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猫(学名:Prionailurus bengalensis,英语:leopard cat)又名石虎、狸猫[2]、山猫、钱猫,是分布于季风亚洲的猫科豹猫属物种。其种加词“bengalensis ”意为“孟加拉的”。
石虎的体型与家猫大致相仿,以外表来看容易误认为家猫,因此偶有野生豹猫被当家猫收养,但各亚种的差别比较大,例如印度尼西亚的亚种平均体长45厘米,尾长20厘米,而西伯利亚的亚种体长则达到60厘米,尾长40厘米。
豹猫的毛皮也有很多种颜色:南方的豹猫为黄色,北方的则为银灰色(推测与适应各种生活环境有关)。胸部及腹部是白色。豹猫的斑点一般为黑色。
豹猫乃肉食性夜行动物,多在晚上或清晨于郊外出没,通常以啮齿类、鸟类、鱼类、爬行类及小型哺乳动物为食。除了交配季节外,它们一般为独处。豹猫的妊娠期为65-70天,每胎2-4个后代。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2015年版资料显示,石虎生长于海拔高度0公尺至3240公尺,在大部分情况下,石虎能使用退化的森林或经人工开垦的土地作为栖息地,如油棕园和甘蔗园[3]。
生物特征
豹猫是种小型猫科动物,原产地位于东南亚和印度次大陆。豹猫共有11个亚种。豹貓的名字源于它们所有亚种外表的斑点都类似豹纹(家猫则很少见豹纹)。与家猫的主要差异是:长而粗的尾巴,眼窝内侧延伸到额头的两条白色纵带,及两耳后方是黑底白斑。
一般而言豹猫的大小和家猫相仿,但分布地区对豹猫的大小有很大区别。印尼的豹猫平均约45公分和20公分的尾巴。到了俄罗斯阿穆尔州南部,豹猫的尺寸就有40公分到60公分。豹猫肩高41公分,体重4.5公斤~6.8公斤与家猫类似。它们皮毛的颜色也有很大差异,南方的豹猫是黄色,而北方是银灰色,胸和头部下方是白色的。豹猫有黑色斑纹,可能是点状或其它形状,依亚种而定。
栖所
豹猫是猫科动物中分布最广泛的物种,其分布地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婆罗洲、中南半岛(缅甸到越南)、中国大陆、朝鲜半岛、台湾、印度、巴基斯坦等。它们的栖息地类型非常多,从热带雨林到针叶林、从半沙漠到农业特别是接近水源的地区,甚至海拔三千米高的山地。豹猫主要栖息在森林与雨林地带,通常为距河道较近的潮湿区域。
栖息地与行为
豹猫擅长爬树,也能游泳。它们是夜行性动物,白天它们在洞穴中,它们的洞穴包括中空的树干、地洞、或是山洞。除了繁殖期外,豹猫是独居型的,在南方的豹猫没有固定的繁殖期;在较冷的北方,它们的繁殖期约在三、四月,让气候温暖得足以让新生的豹猫存活。豹猫通常养育小豹猫7至10个月。豹猫通常在18个月时长成,人类豢养的雄豹猫长成期可能缩到7个月,雌豹猫可能缩短到10个月就长成。
繁殖与成长
豹猫交配期约5-9日,在60-70日的怀孕期后,每胎通常生下2-4只幼豹猫。新生豹猫体重在75-130公克之间,在两周时体重就会加倍。五周时体重成长到出生时的四倍。幼豹猫的眼睛在10日时张开,在23日开始吃固体食物,到四周大时,开始出现永久的犬齿,与开始吃固体食物的时间一致。如果幼猫不幸夭折,母豹猫可以再度进入发情期,同一年再产一胎。
食物
豹猫是肉食性动物,捕猎很多小型生物,包括哺乳动物、两栖动物、蜥蜴、鸟类、昆虫、蛇。北方的豹猫也吃野兔,也会吃草、蛋和水栖动物作为补充食物。
亚种
-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alleni:海南岛 ;
-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bengalensis:印度、孟加拉国、马来西亚、中印半岛、云南;
-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borneoensis:婆罗洲;
-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chinensis:台湾、中国大陆(东北、云南除外);
-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euptailura北方亚种 (Elliott 1871):西伯利亚东部、蒙古、中国东北;[4]
-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heaneyi: 巴拉望岛;
-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horsfieldi:喜马拉雅山;
