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莫氏不连续面,有时简称莫荷面,是地球的地壳与地函的分界面。莫氏不连续面首先在1909年由克罗埃西亚地震学家安德里亚·莫霍罗维契奇发现。他观察到地震波(特别是P波)在此处波速会突然变快。莫氏不连续面几乎完全在岩石圈内; 只有在海洋中洋脊之下才能确定岩石圈-软流圈边界。莫氏不连续面在1909年被莫霍洛维奇首次确定,当时他观察到,从浅层地震的震动图有两组P波和S波,一组沿着地球表面附近的直接路径,另一组被高速传播介质折射[1]。
莫氏不连续面的位置不定,可浅至中洋脊下方约5公里处,也可深至大陆地壳下方约75公里处。
莫氏不连续面在海床以下的5至10千米(3—6英里),和在典型的大陆地壳以下的20至90千米(10—60英里),平均35千米(22英里)[2]。
从岩石学角度,莫霍面作为一个过渡带,厚度3~5km。其上为基性的玄武岩,即硅镁层,平均密度2.9g/cm3;其下为超基性的橄榄岩,即地幔岩,平均密度3.5g/cm3。成分上的变化使地震波速变化。
1950年代晚期到1960年代早期之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执行委员会曾采纳一项提案,计画在海洋的海床上钻孔以到达此处。这个计画称为“莫霍计划”(Project Mohole)。然而,该计画从来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该提案也在1967年时被美国国会取消。科拉研究所的苏联科学家同时追求这个目标; 15年后,于1989年放弃尝试,此时已经达到了世界最深的洞穴12,260米(40,220英尺)的深度[3]。
到达不连续面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科学目标。一个提议考虑了一种具有重钨针的岩石熔化放射性核动力胶囊,可以将其自身推向莫氏不连续面,并探索它附近的地球内部和上地幔[4]。2007年9月,全球最大的日本海洋探测船“地球号”开始在南海海槽相对较薄的海层勘探,目标将是莫氏不连续面。这个探测钻井船为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而建造。
乔迪斯·决心号于2015年年底从斯里兰卡的科伦坡航行,并前往位于西南印度洋脊的印度洋西南部一个有希望的地点的亚特兰蒂斯(Atlantis Bank),试图钻探初步钻孔 深度约1.5公里[5]。这次钻探企图甚至没有达到1.3公里,但研究人员希望能够在稍后进一步调查[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