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双发涡轮风扇中程宽体客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空中巴士A300(英语:Airbus A300)是欧洲空中巴士飞机公司设计生产的一种中短程广体客机,1972年开始投入生产,于2007年7月宣布停产并正式被中长程的空中客车A330-200替代,7月12日将最后一架飞机交货给联邦快递[1]。
A300是续波音747,麦道DC-10和洛歇L-1011后第四款投入商业运营的宽体客机,也是空客及世界上第一架双引擎广体客机,亦是空中巴士第一款投入生产的客机。当初设计为单一舱等最多可载客300人,因此命名为“A300”。凭著A300的成功,空中巴士以此为基础发展出改良型A310,以及新型的A330和A340。
A300是空中巴士研制的第一种正面迎向美国波音公司和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竞争的干线客机,为此空中巴士公司在研制中采用了当时最新的技术,包括从协和飞机移植过来的技术。A300客机于1974年投入航行,其相当先进的特色深深影响了亚音速客机的设计,主要技术特色有:
后来的A300s(B4型及以后)又引进了其他的先进特性:
以上这些特点,使得A300成为三发宽体客机如麦道DC-10和洛克希德L-1011的最佳替代机型。在早期生产版本中,空中巴士公司甚至使用了和DC-10相同的发动机和主要系统,许多亚洲的航线接受了这一设计,使用A300s作为三发宽体飞机的补充。
在投入市场初期,由于不是当时流行的机型,A300的销售弱势持续了多年,大部分订单都是来自于生产飞机的本地国家,如法国航空公司和汉莎航空公司。在一段时期,空中巴士公司甚至有16架造好但是没有买家的“白尾”(飞机垂直尾翼没有航空公司的标志)的A300闲置在停机坪上。此外,空中巴士亦曾于1973年,打算将A300发展为空中加油机,以寻求此型号飞机的军用订单,但最后不果[2]。
1977年美国的大客户东方航空租借了4架A300s作为试航考验,随后订购了23架A300,从此A300系列客机开始热卖,直到现在一共有561架订货或已交付。
亚洲的航空公司对A300特别青睐,日本佳速航空、泰国航空、新加坡航空、马来西亚航空、印尼加鲁达航空、中华航空、巴基斯坦航空、环澳航空和许多其他航空公司纷纷开始抢购。由于亚洲不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60分钟双发延程飞行”规定的限制,亚洲的航空公司使用A300作为穿越孟加拉湾和南中国海航线的客机,澳大利亚航空则把他用于横越澳大利亚大陆的航线上。到1981年,空中巴士迅速发展,卖出300架客机,意向订货200架,其客机参与了40多条航线运营。这一事实使得波音公司不得不以波音767来应对订单不断被夺走的销售危机。
A300为空中巴士公司提供了在竞争中制造和销售大型客机的经验。A300的机身后来又有加长型(A330和A340)、缩短型(A310),或者改造为特殊用途机种(例如A300-600ST“大白鲸”)。
A300的出现及后来的热卖激起波音公司开发“7X7”(即767)计划,以争夺因为石油危机而开始热络的双引擎广体客机市场。767客机在市场上普遍比A300受航空公司欢迎,因为767的航程比A300来得高。767的延程型(767-200ER及767-300ER型)甚至可以由台湾横跨太平洋至洛杉矶,及由莫斯科不停站直航香港等,这是A300未能达到的水平。可是在2007年前的货机市场中,A300F却比767F畅销,因为A300的机舱截面比767宽,足以每排可容纳两个宽体机惯用的LD3货箱;反之,767货机由于宽度不足,只可容纳每排两个窄体机常用的LD2货箱,放不下两个LD3货箱,然而由于波音767F比起A300F更适合中低运量的中程/跨大陆航线,加上大运量长航程的波音777F和中运量长航程的波音767-300ERBCF的陆续推出使得A300F在货运量和航程上均处于相对尴尬的位置,加上A300在2007年全面停产而767F至今仍在生产等一系列不利因素,最终使得767F在长期销量上仍远胜于A300F。
A300-600R是A300系列最后一个产品,已通过了180分钟双发延程飞行,最高续航力可达7,500公里。
现在A300已经停产,并把发展的中心放在以改造成货机为主要市场。但在波音777F和A330-200F推出后,许多航空公司决定取消A300改装计划反而去订购777F与A330-200F,同时也刺激不少航司退役A300F并用777F与A330-200F取代。
有关A300的后续延伸机型A300B10、A300B9和A300B11,详见空中客车A310、空中客车A330和空中客车A340。
机型 | A300B4 | A300-600R | A300-600F |
---|---|---|---|
2级座位配置 | 266 | N/A | |
长度 | 54.10米(177英尺5英寸) | ||
翼展 | 44.8米(147英尺1英寸) | ||
高度 | 16.5米(54英尺3英寸) | ||
最大客舱宽度 | 5.28公尺 | ||
机身直径 | 5.64公尺 | ||
空重 | 90,060公斤(198,132磅) | 90,900公斤(200,000磅) | 81,900公斤(180,700磅) |
最大起飞重量 | 165,000公斤(364,980磅) | 171,700千克(378,500英磅) | 170,500公斤(375,100磅) |
起飞所需跑道长度(于最大起飞重量时) | n/a | 2324公尺 | |
巡航速率 | 0.78马赫 | ||
最高速率 | 0.86马赫 | ||
满载航距 | 6,670千米(3,600海里) | 7,540千米(4,070海里) | 4,850千米(2,620海里) |
最大载油量 | 62,900公升(16,600美制加仑) | 68,150公升(18,000美制加仑) | |
发动机 | 通用电气CF6-50C2 或 普惠JT9D-59A | 通用电气CF6-80C2 或 普惠 PW4158 | |
机师数 | 3 | 2 | |
乘客 | N/A | 361人 |
次型 | 首飞时间 | 引擎 |
---|---|---|
A300B2-100 | 1974 | 通用电气CF6-50A |
A300B2-201 | 1975 | 通用电气CF6-50C |
A300B4-103 | 1979 | 通用电气CF6-50C2 |
A300B4-120 | 1979 | 普惠JT9D-59A |
A300B2-320 | 1980 | 普惠JT9D-59A |
A300B2-203 | 1980 | 通用电气CF6-50C2 |
A300B4-203 | 1981 | 通用电气CF6-50C2 |
A300B4-220 | 1981 | 普惠JT9D-59A |
A300B4-601 | 1988 | 通用电气CF6-80C2A1 |
A300B4-603 | 1988 | 通用电气CF6-80C2A3 |
A300B4-620 | 1983 | 普惠JT9D-7R4H1 |
A300B4-622 | 2003 | 普惠PW4158 |
A300B4-605R | 1988 | 通用电气CF6-80C2A5 |
A300B4-622R | 1991 | 普惠PW4158 |
A300F4-605R | 1994 | 通用电气CF6-80C2A5 或CF6-80C2A5F |
A300F4-622R | 2000 | 普惠PW4158 |
A300C4-605R | 2002 | 通用电气CF6-80C2A5 |
采用带有翼翘的后掠式下单翼;
两台位于翼下的通用电气公司CF6-80C2或普惠公司PW4000涡轮风扇发动机;
后掠式垂直尾翼和下翼水平尾翼;
宽体机身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