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美国战略轰炸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B-1“枪骑兵”(英语:B-1 Lancer),是美国空军在冷战末期开始使用的超音速可变后掠翼重型长程战略轰炸机,由北美航空(后与洛克威尔公司合并,又被波音并购)于1970年代研制,在1974年首次试飞,并于1985年服役。
二战后,美国战略空军的战略轰炸机走高空高速技术路线。相继发展出10台发动机的B-36D,6台发动机的B-47,8台发动机的B-52同温层堡垒轰炸机,1960年服役B-58轰炸机最大飞行高度超过了15200米,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1850千米/小时。XB-70“瓦尔基里”轰炸机最大飞行高度24400米,最大速度更高达3倍音速,但在1963年因国防部的指示不得不予放弃。B-70计画取消不久后,美国空军就开始检讨新战略战斗机的构想。新战略轰炸机不追求B-70那么高的速度,而是以音速左右的低空进攻为主。
由于B-52轰炸机的高空亚音速进袭方式,在面对新式的防空系统、飞弹及战机已难以生存,而新一代具匿踪性能的“先进技术轰炸机”(ATB)所需技术,在短期之内又无法开发出来。为了维持美国“战略铁三角”(陆基长程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式弹道导弹、长程战略轰炸机)的完整,美国决定研发新世代具低空渗透能力的长程战略轰炸机,来填补这一个空档。1961年美国空军启动了“亚音速轰炸机”(SLAB)计划。1965年启动了“先进有人驾驶战略飞机”(AMSA)计划。经过60年代F-111及B-70等2个失败的发展案后,1969年,美国空军发布了项目需求书,AMSA被正式命名为B-1“枪骑兵”。B-1A的主要作战方式为超音速高空突防,1970年6月4日,美国防务系统采办评审委员会最终决定,B-1项目进入全尺寸发展阶段,由洛克威尔公司生产5架飞行试验样机和1架静力试验样机。1974年10月26日,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帕尔姆德,机号74-0158的首架B-1原型机正式出厂,并于当年12月23日首飞。首飞历时78分钟。1977年,B-1A计画因为造价高昂,且穿透能力不如弹道飞弹,1977年6月30日,美国总统卡特在听取了国防部长布朗的建议之后,宣布取消B-1的生产计划。布朗认为,携带现代巡航导弹的作战飞机可以更有效地确保美国战略力量的有效性。然而,已经建造的四架原型机仍持续试飞至1981年4月。1978年10月5日,在15240 米高空,第二架B-1原型机达到了M2.22的最大飞行速度。
直到继任的美国总统雷根上台后,1981年10月2日,里根总统宣布,美国将制造100架低空高速突防的B-1B战略轰炸机,并在1986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B-1B总经费达到了205亿美元。于1983年3月进行B-1B原型机的试飞,1985年正式量产进入美国空军服役。最高在役的数量约为95架。
B-1B首次投入实战是在1998年12月的沙漠之狐行动,对伊拉克进行空中轰炸。[2]
1999年,6架B-1B投入北约各国对塞尔维亚所进行的联合轰炸任务,并在仅占总飞行架次2%的情形下,投掷了超过20%的弹药量总合。
在2001年阿富汗战争初期,8架B-1B也扮演十分重要的空中轰炸角色,投掷了包括约3,900枚JDAM在内的各型传统炸弹。而之后在第二次伊拉克战争中,亦有少量B-1B参与空袭任务。
2024年2月2日,2架B-1B轰炸伊拉克及叙利亚境内的伊朗部队阵地,共投掷125枚炸弹,以报复约旦美军基地受袭[3][4]。
机体最大的特色是采用可变后掠翼的形式,全开时翼展可达到41.78米,采用最大后掠角时是23.84米。可变后掠翼是用来调和各种矛盾要求的手段,如高速飞行、低受风负荷(Wind Gust)、长续航距离及优良的起降性能等。由于采可变后掠翼,B-1能从跑道长度较短的民用机场起飞作战;事先分散机群可避免因敌方先制攻击机场而全数遭到破坏。
B-1的机身是由平滑的曲面所包覆,和主翼没有明显界线。此外,曲面可分散雷达的电波,借此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RCS),使B-1更不易被雷达察觉。
B-1在平坦的地面上可降低到60公尺的飞行高度,之所以能有如此超低空的飞行能力,归功于由前方监视雷达和自动操纵装置组合而成的地形追踪系统。它是从机首不断地探测飞行路径上的地形,使机体自动配合起伏升降,和地表维持一定高度的系统。飞行高度可定出60公尺、90公尺、120公尺、150公尺、225公尺、300公尺等六个阶段。
其驾驶舱下方的一对鳍形小翼亦为设计上的重要特征,这对小翼可以针对低空紊乱的阵风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减轻机身颠簸的程度,使机组员能在较舒适的状况下进行任务,并延长机身的寿命。
传统任务升级计画(Conventional Mission Upgrade Program, CMUP)旨在强化B-1B轰炸机在执行传统任务时的作战效益。借由软体和硬体的持续升级,B-1B轰炸机将逐阶段适应使用传统武器的现代战场。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