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肉主要产地为澳大利亚,源自野生的袋鼠。据2010年统计,袋鼠肉出口到55个国家[1]。食用袋鼠肉在澳大利亚其实并不普及,据2008年的调查显示,仅有14.5%的澳大利亚家庭每年吃四次以上的袋鼠肉,半数澳大利亚人从来没吃过袋鼠肉,20%不打算尝试吃袋鼠肉[2]。主要原因可能是袋鼠肉的口感和牛肉有点相似,但没有牛肉吃起来嫩,而且膻味很重。
生产
袋鼠肉多数来自野生的袋鼠,是“袋鼠清理计划”下的副产品[3][4]。虽然大部分袋鼠科的动物都受到法律保护,少数大型品种由于数量太多,法例是容许商业猎杀的,肉和皮毛会被合法买卖[5]。此政策受动物保护主义者的批评[6],同时亦获生态学家的支持[7][8][9]。
营养
历史上,袋鼠肉一直是澳大利亚土著的主要蛋白质来源。袋鼠肉是高蛋白质低脂肪(约2%)的肉类[10],是已知肉类中含共轭亚油酸最多的,具有抗癌和抗糖尿病、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特性[4][11][12]。
菜色
- 袋鼠肉汉堡
- 袋鼠肉馅饼
- 袋鼠肉干
- 红酒烩袋鼠尾
- 合桃首乌袋鼠尾汤
袋鼠肉部位及时和的烹饪方法
很多专业的澳大利亚厨师认为烹饪袋鼠肉,宜多选用腿部、尾巴、腰部和背部的肌肉,其中袋鼠腿部与臀部衔接处的肌肉最为优质,而在超市里能买到的常见袋鼠肉部位有:
- 里脊肉(Tenderloin Fillet):来自袋鼠脊椎底部,肉质柔软,适合用炖煮、腌制等方式烹饪;
- 腿部关节处(Knuckle)和臀部(Rump)周围的肌肉:适合日常烹饪方法,如煎炒,烤煮,烟熏,腌制等;
- 尾部(Tail):适合慢火炖煮。[13]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