部美洲文明所使用的历法,如马雅的哈布历与阿兹特克的太阳历。[4]
近点年是地球连续两次经过近日点的时间间隔。由于地球的轨道是椭圆形,所以有近日点和远日点两个特殊的拱点。在2000年,地球于1月2日通过近日点,在7月2日通过远日点。由于其他行星的重力扰动,地球轨道的形状和方向不是固定的,拱点相对于恒星会缓慢的移动,导致近点年比恒星年长了一点,椭圆形改变的周期约为112,000年。近点年也比回归年长(历法上曾企图追踪),椭圆相对于春分点的公转周期约21,000年,经历这一段时间近日点与春分点会回到相同的相对位置(在历法上的季节又能完全相同的对应)。
使用J2000.0历元,近点年的平均长度是:
龙之年或食年是从地球上观察,太阳再回到黄道与白道上相同交点的周期。这个周期与日月食的发生连结在一起:只有太阳与月球都在交点附近时才能发生日食或月食,所以每相隔半个食年就会在一个月的期间内会发生食,因此一个食年有两个食季。使用J2000.0历元,食年的平均长度是:
将这个周期扩充成月球的升交点绕行黄道一周的时间,就是月球的交点逆行周期:
满月周期年(full moon cycle)或略称为福摩西(fumocy)是由地球上观察满月再次出现在近地点的周期,可以看见一年中最大的满月。此一周期相当于14个朔望月:
偕日升年是同一颗恒星再度偕日升的周期,除掉恒星的自行与分点岁差的影响之后等同于恒星年。(具体的实例:在古希腊时代可以在地中海看见的南十字星座,现在却常年在地平线下。)
天狼星年是以天狼星做标准的偕日升年,它的平均长度相当于儒略年的365.25天。
高斯年是相对于太阳质量微不足道的行星在不受其他行星摄动影响只有高斯引力常数的恒星年。以地球为例,在这种情况下会比平均距离稍为接近太阳一点,一年的长度是:
贝塞耳年是一种回归年,以假想的太阳从黄经280°再回到黄经280°所经历的时间为准,这在历法上是每年的1月1日前后,是19世纪的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所制定的。从儒略日推算白塞尔年的近似公式如下:
大年也称为柏拉图年或岁差年,是春分点完整的绕行黄道一周所经历的时间,长度大约是25,800年[5],因为岁差的数值会改变,所以无法计算出准确的时间长度。
银河年(GY),也称为宇宙年,是太阳系在轨道上绕著银河系中心公转一周的时间[6],估计在2.25亿至2.5亿“地球年”之间[7]。
一天文年的确切长度会随著时间而改变,变动的主要来源有:
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潮汐拖曳增长了日和月,因此我们日常用平均视太阳日来测量年长,年的长度便随著产生变化。潮汐力反过来又受到冰河期后的反弹和海平面上升的因素影响。
太阳的有效质量也因为太阳风的吹送和核心产生的能量辐射而改变,在很长的时间下也会影响到地球的轨道。
平年是365天=8,760时=525,600分=31,536,000秒。
闰年是366天=8,784时=527,040分=31,622,400秒。
容易记住的概略秒数是一年有×107秒。
格里历在400年的周期中有146,097天,恰好是20,871星期。
可以参考格里历的数值。
年是一个时间单位,但还没有一个广为大家接受的统一符号来表示年。国际单位制中没有年的建议符号,NIST SP811[8]和ISO 80000-3:2006[9]建议依拉丁文的annus,用符号a来表示一年[10]。在英文中亦常会使用“y”或是“yr”的简称,尤其是在地质学或是古生物学的领域中,而衍生的“ka”、“Ma”、“Ba”或“kyr”、“myr”和“byr”分别对应千年、百万年及十亿年,也常用来标示过去到现在经过的时间[10][11][1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