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黄宗河(1847-1895),清代台湾淡水厅拳山堡(1894年改称文山堡)深坑仔庄(今属新北市深坑区)人,字怀谷。官职(从三品武官)游击,统领七营[1],是清代深坑人士出任官位最高者。
黄宗河父亲黄重殊,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县科名乡,1835年来台,在拳山堡万顺寮和石碇一带垦殖,经营大菁、茶叶及樟脑生意,获利甚丰,后迁居深坑。黄宗河身为长子,自幼聪颖,七岁已能代父计帐,并管理各种帐目,九岁入学读书,最喜兵书。长大后继承父业,更进而于台北大稻埕设“兴记”经营,并加入“茶郊”[1] ,生意兴隆。
黄宗河有才气,好谈兵,留心时务,1880年为茶务到福建厦门。当时福建陆路提督孙开华奉命来台湾办理军务并开山安抚原住民,正在物色熟悉台湾原住民情者以为股肱,经人推荐结识,为其画策切中肯棨。孙开华大喜,乃邀黄宗河同行[2],来台湾后委以驻兵坪林抚平原住民,并在文山、宜兰一带垦荒造船[3]。
1884年(清光绪10年)中法战争(西仔反),于提督孙开华营务处麾下,黄宗河率领土勇(在台湾本地招募的兵丁,又称乡勇)在沪尾(今新北市淡水区)英勇对侵略台湾的法军作战,击退法军。其后,奉巡抚刘铭传之命,黄宗河率兵前往大嵙崁、马武督(今属新竹县辖境)一带,参与抚平原住民,驻兵南雅(今属桃园市辖境),在马武督一带开发[4]。之后,由于黄宗河的努力恩威并济成功抚平原住民,做到垦民与原住民相安辟地有成,积功由(正五品武官)守备晋升为(正四品武官)都司,得陞游击[1]。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时,黄宗河统领七营兵力驻守八里坌要塞(今新北市八里区),扼守淡水河口,时人多以统领称其官衔。1895年5月20日(清光绪21年4月26日)奉清廷旨令离台赴福建待命,抑郁成疾但无力回天,乃将所率七营悉数解散[1],舍弃家业,发给每一兵员一把枪二两银予以安顿,离开台湾去福建覆命,不到一个月,旋于该年6月16日(清光绪21年5月24日)于厦门悲恨而终,清廷追赠为“武翼都尉”(从三品,游击)。1901年,家属奉其灵柩返台安葬于故里深坑[1][5]。
1986年3月29日黄宗河入祀台北县(今新北市)忠烈祠[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