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用的一种菌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针菇(学名:Flammulina filiformis,日语:榎茸/エノキタケ Enokitake,英语名Enoki或Enokitake源自日语)又名银针菇、明天见、金菇菜、金菇,属膨瑚菌科小火菇属的一种真菌,为常见的食用菇。
金针菇 | |
---|---|
人工栽培的金针菇 | |
科学分类 | |
界: | 真菌界 Fungi |
门: | 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 |
纲: | 伞菌纲 Agaricomycetes |
目: | 伞菌目 Agaricales |
科: | 膨瑚菌科 Physalacriaceae |
属: | 小火菇属 Flammulina |
种: | 金针菇 F. filiformis
|
二名法 | |
Flammulina filiformis (Z.W. Ge, X.B. Liu & Zhu L. Yang) P.M. Wang, Y.C. Dai, E. Horak & Zhu L. Yang (2018)
| |
异名 | |
|
担子果(子实体)呈伞状,成簇生长。单个子实体高达50毫米(2英寸),菌盖最初呈凸形,展开后变平,直径可达45 mm(13⁄4英寸)。菌盖表面光滑,潮湿时黏滑,呈赭黄色至黄棕色。菌褶呈乳白色至淡黄白色。菌柄光滑,顶端呈淡黄色,基部呈黄棕色至深棕色,没有菌环。孢子印为白色,孢子(在显微镜下)光滑、非淀粉质、椭圆形至圆柱形,约5至7微米长,3至3.5微米宽[1]。
野生和人工栽培的担子果在外观上有显著差异。人工栽培的金针菇没有暴露在光线下,因此子实体呈白色或淡白色,菌柄长,菌盖小。
基于内转录间隔区序列,金针菇最初于2015年在中国被描述为毛腿冬菇(F. velutipes)的一个变种[2]。但使用不同序列组合的进一步分子研究表明,金针菇和毛腿冬菇是不同的,应被视为单独的物种[1]。
金针菇含水量为88%,碳水化合物8%,蛋白质3%,脂肪含量可忽略不计。在100克参考食用份量中,金针菇提供153千焦耳(37千卡)的热量,并且是硫胺素、烟碱酸和泛酸等B族维生素的极佳来源(达到每日摄取量的20%或更多),同时也提供适量的核黄素、叶酸和磷。
每100 g(3.5 oz)食物营养值 | |
---|---|
153 kJ(37 kcal) | |
7.8 g | |
糖 | 0.2 g |
膳食纤维 | 2.7 g |
0.3 g | |
2.7 g | |
维生素 | |
硫胺(维生素B1) | (20%) 0.23 mg |
核黄素(维生素B2) | (17%) 0.2 mg |
烟碱酸(维生素B3) | (49%) 7.3 mg |
(28%) 1.4 mg | |
吡哆醇(维生素B6) | (8%) 0.1 mg |
叶酸(维生素B9) | (12%) 48 μg |
维生素C | (0%) 0 mg |
膳食矿物质 | |
钙 | (0%) 0 mg |
铁 | (9%) 1.2 mg |
镁 | (5%) 16 mg |
磷 | (15%) 105 mg |
钾 | (8%) 359 mg |
钠 | (0%) 3 mg |
锌 | (7%) 0.65 mg |
其他成分 | |
水 | 88 g |
连结至USDA资料库条目 参照美国标准的相对百分比 成人每日的参考膳食摄入量(DRI) 来源:(英文)美国农业部营养数据库 |
金针菇在中国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800年[3]。2010年,中国的商业产量估计为每年157万吨,日本则额外生产14万吨[4]。这种真菌可以在一系列简单的木质纤维素基质上进行栽培,包括锯末、麦秸和稻草。金针菇通常在黑暗中生长,产生颜色苍白、菌柄细长、菌盖发育不完全的子实体。暴露在光线下会产生更正常的、短柄的、有颜色的子实体[5]。
可以将金针菇的萃取物添加到鲜奶油中。据观察,这种方法有助于减缓冰晶的形成,从而在冷冻状态下储存时,能更长时间地保持鲜奶油的品质[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