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容ID(英語:Face ID)是苹果公司设计和发布的一个脸部辨识系统,在iPhone X中首次运用。此功能于2017年9月12日首次公布[1][2],旨在取代Touch ID而非新增一种安全机制。它允许使用者解锁苹果装置,在各个苹果数字媒体商店(iTunes商店、应用商店以及iBooks商店)中购买,以及作为Apple Pay或应用程式内支付的身份验证方式。
开发者 | Apple Inc. |
---|---|
首次发布 | 2017年 |
操作系统 | iOS 11 或更新的版本 iPadOS 13 或更新的版本 |
网站 | https://support.apple.com/zh-tw/108411 |
苹果公司称,非本人解锁手机的概率是百万分之一[3][4]。苹果公司也表示,面容识别资讯本机存储于Apple A11 Bionic及次代芯片的安全区域,不会在云端存储。
因应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iPhone 12及后续机种,只要作业系统更新到iOS 15.4或更新版本,允许使用者戴著口罩解锁Face ID,使用者也可自行设定是否开启此功能[5]。
支援装置
可使用Face ID的装置有:
原理
面容ID会先用泛光感应组件照亮用户的脸部获取2D红外照片,然后再用红外摄像头识别,接下来再用点阵投影器向物体的表面投出三万多个特定编码的红外点,再通过反射回到红外摄像头接收器,利用红外照片和反射回去的红外点间的偏移,就可以物体获得脸部表面的景深信息,从而构建一个3D精确模型,然后就会将红外图像和3D精准模型发送到处理器中,并转换成一道数学表达式,比对之前已注册的面部数据后,就会得出结果。 其中的“注视解锁”的功能是通过红外摄像头捕捉眼球的画面并识别瞳孔特征来实现的,技术提供方是:SensoMotoric Instruments、提供结构光技术的PrimeSense公司和提供面部捕捉技术的FaceShift公司。[6]
特征
使用不可见的红外线,帮助识别脸部,光线昏暗下依然可用,能使红外摄像机判定眼睛是否直视萤幕,以确保只有使用者才可以解除锁定,并利用人工智能来学习记住长相的持续变化。
红外摄像机用于拍摄平面红外图像之外,同时读取立体点阵图形。把上面两者做神经网路分析的资讯数据化后,数据将发送到A11 Bionic芯片中的安全区域来确认匹配性。
争论
面容ID可能慢于Touch ID[7],以及容易被警方破解[8],或者有可能被双胞胎骗过[9]。13岁以下的儿童出现错误配对的机率不同,因为他们的独特面部特征可能尚未完全发育[10];苹果公司面向开发者的开发审核指南也要求,13岁以下的使用者使用面部ID功能时需同时提供额外的授权验证方式。11月14日,有人上传影片《10岁儿子的面容 解开母亲的iPhone X》。虽然母亲事前告诉儿子不要看,但儿子不理会她并成功解开了[11][12],也因此部分脸部支付服务,若为儿童设计的程式的可能无法使用[13]。越南公司Bkav声称于11月9日成功以面具破解,面具的成本大约150美元[14]。被问到能否制造新面具,Bkav拒绝并解释:测试影片的面具需要大约9小时制造[15]。Bkav的出发点为概念验证,他们并认为安全性仍然极高。
参见
- Touch ID
- 结构光3D扫描器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