-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javaensis:爪哇岛;
-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rabori:内革罗岛、宿雾岛、班乃岛;
-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sumatranus:苏门答腊;
-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trevelyani:巴基斯坦东部。
与人类的关系
考古学和形态学研究表明,在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第一种被驯化的猫是豹猫,这种驯化至少在5000年前就开始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驯养的豹猫逐渐被非洲野猫的后代代替[5]。
保护
华盛顿公约将孟加拉国、印度以及泰国的族群列入附录一禁止进行国际贸易,而其他族群亦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二。孟加拉国、柬埔寨、印度、印尼、日本、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俄罗斯、泰国等国也制定了禁止狩猎豹猫的法律。
豹猫是中国大陆国家三有保护动物[6],有5个亚种,包括分布于云南、贵州西部及广西西部的指名亚种;分布于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的为北方亚种;分布于华东、华中及华南地区的华东亚种;分布于云南北部、四川西部、西藏东南部及甘肃南部的川西亚种;分布于海南岛的海南亚种[7]。中国大陆总面积9,596,960平方公里,石虎广泛分布,族群稳定,总数未知。
石虎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东亚及南亚浅山森林的小型猫科动物,是台湾唯一现存的原生猫科物种,台湾的原生种猫科物种有两种,一种是台湾云豹(2013年被认定灭绝),另一种就是石虎。过去的学者认为石虎这个物种,应该可以再细分为12个亚种。依照这套12个亚种的分类方法,台湾和香港、新加坡、日本及中国(东北地区除外)等地的石虎,都属于石虎(学名:Prionailurus bengalensis)这个亚种。然而,最新的基因研究资料显示,这12个亚种,也许应该整并为四个亚种,比较能反映石虎族群的演化历程。和台湾石虎亲缘最近的族群,并不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或是香港,而是在朝鲜半岛、俄国远东以及中国东北地区等地。[8]
石虎是亚洲广泛分布种,尽管在多数国家的不同亚种属于无危物种,但在台湾的族群量少于2,000只已达学界认定“濒危(EN)”的标准。因栖息地受到人类开发影响,经常被目击且出没道路影响交通,且被一些意图开发山林的政客及媒体谎称为“数量很多”[9]。石虎曾遍布全台1000公尺以下的浅山地区,原本“到处都有石虎”的台湾,因为浅山栖地的大量开发,狩猎与山产交易亦推波助澜,使得石虎分布区域日益紧缩、数量渐渐减少,如今仅剩苗栗、台中、南投与彰化八卦山一带尚有石虎的稳定踪迹。新竹地区[10]、嘉义县[11]偶有零星个案。但时至今日,《台湾日日新报》在1936年报导文中提到的地点竹山,几乎是目前仅存的石虎稳定分布的最南端了。[12]
目前在台湾的石虎整体数量仍未知,有学者推估只剩300至500只[13]。而苗栗一直是拥有石虎最大族群的重要栖息区域之一,然而却面临栖地人为开发的压力。
2019年12月10日,苗栗县议员连署提案的《石虎保育自治条例》三读通过,为台湾开启先例。[14]法规“苗栗县石虎保育自治条例”已于2019(民108)年12月30日发布[15]。
豹猫受到香港法例第170章《保护野生动物条例》和第586章《保护濒危动植物物种条例》保护[16],在香港郊野公园也有出没记录[17],并有野生族群。据渔护署资料,豹猫广泛分布于除大屿山外之香港各郊区[16]。2018年1月23日,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连同爱护动物协会及香港警察于锦田救出豹猫、珍稀灵长类动物及龟类。
日本的两种亚种,西表山猫与对马山猫。因西表岛面积仅289平方公里,石虎于该岛分布广泛,族群稳定数量百只。
吉祥物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