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位于胃后下方一个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双重功能的分泌器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胰脏(英语:pancreas)也称胰腺,旧称膵、脺,脊椎动物具有外、内分泌功能的腺体;外分泌由腺泡、连通肠腔的导管组成,腺泡分泌多种消化酶,导管上皮细胞分泌碳酸氢盐、钠、钾、氯等离子和水,合称胰液。经导管进入十二指肠的胰液可消化糖、脂肪和蛋白质,是机体重要的消化液;内分泌由胰岛所组成;胰岛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多肽和生长抑素等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对维持血糖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此条目在对应语言版为高品质条目。 (2023年10月29日) |
脊椎动物的胰由肠上皮细胞特化。一些低等脊椎动物的胰与肝结合在一起。
圆口纲胰的外分泌部与肝结合,而内分泌部形成独立结构,内含B细胞和许多颗粒细胞,排列在肠的胆导管周围,这是最早的胰内分泌组织。
软骨鱼的胰外分泌部与肝分开,胰的内分泌腺小而分散,位于外分泌部的小导管周围,或伸入外分泌部组织内。
从两栖动物无尾目到哺乳动物,多是定形的腺体,胰岛分散于外分泌部之间。
鸟的胰岛有含A细胞的黑胰岛;含B细胞的光胰岛;含A、B和D细胞的混合胰岛3种类型。
人胰呈灰红色、细长,横卧于腹后壁和胃后。胰头位于十二指肠弯内,胰体占据大部,胰尾延伸到脾。重约90克,外披结缔组织,膜深入胰内,将胰分成许多小叶。胰管横贯于胰,在总胆管附近开口于十二指肠,或与总胆管汇合入肠。供应胰的血液来自脾、肝和肠系膜上动脉,胰静脉经门静脉入肝。胰岛的毛细血管经小静脉后又进入围绕腺泡的毛细血管,所以靠近腺泡的血液含有高浓度的胰岛细胞释放的激素。
正常胰管平均直径0.2-0.3厘米,若有直径扩大现象,应怀疑胰头处有肿瘤压迫而使胰管扩张。
胰的内分泌部分叫做胰岛(朗罕氏小岛),是不规则的细胞群,散布在外分泌部的腺泡之间。成人胰岛约100~200万个。胰岛内无导管,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每个胰岛细胞都与毛细血管接触,胰岛细胞有A细胞、B细胞、D细胞、PP细胞多种类型。
胰岛的β-细胞分泌胰岛素,起降低血糖,促进肝糖原的合成等作用。胰岛α-细胞分泌升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胰岛素和升糖素互相反馈,控制血糖稳定在一个小的范围内。如果因为任何原因导致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就会导致糖尿病。胰的腺泡每天制造约1200~1500c.c.的胰液,经由胰管送至十二指肠。胰液包括可分解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的酵素如胰淀粉酶、脂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胰核酸酶,以及可中和胃酸的微碱性的碳酸氢钠。
胰脏是古希腊解剖学家、外科医生赫罗菲拉斯发现的,数百年后,另一位古希腊解剖学家卢夫斯将其命名为pancreas。希腊文pan意为全部,kreas意为肉。
胰脏在清末民初旧称“膵脏”,“膵”字是日本江户时代的西医学家宇田川玄真新创造的汉字,形旁“月”表示肉,对应希腊文的creas,声旁“萃”有“汇集、全部”之意,对应希腊文的pan。
因近现代当时西方来华学者对中医解剖名称未有深刻理解,因此翻译西方解剖中的Spleen时,所对应之中医脏器名称多有模糊或讹误之处,西学者甚或翻译成“甜肉”一词,而难经中,“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难经正义》“散膏,胰,附睥之物,形长方,重约三、四两,横贴胃后。”《黄庭经•内景经》:“脾长一尺掩太仓” (太仓指胃)其中所述散膏、脾长之型态与位置,较贴近现代医学所指称之脾脏(Spleen),但亦有学者认为中医理论的“脾”其实对应的是现代医学的胰脏,因为中医理论将“脾”与“胃”和人体的消化功能紧密地联系起来。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