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sor是一种实验装置,它以电场来加热离子,直到产生适合核聚变的情况。这是一种惯性静电约束装置,主体内部呈真空状态,当中有两个带著电极的金属笼子,产生电压。带著正电的离子进入这个装置,会被电场牵引而加速、发热,并集中在中心位置。当达到适合的温度,离子在装置中心的浓度也增加,若发生相互碰撞,且燃料适当(氘)即会发生核聚变。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14年6月24日) |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4年6月24日) |
这种实验装置,最常见的类型,是Farnsworth–Hirsch fusor。[2]这个装置由美国发明家费罗·法恩斯沃斯(1964年)和罗泊特·赫舍在1967年发明。[3][4]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William Elmore,James L. Tuck与Ken Watson,曾经提出另一个构想,[5]但是没有实际作出来。
机制
Fusor这个装置包含两个用金属线作成的笼子,外层的金属笼子为阳极,而内层的笼子为阴极,这两个笼子被包覆起来,装置内形成真空。当带著正电的离子进入装置,会被内层外层电极形成的电场牵引,向内部加速。随著离子的速度增加,温度也会随之增加。电场牵引著离子,使它的速度上升,温度也上升,一直加热到可能发生核聚变的状态。在装置中心位置,离子浓度会增高,若发生碰撞,可能有几个离子发生核聚变。
每增加1伏特的电压,可以使离子温度增加11,604开尔文。典型的磁局限融合装置产生的电浆,约为15 keV或是170 megakelvin。只要有15,000伏特的电压,就可以使带著正电的离子加热到这个程度。但因为这个装置的电阻会使能量产生很高的耗损,因此类似的装置,输入功率都会大于输出功率,通常无法实际产出能量。
历史
这种核融合装置的设计概念,最早由费罗·法恩斯沃斯提出,使用惯性静电约束(IEC)的原理。费罗·法恩斯沃斯在自己的实验室中进行设计,并取得专利。惯性静电约束这个名称也是由他选定。
1949年,ITT公司并购了法恩斯沃斯实验室,核融合计画被认为无利可图,因此遭到搁置。
1962年,费罗·法恩斯沃斯提出一项专利,以线栅间的电压差,来牵引离子,使离子加速到发生核融合。
1964年至1967年间,罗泊特·赫舍提出一个修改过后的设计,并开始实际建造。
实作
- 专业
- 东京工业大学[6]
-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7]
- 土耳其原子能管理局[8]
- 业馀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延伸导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