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龙銮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龙銮潭,台湾一座兼具湿地与水库功能的湖泊,位于屏东县恒春镇西南方,距猫鼻头约6公里。名字来自斯卡罗族龙銮社。其四周为关山、里海山、马鞍山、大山母山、赤牛岭和三台山所围绕。由于龙銮潭的全境皆位在垦丁国家公园的管辖范围内,因此湿地生态受到保护。其潭水经附近溪流相汇,由潭北人工泄水口北流,经四沟、头沟而注入保力溪,使得龙銮潭水库在1950年代建成后,成为台湾最南端的水库[1]。
Remove ads
沿革
由于过去龙銮潭每逢雨季来临时,附近田园皆成泽国,为农民带来灾害。日治时期虽曾计画建为水库,但未实现。战后,国民政府于1948年筹拨专款,将龙銮潭建为水库,水库坝体原于1949年底完成,1951年8月至1952年3月再由工兵完成坝体加高,1955年至1958年3月陆续完成溢洪道、排水路、取水工、灌溉渠道、抽水机房等[1]。完工后形成半人工的湖泊,灌溉面积一七五公顷,这不仅有益于农田水利之灌溉,亦能发展成旅游景点。从前其流域水源丰富,帆船等小型船只,均可从射寮溯水而上,是恒春对外主要交通线之一,然目前仅供农田灌溉渠道。
结构
龙銮潭大坝为土堤堰所构成,其溢水坝采双层式闸板及两侧加设调节式溢流堰。
生态及旅游
龙銮潭附近的植被和一般河口或草泽地不同,不见湿地常见的红树林,反倒是林投、马缨丹、相思林、银合欢、木麻黄及芦苇等围绕潭边茂密生长。每年十月至翌年五月,许多候鸟如鹬、鸻、雁鸭等由寒冷的西伯利亚、中国及日本等地从南迁移,部份留此过冬,为龙銮潭的湖光山色增添不少自然情趣,也使当地更富观光价值。垦丁国家公园管理处已在此地兴建“龙銮潭自然中心”,为一特别景观区,内含鸟类生态展示、望远镜观察、录影带欣赏等,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活动。
脚注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