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扈特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达尔扈特人

达尔扈特人蒙古语Дархад转写Darkhad),是蒙古人的一支,现在在蒙古国北部和内蒙古鄂尔多斯有两支被称为达尔扈特的人群,名称相同但来源各异。

事实速览 达尔扈特, 总人口 ...
达尔扈特
Thumb
蒙古国库苏古尔省的达尔哈特人
总人口
16,268
分布地区
 蒙古国
语言
蒙古语达尔扈特方言英语Darkhad dialect
宗教信仰
萨满教藏传佛教
相关族群
图瓦人和托辉特卫拉特喀尔喀蒙古族
关闭

名称

达尔扈特(darkhad)的词根来源于达尔罕(darqan)。在蒙古语中,达尔罕被解释为“拥有特殊权利和特权的人”、“铁匠”、“神圣、不可侵犯、免税”。通过附加复数词缀-d、-chuud(-ud),用darhad和darkhchuud来表示众数。在口语中,“darkhchuud”一词发音常被改为“darkhchuul”。[1]

源流

达尔扈特人以两种方式出现在蒙古人中:首先,不用承担任何差役的人被称为达尔罕(拥有特殊权利和特权的人)或达尔哈特人。13世纪到19世纪的蒙古族传统是准许有功绩的人免于服兵役。达延汗就曾授予大量有功之人为达尔罕,以奖赏他们作战时的英勇。在15至17世纪的蒙古各部,由于各种原因成为达尔罕的人数急剧增加。

其次,部落中参加大规模祭祀的人们免于被汗廷征兵。例如那些一直致力于保护成吉思汗的斡耳朵和执行各种祭奠仪式的人,这些人就是守护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的达尔扈特。而藏传佛教传入后,呼图克图领地上的属民,庙丁又称“沙毕纳尔”也免于服役。一位来自札萨克图汗部的诺颜向一世哲布尊丹巴札那巴札尔奉献了他的属民,蒙古国库苏古尔的达尔哈特即起源于此。

蒙古国北部达尔扈特

蒙古国的达尔扈特又译达尔哈特人[2]现今主要分布于蒙古国库苏古尔省巴彦珠尔赫县蒙古语Баянзүрх сум乌兰乌拉县蒙古语Улаан-Уул сум仁钦隆勃县蒙古语Цагааннуур сум (Хөвсгөл)查干努尔县蒙古语Цагааннуур сум (Хөвсгөл)。附近的达尔哈特山谷英语Darkhad Valley即以该族群为名。

达尔哈特人出自卫拉特或喀尔喀的和托辉特部。1549年至1686年期间曾为札萨克图汗部的分支阿勒坦汗王朝的主体。在17世纪初,该族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史料中,当时喀尔喀右翼和托辉特贵族征服了库苏古尔湖北岸和西岸的地区。1686年库伦伯勒齐尔会盟后,这些地方的民众被献给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为庙丁,被叫做“哈喇达尔扈特”,也译为黑达尔扈特。这里黑/哈喇的意思是“不混杂、土生土长、不属于任何教派”。1786年达尔哈特人成为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下属沙毕鄂拓克的一部分。从19世纪中叶开始,他们由一位首领领导,被分为三个鄂拓克,由掌管大沙毕的额尔德尼商卓特巴衙门管理,其中当差的门吏、宰桑们每年负责为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收集贡品,并将其运送到库伦。达尔哈特的领地位于库苏古尔湖西岸,南沿清俄边境设立的防御卡伦与喀尔喀各旗毗邻,北接俄罗斯的布里亚特人区域。其西边是唐努乌梁海阿尔泰乌梁海。由于达尔哈特领地四周被其他部落包围,居住地又比较偏僻,因此他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3]

虽然曾经被藏传佛教的喇嘛统治,但许多达尔哈特人仍信奉萨满教。他们主要使用蒙古语达尔哈特方言英语Darkhad dialect。根据2000年的蒙古国人口普查,共有16268人认同自己是达尔哈特人。

鄂尔多斯的达尔扈特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市也有被称为达尔扈特的人,据称是由看守成吉思汗陵的五百户警卫演变而来。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理藩院则例》记载,“伊克昭盟境内,向有成吉思汗园寝,其鄂尔多斯七旗,向设有看守园寝承办祭祀之达尔扈特五百户”。达尔扈特由鄂尔多斯部济农统领,他们的任务是专门管理存放成吉思汗的遗物的“八白室”祭奠工作。[4]所谓“八白室”由八个白色蒙古包组成,每一顶分别用来纪念一位蒙古帝国的重要人物:成吉思汗,他的四个儿子—窝阔台术赤察合台拖雷,孙辈贵由蒙哥,以及成吉思汗的父母—也速该诃额仑。这些白色蒙古包专门由达尔扈特人管理,他们保留了一年一度的传统仪式。[5]鄂尔多斯的达尔扈特与蒙古国的达尔扈特虽都源于免兵役的达尔罕,但源流各异。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