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路,为台湾台北市的一条道路,共有七段,前三段为东西向,穿越辛亥隧道后的四段为南北向,北起三军总医院汀州院区,南抵木新路。由于穿越以辛亥革命为命名之辛亥隧道,因此道路命名为辛亥路[注 1]。 辛亥路二段,知名林荫大道,面向复兴南路路口 辛亥路二段及建国南路路口,图中可见建国高架道路北向入口 辛亥路、罗斯福路交会口的汀州路地下道及建国高架道路末端(前称古亭交流道) 行经行政区域 (由西至东) 中正区 大安区 文山区 历史 1974年:辛亥路一段至四段正式命名。 1978年:辛亥路辟建五、六段。 1980年:将中港路拓宽后更名为辛亥路七段。[1] 1985年:台北市政府规划兴建古亭交流道(后称辛亥路车行地下道)及辛亥路高架快速道路,将建国高架道路延伸至汀州路。 1986年:古亭交流道及辛亥高架道路兴建工程动工。 1987年12月7日:辛亥高架道路兴建工程发生桥面坍塌意外,无人伤亡。 1988年4月28日:辛亥高架道路兴建工程再次发生桥面坍塌意外,无人伤亡。 1989年11月30日:上午十一时,由台北市市长吴伯雄主持辛亥路高架道路通车典礼。 1992年3月11日:辛亥路车行地下道(罗斯福路、辛亥路口)通车。 分段 辛亥路共分七段。 一段:西起汀州路三段,东至新生南路三段接辛亥路二段。 二段:西起新生南路三段与辛亥路一段相接,东至复兴南路二段与辛亥路三段相接;为知名林荫大道。 三段:西起复兴南路二段与辛亥路二段相接,东至辛亥隧道与辛亥路四段相接。 四段:北起辛亥隧道与辛亥路三段相接,南至兴隆路二、三段与辛亥路五段相接。 五段:北起兴隆路二、三段与辛亥路四段相接,南至怀恩隧道与辛亥路六段相接。 六段:北起怀恩隧道与辛亥路五段相接,南至木栅路一、二段与辛亥路七段相接。 七段:北起木栅路一、二段与辛亥路六段相接,南止于木新路三段。 沿线设施 一段 辛亥路车行地下道(1.与本路段平面道路平行2.罗斯福路交叉口下方) 耕莘文教院(22号) 台北文化清真寺(25巷3号) 台北捷运台电大楼站(1号出口) 台北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捷运台电大楼站 建国高架道路辛亥路段 台北市私立新民国民小学(113号) 新生南路口 行政院人事行政总处公务人力发展学院台北院区(新生南路30号) 二段 国立台湾大学综合体育馆(门牌与台湾大学共用) 国立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新大楼及法律学院(门牌与台湾大学共用) 国立台湾大学国青大楼 中央百世大楼(185号) 经济部智慧财产局(3F) 专利检索中心(26F) 中华顾问工程司(28F) 三段 台北市立图书馆道藩纪念图书馆(11号3F) 台北市大安区健康服务中心、台北市立联合医院附设大安门诊部(15号) 大安运动中心(55号) 法务部司法官学院(81号) 车行地下道(基隆路交叉口下方) 台北市立和平高级中学(正门设于卧龙街100号) 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200号) 黎元大楼(223号) 台北市立图书馆大安分馆(4、5F) 国道三甲台北端 卧龙公园 台北市第二殡仪馆(330号) 辛亥隧道(衔接三、四段) 四段 辛亥隧道(衔接三、四段) 台北市文山区辛亥国民小学(103号) 台北市文山区辛亥国民小学地下停车场(103号) 台北捷运辛亥站(128号) 空军台北通信资讯大队(191号) 五段 台北市身心障碍者社区资源中心(94号) 怀恩隧道(衔接五、六段) 六段 怀恩隧道(衔接五、六段) 七段 中港抽水站(21号) 实践抽水站(66号) 台北市立实践国民中学(67号) 保仪抽水站(101号) 参见 台北市主要道路列表 注释 [注 1]根据《台北市路街史》说法,辛亥隧道于1972年2月14日贯通,由严家淦副总统命名为辛亥隧道;辛亥路1~4段于1974年10月16日正式命名。 参考资料 [1]臺北市文山區公所-路街沿革. [2019-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6).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