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肝吸虫(学名:Opisthorchis felineus)是一种吸虫纲寄生虫,可寄生在哺乳类动物的胆管和胆囊,以胆汁为食,可造成肝、胆病变。
本物种于1884年首次由Sebastiano Rivolta在北义大利的猫肝发现。1891年,俄罗斯寄生虫学家Konstantin Nikolaevich Vinogradov (1847–1906)[2]首度于人体发现,但当时未知乃同一物种,所以被命名为“西伯利亚肝吸虫”。 1931年,德国汉堡蠕虫学专家 汉斯·福格尔(Hans Vogel)在期刊发表表物种的完整生活史[3]。
分布
全球约有1700万人到感染,主要分布在环地中海地区的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北马其顿、希腊和土耳其,中欧的德国、瑞士和波兰,以及俄罗斯的高加索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4]。
形态
成虫尺寸介于长7至12毫米、宽2至3毫米的范围,体型狭长而扁平,虫体一端具有口吸盘,其肠管自此延虫体两侧分叉延伸至尾端,在前端约五分之一界线处,另有一个与口吸盘约略等大的腹吸盘。此外泰国肝吸虫雌雄同体,两颗睾丸呈现深裂的分叶状,分布在口吸盘的另一端,约是虫体后端五分之一的区域,卵巢则位于中后段三分之一线上,子宫则在中段盘绕,分布在全长第一至第三个五等分线之间,两旁可见网点状的卵黄腺。
生活史
猫肝吸虫的生活史与中华肝吸虫和泰国肝吸虫极为类似,以淡水螺为其第一中间宿主:虫卵必须在其中孵化。然后经过四个发育阶段后离开螺体,并寻找鲤科的淡水鱼作为第二中间宿主,在鱼鳞、皮肤、肌肉组织发育后,透过其他动物生吃、未完全熟食这些鱼,幼虫可在食用者体内脱去外囊,经过四周发育成虫,可在宿主体内活上40年之久,每日约产下1000至2500颗卵,可随胆汁一同进入消化道,最后随粪便排出,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 Bithynia inflata(异名:Codiella inflata)[5][4]
- Bithynia troschelii[5]
- Bithynia leachii[5][4]
- Bithynia tentaculata[4]
常见的第二宿主鱼种计有[4]:
- 高体雅罗鱼 Leuciscus idus
- 丁鱥 Tinca tinca
- 欧鳊 Abramis brama
- white-eye bream Ballerus sapa
- Barbus barbus
- 鲤 Cyprinus carpio
- 粗鳞鳊
- 高体雅罗鱼 Leuciscus idus
- 欧白鱼 Alburnus alburnus
- Aspius aspius,以及
- 红眼鱼 Scardinius erythrophthalmus
最终宿主包括所有会吃鱼的哺乳类动物,例如:狗、狐、猫、大鼠、猪、兔、海豹、狮子、狼獾、貂、臭鼬和人类[4]。
对人类的影响
估算在俄罗斯约有150万人被猫肝吸虫寄生感染。在西伯利亚,当地居民习惯食用只是用盐稍微淹制过、未经煮熟的冰冻浸渍鱼。这很可能令他们受寄生在淡水鱼中的猫肝吸虫感染。
Opisthorchiasis专指由本物种引起的疾病,其严重程度从没有明显病征到严重疾病,视乎能否及早检测和接受治疗。在人类,本物种感染的结果会影响肝脏、胰脏及胆囊。如感染者未能及早就医,病情可能会恶化至肝硬化,更会增加患上肝细胞癌的风险。不过,儿童受感染后可能没有明显病征。
当猫肝吸虫进入体内两周后,会开始感染胆道。这时的病征包括发热、容易感觉疲倦、出现皮疹和胃肠道紊乱。严重时的病征会有贫血和肝脏受损,令感染者在1-2个月内失去能力。治疗通常会使用单次剂量的吡喹酮。
参考文献
参看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